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技能大赛看中职单片机课程改革
2014-07-21梅林林
梅林林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自己在单片机技能大赛中的训练尝试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角度来思考中职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职单片机;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40-02
一、课题背景
作为一线教师,在单片机教学中,一直被该学科理论强,学生不易掌握这样的难题所困扰。2009年后我开始接触单片机技能大赛,在集训过程中,尝试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在集训的这几年里,我们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多人在南通市赛、江苏省赛中获奖,我想这种尝试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必将解决我原先的困惑。
二、技能大赛培训期间的教学探索
9月开学,12月份就要迎接迫在眉睫的南通市赛,时间紧任务重,显然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我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单片机学科有效结合,进行大胆尝试。老师在“体验”中教理论、解决学生问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这种体验的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实训设备按照模块拆分成从简单到复杂的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关的配套试题,便于学生训练。
第二阶段,教师按照项目讲解相关知识,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在这一阶段学生兴趣比较高,入门也比较快。
第三阶段,学生入门后,教师不再演示。教师只讲解该项目的理论知识、编程思路,让学生试着自己编程。这一阶段错误很多,学生能力提高得比较快,最能观察学生的编程能力,是教师挑选苗子的好时机。
通过这三个阶段,学生完成了对单片机各模块知识的积累。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学期都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我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编程入门。
在集训过程中,适时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之关键。显然,学生对单片机的未知,使学生没有安全感,从而产生害怕该课程的心理。只有在一步步成功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实施时,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1)在容易中体验入门的成功。(2)在困难中体验战胜困难的喜悦,提升挑战自我潜力的勇气。在入门阶段,较简单的项目,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轻而易举地收获了自信,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几次成功的体验后,学生渐渐消除了对本课程的畏惧,敢于自己编写程序了。与此同时学生开始盲目自满,此时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的体验,通过加深项目的难度,加大程序的复杂程度,从而给学生施加压力。老师从开始的“有问必答”和“详尽分析”,转变为激励学生自主进取,挑战自我,并鼓励其与同伴进行合作,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一定的难度有效抑制了学生的自满情绪,自主训练的过程大幅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与合作又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即使是有难度的项目,学生也可以体验到阶段性的成功。
三、单片机课程改革的思考
经历了几年单片机技能训练的洗礼,重新回到本职岗位中后,我发现在技能大赛中的这些教学探索,其实可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个人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往教学过程中,硬件电路的搭建或者学生自我组装,或者在protues软件下完成,这样操作有以下缺点:一是费时,硬件电路的搭建花费许多时间,而我们的重点在于程序编写;二是扩展能力差,搭建好的电路只有单独的功能,更换项目后还需重新搭建电路;三是硬件搭建电路成功率低,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软件功能是否能实现,这是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假如我们把大赛设备或者说把单片机的实验设备应用于日常教学,学生只需选取需要的模块,用接插线连接完成硬件电路的搭建,那该多好啊!我校目前实训室的DVCC单片机仿真系统满足了这种改革需求。教材在日常教学中起引领作用,中职学生很难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建立起形象思维,传统单片机教材的章节安排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该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该课程教材的改革刻不容缓。为此我们编写了相关的校本教材,打破了“先理论后实践”的常规教学模型,精心设计了多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项目,把单片机枯燥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其中。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在项目的推进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2.教学方法的改革。单片机课程的开设需要学生有C语言、模电数电的基础,而我们训练的学生多为中职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在南通市技能大赛中的优异成绩证明,把所用知识嵌入到训练项目中去,通过项目的推进完成课程学习的方法切实可行。通过设计阶梯式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课程的一开始,很容易获得一系列的成功。对于能力强的同学,在基础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提高台阶,设置难度,激励他们挑战自我,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3.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教学中,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课堂表现及考试成绩来确定,成绩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熟记程度,而职业中学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更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假如我们能把学生做的每个项目作为考核内容,由项目的考核过渡到项目的设计、项目的答辩,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更能明白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学习的动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集训中,辛苦地付出,开心地收获。在忙碌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教的目的是学,学的目的是用,只有会用才是学得成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理念把技能大赛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融入日常教学中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