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本道无情巧心润有意

2014-07-22黄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观内心事物

黄芳

在准备教学《春》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先试着对大自然进行观察,然后描绘某一自然景物或某一季节。结果发现,他们笔下的景物往往要比笔者想象的更富有情趣。在学生的描绘中,大都带上了他们自己的主观情感,他们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景物,使文章生动有味。这样的结果让笔者发现,在平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加进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创造出最真诚、最动人的形象。

一、注入主观感受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的不同,就带来了纯客观观察与文学观察的不同: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主观色彩,而且有时为了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性,又常常借助仪器来排除错觉,表述也注重理性化;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有那种标准的客观的眼睛外,重要的还得有自己的眼睛,用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使观察的结果带上个人的情感色彩。

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你所见的形象其实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同样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观察,也许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性,但对一个联想丰富、思维活跃的人而言,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如看到“轻盈”两个字,他的眼前就可能会浮现出迎风拂动的杨柳细枝,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看到“太阳”两个字,就会有人联想到光明、希望、美好的未来。

人总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观察自然,一经感情的渲染,平淡无味的就可能变得意味深长了,垂柳可以变得多情,花露可以带上哀伤,双鸟可以传达欢跃,正所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注入主观感受的方法

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客观事物与主观感受的融合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融入内心体验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表面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的真切感受。我们在引导学生感受现实世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帮助他们带上自己的感受与情感:花朵在“倾诉”,微风在“呼吸”,鸟儿在“欢笑”,一潭碧水,一轮明月,一条竹径,北飞的鸿雁,飘零的花朵,落日的余辉……不都能折射出我们不同的情感吗?

有时,和学生同听一首乐曲,同读一篇美文,同看一场电影后,让我们先和他们谈一谈自己的内心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看别人眼中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别人心中的感情。经过这样无数次的体验与感受,自然界种种事物的变化与复杂的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一一融合,到那时,“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要培养学生获得的正是这样一种感受,有了这样的内心体验,还用担心他们的文章不生动、没文采吗?

2注入个人灵性

在平时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进行写作时,若只局限于对自然界的客观观察,仅仅满足于对表面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的描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正相反,观察外物特征时,能加以自己内心感受,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探究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现在课本中《济南的冬天》一课,作者老舍是这样写冬天沉睡着的济南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温情柔软,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了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让人感动。“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里“慈善”一词,是作者用心灵在热爱自然、感受自然,因此自然便有了生命,这生命是作者的灵性孕育而成的。

当外部事物与人类情感的界限变得模糊,人用心灵的眼睛看世界时,外部事物就似乎具有了人的情感。《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安静平和的心情与宽厚柔和的兰叶,激奋强劲的情绪与直硬傲然的苍松,欢快愉悦的感情与葱笼盎然的春山,哀怨愁苦的悲情与绵长细密的雨丝……这里面不都有对象与情感相对应的形式感吗?又比如,有同学观察一枝刚出土的小芽时,说它先是探出柔嫩的小脑袋,偷偷向周围窥测着,然后随势弯曲自己的身子,设法避开障碍物,或者是推翻它,经过努力,它终于从重压下解放出来,舒展姿容。整个表述过程中所展示的不正是融进了人类的渴盼、期待、努力、希望等情感因素吗?也正是这样才更让人觉得描述生动,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感触。

3运用审美意识

在写作过程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应在观察时发挥想象,加进特有的审美意识,形成与众不同的审美形象。现在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学了一定自然科学常识后,往往会从科学角度来思考某一现象的生成原理,这种追究对于尊重科学无疑是好事,但它有时可能会削弱人的想像力,而在观察事物时不能融入一定的主观感受,更有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在教学古诗时就有一些反映:“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原本这很好理解,但是自从探究宇宙,认识了月球之后,大家都知道月球上人类无法生存,那么嫦娥与玉兔要不要退出月宫,那忍耐寒霜冰雪的美女,还能不能继续轻舞飞扬呢?

此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主观感受写作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让他们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与自己的内心感受,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自由幸福生活的桥梁;白杨树可以不再仅仅是一棵树,他倔强地挺立着,俨然是北方农民的化身;秋雨也可以不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离人的思绪、怨女的哀愁浓聚而成的多情泪。这种观察,这种理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客观观察了,它跳离了日常思维,更增添了审美上的意韵。

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逐步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学会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使事物与情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理性世界迁移到情理交融的世界,让万物沐浴美的光辉,使无生命的物体也带有人的主观情感,赋予其生命的意味,让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一起自由发展,创造更新的形象,传达更新的思想,这样得出的效果才是我们所想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猜你喜欢

主观内心事物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美好的事物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