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冲性惩罚”同样因爱而生

2014-07-25张德宝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学老师小周生气

张德宝

小周同学一连三次将沙土扔向办公室的玻璃。玻璃被打出了一道裂纹,好在没有人受伤。但是,当班主任找到他时,他却坚决否认。当作为年级主任的我来了以后,小周又变成了矫情:“我不针对谁,也没伤害谁!”看着他那副神情,我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小周,到底是因为什么,究竟是怎么想的,跟我说一说,老师们是不会跟你过不去的。”可他不仅坚决不肯认错,反而情绪更加激动起来,还对老师们不停地使用“你”的称呼。我继续说道:“我从刚才的交谈中了解到,是你抓沙土并扔向玻璃。你说你不为什么,也不针对谁,但是,如果你没来理工附中上学,你会这样对待那块玻璃吗?那块玻璃和你之间又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你用得着生那么大的气吗?刚才,在和老师们的交谈中,你多次使用‘你,而不使用‘您,这同以前的你怎么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我看,你的行为还是针对人的。”没想到,我的话让小周更加暴躁,大声地对我嚷起来。

这时,下午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便让他先去上课了。

下午放学后,我们将小周的父母请来,并当着小周的面与他们作了详细沟通。小周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现状也表示担忧,他的母亲说:“上小学时,他就有这个苗头。当时,一位岁数大的女班主任老师被他气得生病了,一位年轻的数学男老师被他气得调到分校去了。他就这样,老师越生气他越高兴!”我对小周说:“你想过要把你的中学老师也气成什么样吗?”他气呼呼地说:“中学老师水平高一些。不过,只要能够让你们生气,我就会高兴!”说实话,听到这话,我心里真有点生气,但没表现出来,而是对小周说道:“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关心,是无法顺利成长起来的。你从小到大,也有许多人的关心,你哪能不感激他们反而还以让他们生气为乐呢?”此时的小周,依然没有任何改变的意思。此时的家长,则给人一种干着急没办法的感觉。

小周这种学生,在早期教育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较为偏执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不良行为习惯。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往往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行为偏差。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让一个孩子最不幸的办法就是任其随心所欲。小周的问题的形成已“非一日之寒”,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肯定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麻烦。可如果真的“硬碰硬”,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其他问题的发生,肯定也不是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初衷。可是,这种带有如此严重问题的学生,如果其本人没有受到应有的心灵触动与同时被给予的前进希望,他的偏执心理、思维方式和不良行为习惯又怎么能够得到矫正呢?

记得我校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班级治理与校级处分之间设立年级批评通报,曾经使得这类学生不用上交到学校就能够“深感触动,大有改正”,从而把问题控制在较低层面便迎刃而解了。但是,当我们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时,小周和他的家长一时都不能够接受。我们便将其调整为“解决方案已定,只是决而待宣”。这样,我们就在努力促使小周敢于面对现实问题的同时,给他设立了一个主动承担自己责任的行为习惯调整期。对此,小周和他的家长都表示愿意接受,并共同约定了在此期间经过他本人努力能够满足的“最终不予宣布和撤销处理决定”的具体条件。事实上,在这个缓冲期内,小周果然变得越来越好。

在对极端偏执学生不断进行明理教育,并在他们逐步感到教育温暖的基础上,本着责任担当性、应受触动性、适当惩戒性、可接受性和努力方向性等教育原则,对他们采取降级处理、悬而待决、决而待宣甚至秘而不宣等缓冲性惩罚教育措施。这些具有辅助功能的个性化教育手段,可谓看似没有解决问题,实则是解决学生心理、行为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 编辑江泓 ■

猜你喜欢

中学老师小周生气
捡贝壳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马健培
马健培
生气汤
报账
青春闪光 何惧病痛——记上杭县官庄民族中学老师陈小燕
扔垃圾
应尊重博士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