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7-21陈清洁
陈清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随乐趣程度而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乐教、善教,体现课堂知识的“有趣”,形成更新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83-02
一、巧设开头,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有趣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入最佳状态。导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课件展示,可以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还可以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兴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因此,以儿歌或谜语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如教学g之前,教师朗诵儿歌:“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乐呵呵!”教师问:“这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从而引出声母g。由此,教师将学生引入了学习情境。
二、巧设悬念,引领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防止厌学的秘方。教师巧设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寻根究底,从而成为一种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实践证明,多给他们动脑筋的机会,引导学生探讨新问题,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比较久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设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设置悬念可以在上课的开始,也可以在中间,甚至可以在课后。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回去好好想想,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讨论。”这样这节课就为下节课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兴趣,而且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
三、学玩结合,提高兴趣
小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好动、好玩,爱做游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较高的情趣,感兴趣的东西易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经常琢磨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表演活动,让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玩相结合,以玩带学,以玩促学。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尽量给学生以较多的为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为根本目的的看、听、读、写等各种机会,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解答问题中获得乐趣,让活动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让学生身心解禁,让学习变成乐趣,让课堂成为跃动着智慧灵气的沃土。如上《要下雨了》一课,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结合本课教材所描述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设计采用边讲边画的教学方法,使形象的语言文字和直观的画面融为一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还可以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集体读、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戴头饰的分角色读……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保持兴趣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查阅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教材的空白处或精妙处随机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并培养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拓展中,要体现“趣”,就应根据所学内容,教师以不同形式进行拓展,巧妙地拓展延伸。如学了《爬山虎的脚》时,可要求学生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还可要求学生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这样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读写、查找资料等各方面的训练,对于学生也感到特别有趣。
五、布置作业,拓展兴趣
作业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作业观。抄写、背诵是传统语文家庭作业的常见形式,这种作业以识记为主要特点,以反复操练为手段,一提起作业学生的头就痛,根本无兴趣可言,久而久之也就讨厌语文课了。布置作业要讲究趣味性,注意层次性,加强创造性,渗透开放性,我们应面向全体,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使学生被作业吊起胃口,跃跃欲试,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形成作业上的良性循环。如学了《詹天佑》,让学生回家用橡皮泥做做“人”字形铁路,体验“人”字形铁路是如何解决火车爬坡难题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等能力,而且还能从小树立科学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我们所教的内容始终感兴趣,让学生个个成为快快乐乐学习的小天使。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