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014-07-24周军
摘要: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服务的相关职业岗位深入
研究,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总结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合理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以职业实践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工作任务分析不够全面比较粗糙的情况,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强调能力本位,通过工作过程达到时间和理论的真正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收集“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完成资讯、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构建属于自己知识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兼顾了学科体系课程系统性和完整性优点,同时也使学习领域课程能以其通过具体行动来学习的方式成为工学结合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和层次特色的课程体系。
2 岗位群分析
随着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计算机技术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任何企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且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企业生产又懂计算机技术,动手能力强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到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电话等形式,了解计算机应用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在此基础上确定计算机专业岗位主要有常用软件使用及维护;相关软件开发、维护;企业网络系统维护维修和故障检测;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等。这些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控制技术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生产过程与设备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计算机相关职业岗位深入分析,细化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合理序化,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大学习领域。通过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以及法律观念;通过专业一般学习领域来培养学生常用软件使用及维护,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故障检测和维护维修;通过专业核心学习领域来培养数据库管理、企业数据库项目开发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设计及调试、技术支持等实际岗位技能。
将上述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训项目等进行划分,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对应于培养目标中的专业核心能力部分。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4 教学评价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进步和成长评价。教师根据各自课程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如考核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自我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课程体系在设计中以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岗位为基础,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与归纳,并在课程项目的设计中引进企业生产性项目,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相对接,大大缩短毕业生岗位适应时间,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真正体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赵志群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
[3]严中华.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上次浪潮解读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
[4]文汝,肖喜燕.构建高效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石油教育,1999.
[5]阎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
作者简介:
周军(1971-),女,江西九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