APP下载

深化综合改革 科学系统减负 提高育人质量

2014-07-25张凤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市教委课业负担育人

张凤华

编者按: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颁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减负“八项规定”颁布实施后,本刊在2013年第4期以“北京:减负进行时”为题,对“八项规定”颁布背景以及实施的初期情况进行了综合报道。如今,北京市“减负行动”已经一年,在这一年里,北京市教委从哪些关键环节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对减负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学校、教师、家长,还有学生对减负有哪些切身的感受?“减负行动”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效?本期,在北京减负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特请各方代表聚在一起谈减负。

自2010年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北京市教委加大了减负力度,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扎实推进工作。2011年,经过广泛调研,掌握了学生负担真实状况。2012年,重点开展了项目实验,挖掘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2013年,进一步明确了“育人为本,科学减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内外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抓住减负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减负的有效策略和途径。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颁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减负效果,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组织开展了《北京市2012—2013学年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调研》,有16个区县802所小学2247个班级的34652名五年级学生,10个区县101所学校210个班级的6787名八年级学生参与了调查。此项调查涉及7项客观指标,分别设定了负担重、负担较重、负担中等和负担较轻四个选项。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五年级学生,负担较轻组学生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负担较重组学生比例较2012年降低了5.6个百分点。对于八年级学生,负担较轻组学生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12.6个百分点,负担较重组学生比例较2012年降低了7.4个百分点。从整体指数角度看,五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均有明显降低,反映出我市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性进展,显现出阶段性成效。

把握关键环节,科学减负,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减负“八项规定”施行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聚焦减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引导减负的方向,加大减负的力度,通过项目委托研究,组织专题调研,开展研讨交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导评价,加大成果宣传等多种方式和载体,引领并推动全市中小学减负工作有序、深入、持续地开展。各区县和学校把减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有益经验和有效进展,在教育系统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和广泛影响。

1.立足实际,深入调查研究

为了增强减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市教委加强政策研究和现状调研,从减负的理论认识、政策沿革、国际视野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对多年来的减负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编辑出版了《减负新探》一书,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表现形式、程度和成因,提出了新时期首都基础教育减负的新思路和新举措。2013年,以2011—2012学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数据为参照,组织了覆盖所有区县900余所中小学4万余名学生的大规模课业负担专项调研,重点了解和分析新的减负政策落实情况、尚存问题和改进措施,为行政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教科研部门科学指导,以及中小学校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2.明确要求,加强政策引导

在对教育部和北京市以往有关减负文件的检索、整理和对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市教委制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减负的“八项要求”,针对课程、作业、考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提出具体化、可检测的要求。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北京小学向全市中小学发出了减负倡议,市教委通过新闻发布会在全市推出了减负新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市教委坚持刚性要求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疏堵结合因势利导,内外联动自觉有为。同时,鼓励、引导区县和学校结合实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3.抓住关键,引领实践变革

市教委以项目的方式,委托教育科研专业部门持续开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机制与策略实验研究”以及“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系统研究”等项目实验,突出减负的工作重点,不断探索科学方法和实施策略;注重系统设计,开展专题研讨,提升实践经验。2013年,市教委分别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文汇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组织召开了以“科学减负、优化作业”“科学减负与考试评价改革”“整合课程、科学减负、促进发展”为主题的现场会,凝练和推广区县和学校科学减负的典型经验,将减负和增效相结合,规范管理与示范带动相结合,落实文件要求与推动实践变革相结合,不断引领和推动减负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4.健全机制,推动制度创新

市教委积极发挥行政主导作用,引导方向,制定政策,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完善一系列减负制度。一是健全专项督导制度。市教委与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密切配合,在中小学校开展自查及各区县对辖区学校进行督导检查的基础上,组织了针对减负文件落实情况的市级专项督导调研,有力促进了减负政策的落实。二是健全监测报告制度。自2011年开始,市教委建立健全了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监测调研制度,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等方式,对学生课业负担的主、客观指标进行常态监测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三是健全宣传表彰机制。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主题论坛、研讨交流、成果展示,宣传推广减负典型经验;另一方面先后组织“减负大家谈”征文、“减负案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总结凝练了16个区县百余所学校的减负成功经验,推出了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先进典型,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策划深度系列报道,营造了减负氛围,凝聚了减负共识,推动减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深化综合改革,系统减负,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尽管我市中小学减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首都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减负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要充分认识减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减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都明确要求“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其次,减负是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反映强烈。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形象和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利于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再次,减负是首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市委在第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决定中强调,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首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任务。因此,减负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既要立足当前攻坚克难,也要着眼长远固本强基。

1.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减负的系统性

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减负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统筹协调。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倾向,树立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人才培养观,树立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多元特色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减负的新决策、新要求,结合首都基础教育的实际和特点,深入研究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继续开展减负政策理论与实践策略实验研究,不断探索减负的内在规律和实现途径。

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制度,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多渠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县域内均衡发展,缓解择校压力。

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整合拓展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和载体,丰富学生校内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2.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减负的实效性

以中高考命题改革为切入口,带动减负。发挥中高考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的传导作用。中考命题严格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控制试题难度,加强对学生联系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

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落实减负。完善课程教材改革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平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开展智慧课堂策略研究与实践,基于云技术整合信息化资源,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以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为导向,引导减负。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着力完善并实施办学条件、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质量综合评价、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等标准体系,改进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工作,探索推进管办评分离。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保障,推动减负。健全中小学干部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制度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师德考评制度管理,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3.推动合力攻坚,增强减负的协同性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市、区政府要把减负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教育发展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责任。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教研、科研、培训等部门的力量,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督导问责等方式,持续发力,出组合拳,打攻坚战,力求取得突破进展。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机整合三级课程,注重培育课程特色,抓实课堂、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机制,提高干部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同时,教育系统要争取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减负工作的支持,加大舆论宣传和正向引导,集中民智,凝聚共识,协同攻坚,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支持性环境,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和育人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市教委课业负担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既好玩又有用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