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2014-07-21韩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教育改革高职院校

摘要:近些年就业难的问题时有报道,因为高就业率并不同等于高质量的就业。本文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以及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国内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提高就业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就业质量;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38-02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开展,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得到了相当的提升。据统计,国内2008年沿海经济开发区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高达90%。然而,较高的就业率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这种以牺牲就业质量而提高就业率的情况应进行控制。

一、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

1.社会需求与高职毕业生的供给适应性。以技术及技能为工作主体的劳动者,其薪资水平往往是社会供给关系所确定的。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高职毕业生的供给大大增加,进而加剧了其中的竞争力度。当前社会正值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高峰,又受到经济的制约,以致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整体薪资水平大大下降,就业质量不高。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学生专业与市场的结合度,也反映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必将使毕业生走上较好的就业市场;而供大于求的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就将下降,进而使就业质量遭到影响。

2.高职毕业生是否具有独特性。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及较强的专业技能,这类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相比有着其独特的性质,不可代替。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较其他教育而言更注重教学的实践,重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也远高于其他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顶岗能力;高职毕业生与中职学生相比,不仅在技能上有着优势,更体现在其职业的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职业的扩展性大,自身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毕业生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这样的独特性,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就业观念及就业市场化的适应性。多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就业的观念较为模糊,缺乏自我定位,心理预期较高,对高薪资、大企业等盲目追求,不愿从事乡镇基层及民营企业等工作;二是缺乏自主择业谋职的能力,缺少创业观念,对就业环节缺少了解,不能主动积极地找工作,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收集缺少方法,往往需要学校安排招聘或等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三是当前社会家长对于学生自主创业及多形式的灵活就业持质疑态度,这样对毕业生的心理及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分析

1.将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提高,应做好以下“两个主动”。一是主动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根据产业结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与高新技术企业岗位相对口的专业,培养不可替代的专业人才;二是主动对企业的需求进行适应,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充分对行业企业的困难及需求进行分析,将专业的方向及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合适的人才。

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将就业渠道拓宽。高职院校可制定“以育人为核心,让利给企业”的合作观念,与社会上的行业协会及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并引起企业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以企业为点,将整个行业进行连接,进而发展到行业协会等,形成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网络,最终使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拓宽。近些年国内高职院校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先后制定了合作办班、定向培养、订单培训、顶岗实习、建立实习基地、工学互补、企业冠名班级校园招聘等多种具有校园特色的校企合作的方式。仅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将难以进入一些知名的企业就业,学院可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就业通道,学生则积极把握机会,对最新的技术进行掌握,凭借过硬的本领,受到知名企业的认可,也能守住工作岗位。校企的深度合作不仅有效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质量,也能主动出击,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成功转型。使用科研帮助产业升级,组织讲师进企业开展培训,对企业施以援手,提高彼此合作力度,进而使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支持大大地得到提高。

形成顶岗实习就业模式,增加就业率。如今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均采用的一种培养人才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提前学习和工作,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双方在实习过程中彼此了解,最终达成就业协议,此种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签约率。在这一方面,国内温州某高职学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其学校学生就业率也极高。为何顶岗实习可以如此高效地促进学生就业呢?这是因为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其学生在学习中同时也进行相应的工作培训,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更能快速调整角色,适应工作岗位。除了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之外,顶岗实习还有一大优势,在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主体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是人才供应方,学生在学校期间已经对企业运作、工作岗位较为熟悉,能极快胜任工作任务,这样形成了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三向选择,不仅能使企业得到满意的人才,也能使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2.创新理念,提高就业质量。要想更大程度地提高就业质量,首先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体系的首要任务则是创新理念和方法。

第一要重视指导工作,以我国教育部针对学生就业提出的四化要求为指导,着重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从增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增加投入信息化建设、设置相关咨询场所等三方面着手,为毕业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专业、准确的就业信息指导。第二要加大力度收集岗位信息与相关公示工作,校方要加大投入,组织专业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岗位信息搜集工作,在大量的岗位招聘中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筛选,从源头对就业质量进行把关,并将筛选后的岗位信息及时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出去,以供学生参考。与此同时,校方还应对自己学校内的每届毕业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将信息及时录入相关系统,对于相关企业联系合作,尽力推选毕业生就业。还可举办多场企业招聘会,邀请众多公司前来进行校园招聘,但需注意对招聘单位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如皮包公司等劣质单位进入招聘会,并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第三要树立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必须树立和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一切以学生更好就业为出发点,加大相关工作力度,坚持创新思维,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重视不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本院校的贫困毕业生提供更多帮助和机会,多方向解决其就业问题。第四要加大力度鼓励毕业生创业,自主创业是另外一种就业,许多学生拥有高昂的热情去自主创业,学校对此应当多加鼓励,并设立相关创业基金,拉取赞助为创业学生提供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就业而学习,其最终目的均是为了毕业后就业,找到好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如何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是现在高职院校应当最为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金昌.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 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80-82.

[2]欧阳群宏,李国春.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26):42-44.

作者简介:韩霞(1982-),女,河南郑州人,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助教,现从事心理咨询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教育改革高职院校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