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再思考

2014-07-21陈云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小组合作

陈云凤

摘要: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改革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得了喜人成绩,尤其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更是传统教学难以替代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数学课改的进程和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程改革;小组合作;传统教学方法;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57-03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实施了课程改革。为了实施新课程标准,很多教师不断地反思传统教法,探索新教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有些教师为了凸显数学课程改革,课堂无目标性地放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尽管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学生拿到一道数学题却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实施和组织教学。为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使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成为有效课堂直至高效课堂。笔者认为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变陈旧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全盘否定,应注重它们的有机结合。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期待并不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对立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而“四基”中的前“双基”是我们的传统,“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应该是“新四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传统教学中有些诸如“数学学习中模仿、练习、反思”,不仅是现在,就是将来也是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里所说的模仿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对教师的模仿,还包括对教材中的例题和导学案中预习问题解决方法等的模仿,中学数学教师在理念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其实,新、旧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并不完全对立,而是传承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关系。例如,应试教育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同样也强调这一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试教育是不可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中的所有教学思想、经验和方法都不正确,全盘舍弃,数学课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新理念的具体落实,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操作探究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但不能只求“形似”。为体现尊重学生,有教师一反常态,“你真棒!”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该指出学生的错误时却表扬,使学生不知道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无非就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公式化、模式化教学;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是五六个学生围在一起交流讨论,不论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有没有思维难度,只要课堂气氛活跃,不谈教学进度,更无须课堂的高效。所有这些现象看似教学改革,体现新课程、新理念,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教育背后的空虚乏力。难怪有教师抱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教法的初期,教学效果反而不佳。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但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否定。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而这种“神似”来自于对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深刻领悟、把握。例如:在“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2)”这一节课,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两个转盘,涂上不同的颜色,规定能配成紫色获胜,使获胜的概率为1/3”,笔者在两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在其中一个班,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各组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设计得都正确,不愧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堂标准的“合作学习课”。另一个班,首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设计,然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有一个同学的设计方案不符合“获胜的概率为1/3”这个要求,“获胜的概率变成了1/4”。在发现问题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找出了错误原因。反馈练习中,后一个班的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所以,在教学中强调新理念下的学生的合作学习,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把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直至高效的学习。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关系。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例题的选择和讲解。在讲课时,在重点的地方加以强调,在难点的地方讲细、讲透。总以为该讲的知识都讲了,学生应该能掌握得很好。而事实上,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压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怎么能学好数学呢?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堂容量的多少,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们要切实把握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会的问题老师不去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讲,对于大多数学生做错的或无法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师生互动、交流,老师进行适当的讲解,不应该排斥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讲解环节。

2.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把握好课堂气氛和对学生评价的“度”。新的初中数学课程具备多重选择性,整个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相对于旧教材,新课程向学生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尤其是新增了数学实践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数学实践课堂上,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但造成满堂问、满堂动无法掌控的局面也是不可取的。endprint

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气氛的把握上,既不失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又不失传统教学中具有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既不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重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又不失传统教学中的纪律严明。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严格要求学生,注重数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不能不分是非对错一味地“鼓励学生”,决不可歪曲理解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的评价,把握好课堂气氛和对学生评价的“度”。

3.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不降低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要求的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作用下才得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但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会使数学学习失去目标。教师应在新课程内容的框架下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展开,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苏科版新教材的“说理”这一课,事先设计了一系列的视觉上的错觉问题让学生体会“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说明“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设计了两个拼图实验,由小组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这个活动,两个图形都“拼成”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时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出问题:拼成图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相等。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操作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想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必须“说理”。学生由直观上对问题的肤浅认识上升到对问题理性的说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1)布置充分预习、组织学生恰当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充分预习。确定预习内容、指导预习方法。在预习笔记上记下不会的或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把书浏览一下的无问题的预习是造成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重要原因。不少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为了体现“高效”,在展示环节老师往往安排各小组的一名优秀学生把所有问题的解法展示在黑板上,在“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快速进行下一个环节。一些优秀学生和一些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真正成为了展示的主角,而那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却成了陪衬。因此,大多数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长此以往学困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需要展示的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合理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展示,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2)精选合作课题,灵活安排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重要保证。初中数学有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笔者认为那种“课必探究”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例如“勾股定理”这节课,如果用一节课的时间也不能探究完它的证明方法;或者一节课即使探究了多种证明方法,因为没有时间去研究勾股定理的应用,对初中生来说,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却不会用勾股定理去解决。试问: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体现在哪里?这都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合理的合作探究的课题。

三、数学课程改革强调的是问题的提出、发现和解决,并不排除传统教学中对问题解决后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总结,尤其是对问题的拓展、提升和反思

教学改革要求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对老师的解题方法提出建议和质疑。学生的解题方法有时确实简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预习环节无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一味地排斥传统教学而不组织学生对解题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提炼、拓展和必要的反思,学生又如何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难怪在教学改革中,不少教师总抱怨学生数学课上信马由缰,提出的问题不伦不类,甚至与数学毫无关系,课堂教学一盘散沙,使得数学课的效率低下,学生解决综合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个问题解决以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解法、用到的数学思想进行归纳反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应用。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教学改革的期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新理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山.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11).

[2]闻妍.和谐高效的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3).

[3]王光辉.浅谈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试题与研究[J].新课程论坛,2013,(1).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5]庄严.“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与评价[J].中学数学杂志,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小组合作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