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音乐课中通过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造力

2014-07-21孙冬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音乐课创造力动机

摘要:以自主学习、创造力培养理论为基础,运用创造力培养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结合小学音乐课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音乐课自主学习环节和相应策略,实现了创造力的激发,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了音乐课通过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假设。并且,通过教学环节及策略的实施,还发现了同一策略可以激发学生们动机的多样性、动机与兴趣相互作用等,这些都对创造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自主学习;策略;动机;心理需要;音乐课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35-04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的重要使命。

新课程教育改革前,音乐课过于注重知识教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以及其他感官方面的培养,传授形式普遍较为刻板,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倍感厌烦。而新课程教育改革后,在国内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音乐课注重了培养学生兴趣,但课程的设计又略显空洞,其中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在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和众多辅助工具的组合运用,忽略了知识传授与实际获得,造成学生在音乐课上除了学会唱些歌曲,学到的知识很少;过于强调学生自己去创造,而忽略了创造要在有专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不能只是为了体现创造这一环节而去生硬地创造,从而使我们的音乐教育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在音乐课中,教师要深入地体会育人的根本是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的人,继而学习、探索和掌握教育的内在规律乃至科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理论综述及假设

1.创造力的概念。西方关于儿童创造力方面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相对本人或社会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产物的活动,创造力是每一个健康的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心理能力,它是一种水平从低到高的连续体,即人们都以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水平思维着,他们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非全有或全无[1]。

目前,我国较一致的看法是: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它具有三个特征:有特定功能的生产;人人皆有的一种能力;有高低之分[2]。

2.如何促进创造力。美国当代创造心理学家特丽萨·艾曼贝尔在其创造力结构理论中强调指出:工作动机对创造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动机,即使个体缺乏特定的创造技能和领域技能,也能够通过适当地学习和训练加以弥补。但是,如果工作动机不足,即使有较高水平的创造技能和领域技能,也很难取得高水平的创造成果[3]。这个理论明确说明了动机对创造力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工作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有助于创造力发展的是内部动机而不是外部动机[4]。我们大多数学生与家长在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一味追求高分数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具有自主性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受自主性动机驱动的个体比受控制性动机驱动的个体更趋向于深层信息加工,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好的坚持性和更高的幸福感。

Deci和Ryan的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行为是由其胜任(感觉到有效能)、关系(归属和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和自主认为支持(认为行为是自主的)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所推动的,若个体所处的环境能够满足这三种需要,那么内部动机将得到促进,同时将促进个体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促进创造力[5]。

由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内部动机是推进个体产生创造力的原动力,他可以促使个体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将其组合变化并形成具有新的意义的产物。而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运用我们的教学策略(即外部动机)来满足学生内部动机需要,从而将外部动机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内部动机,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3.国内小学生音乐课创造力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有关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研究较少,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的只是培养学生一种简单、浅层次创新来体现创造力培养,例如:在课堂中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就设立创编歌词这一教学环节,课本中歌词是“小猫喵喵叫”,学生改成“小狗汪汪叫”等等。

另外,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教师还是过于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缺乏使学生产生学习内在动机的原动力。有的研究认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认为在音乐课中带领同学创编曲谱就是培养创造力。但是,根据创造力的有关理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因素远不止这些,根据以上理论及研究成果,音乐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影响音乐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它与外部因素共同决定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因此,从音乐学习的内部动机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问题将更具有现实意义,而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影响维持学生原有的内部动机,并将学生存在的某些外部动机有效地转化为内部动机,将更加具有深远意义。

4.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多种学习理论的结晶。它吸取了人本主义重视人的感情因素的思想,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决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它采纳了认知主义的认知发现说,强调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借鉴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习环境(如“自主学习中心”)与学习互动(如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作用[6]。

自主学习是主体自愿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是独创性的、能进行自我调控的、具有责任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自主性是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7]。endprint

由于自主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可以满足内在动机“胜任”的需要;能够自我调控这一特点可以满足“自主认为支持”方面的需要;学习互动(如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关系”方面的需要。因此,在音乐课方面,研究营造满足创造心理三要素环境氛围的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5.研究假设。基于创造力理论基础,结合自主学习理论,根据上述的理论推导,提出的研究假设是:小学音乐课上,通过设计自主教学环节和相应的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三、概念定义

1.音乐创造力定义。Sternberg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和智力一样,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创造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和任何才能一样,人的创造力水平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不断发展。理论还认为: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人们在工作过程中找到完成任务的新方法时,当人们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时等等[8]。

根据Sternberg创造力投资理论,本文将音乐创造力定义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以其自身所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将其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新颖的、巧妙的整合与变化,形成与众不同的新的产物。

前人的研究提示我们,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部动机,可以有力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将外部动机有力地转化为内部动机,是音乐课堂促进学生创造力提高的有力手段。

2.音乐课自主学习定义。借鉴自主学习的概念,音乐自主学习可以被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音乐学习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音乐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自身智能优势,采取自己认可、喜欢的学习方式,结合自身可获取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四、培养创造力的自主学习

为了加强音乐课知识的掌握,为了探索音乐课教学环节及策略的创新,为了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以音乐课教学特点为载体、以主动学习为形式、以音乐知识掌握为根本、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设计自主学习教学环节及其相关激励策略,开展了教学改革的试验。

1.培养创造力的策略设计原则。结合前人的理论和实践,规划和设计一套激发动机、产生兴趣、培养创造力的教学策略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

首先,培养学生创造力,还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那么就需要结合音乐课知识的特点设计策略;另外,培养创造力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时间、空间和资源,就需要结合自主自愿学习的形式;再有,培养创造力需要为学生建构一种可以实现归属感或彼此建立联系的环境,就需要在策略中加入协作的环节;最后,任何遥不可及的事物都会打击兴趣、动机,从而消磨创造力,所以实施策略的有关环节必须满足小学生可以胜任这一原则。

2.确立课堂环节设计具体策略。(1)教学环节简介。结合音乐课的知识特点,设计了“小小音乐会”环节。下面就这个环节进行内容简述。这个环节安排在学完一首歌曲以后,主要内容是围绕所学歌曲进行歌曲排练和展示。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要在教师规定范围之内,约8人左右),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在团队中所担任的角色。这些角色有:队长(负责安排全队演出时的队形,组内成员所站的位置及协调工作)、演唱者(通常由队中声音洪亮、唱歌较好的学生担任)、舞蹈家(由动作协调性好,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担任)、打击乐伴奏者(由学生中节奏感较强的学生担任)、指挥(队伍中综合能力强,较聪明的学生比较适合这个岗位)、报幕员(这个任务一般留给在以上方面都不太擅长,但有一定的表达能力的学生担任,这个任务可以由同学兼任)。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对小组人员确定、排练限定了时间;为了避免个别学生的应付或懈怠,在小组展示后,还设置了由教师负责“仲裁”的小组之间互评的环节,而且评价要有优、劣两方面评价。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在团队中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与队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经过选择、协调、讨论、竞争、决定、排练、修改、个人练习、集体排练、再修改、再排练等一系列努力过程,最终完成任务,将集体的结晶、团队努力的成果展示在班级的舞台上。

(2)环节具体细节的侧重点。教师往往在设计教学环节细节时关注于知识的获取、教学的可控、教学效果评价的高效(节省时间和精力),而忽视学生的自由度、知识的发散度、知识掌握正确与否评价的多维度,因此往往也就束缚了学生们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小小音乐会”环节教学策略的细节设计着重于激发创造力的三个心理需要。

第一是自主选择方面空间的释放,如自由选择队友,自由创作舞蹈动作、配器及材料;第二,是个体在集体中的位置——关系的互动,在队友选择、歌曲处理、舞蹈编排、配器配合等细节中都充分发挥着个体与团队以及与团队内其他个体的互动;第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每个个体在动态选择、集体荣誉、个人能力展示的多种诉求的环境下,都需要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比较他人,为达到自己动机的目的,为自己谋求一个可以胜任的角色。

活动的策略是为了激励动机、产生兴趣、激发创造力,同时这一环节的主体及其过程绝大部分都是由学生自己掌控的,即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过程。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可以运用自身所长实现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使自身潜在的各种智能得以更充分的开发和展现。在集体中通过寻求、竞争、冲突、协商甚至争吵这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各自在集体中的位置,提高正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通过与同学的互相配合、相互合作,可以锻炼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的能力。通过表演展示,进一步增强了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信心,同时培养了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

3.主动学习策略培养创造力的表现。(1)动机激励效果。在该项活动结束后,在进行试验的三个班中对部分同学抽样调查反馈,调查内容为:学生开始时,对该项活动的期望或目的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收获?endprint

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归纳为下面10种具体动机类型,详见表1。

(2)学生们的其他收获。除了这些内在动机得以实现之外,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策略构建的教学环节还使得学生们获得了其他更多的收获,有些收获出乎教师的预料。具体内容归纳为以下14种额外收获,参见表2。

(3)兴趣培养过程。开始设立“小小音乐会”这一教学环节时,由于是学生新鲜的、新奇的教学环节,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喜欢参与,但有的孩子因性格、班内地位等原因惧怕这样的活动,害怕自己表现不好或者因以前的班内人际关系问题不被组内同学认可。

经过一段时间对“游戏规则”的逐渐熟悉和组内合作交往的磨合,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一新奇的教学环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完一首歌曲后,下一堂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提醒老师该进行“小小音乐会”活动了,这种由学生主动提醒老师还应该有怎样的教学环节的主动请求式学习在以往那种传统的课上是很少见到的。

(4)创造力的具体表现。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新奇”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们的多种动机,并且在动机逐步得以实现的情况下,吸引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教学环节的浓厚兴趣。为了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中更好地实现每个个体的动机,学生们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一教学策略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挖掘自身的潜能体现各自的创造性。学生们迸发出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队形排列、舞蹈编排、配器、歌曲处理等方面。①队形方面:组内同学和队长一起商量队形。如:有的组大家围成一个小堆,将铅笔盒、笔、尺等作为道具,在地上摆放成各种队形,大家商量看哪样更好,既体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还表现出学生们借助工具排练队形的创造力;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有的是间奏时),学生还能不断变换队形,这既锻炼了孩子们良好的配合性,还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②舞蹈方面:一个小组内一般有2~3名同学跳舞,互相商量动作,一位同学想出一个动作,几个人一起试,互相感觉效果,再修改,再试验直到满意为止;或者大家协作做出不同的动作,互相配合,商量,表演练习;有的小组主动请教师提意见,(请教师提意见也体现了学生想办法做得更好的一种创造力)再改进。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学生们对舞蹈动作、节拍、协作、想办法做得更好等方面的创造力。③打击乐伴奏方面:伴奏者需运用自制打击乐器,自创伴奏型为歌曲伴奏。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的同学用中午吃饭的餐具作为打击乐器;有的同学用学习用品作为打击乐器;还有的同学用拍打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作为打击乐器。不同的方法发出不同的音色:有的同学用敲击的方法发出声音,有的同学用物体摩擦的方法发出声音,有的同学用互相拍打的方法发出声音等等。同学们在所表现歌曲的统一节拍的强弱特点的基础上,为歌曲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节奏型,伴奏出丰富多彩的乐章。体现了学生在对歌曲节拍充分掌握后,在节奏型与丰富新颖的音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④演唱者的创造力体现之处在于对歌曲的强弱、快慢的处理及演唱形式的不同表现上。

(5)知识掌握更牢固。设计用于激励动机从而培养创造力的教学环节在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力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分为两类班,一类班是设立“小小音乐会”教学环节的,一类班是按照传统方式开展教学的。在做完两类班相应教学后,教师考查学生们对以前(上次课、前几节课)涉及的有关知识,开展激励策略的学生们基本都能回答出来,而且有些细节还能记忆犹新,而传统授课班的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较高。

五、总结

通过自主学习环节和策略的设计、实施和效果检验,可以发现以自主学习为形式的课上教学策略可以通过激励动机、兴趣积聚等达到扎实知识掌握以及创造力培养的效果。而且还从中有以下发现:

第一,因为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接触过的社会环境也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即使在班级中每个人的人际、行为特点、性格特征、爱好取向、兴趣点等都有所差异,所以一种激励手段或策略可能会对一个群体实现激励而产生多种动机,即个体动机的差异造成的群体动机的多样性。

第二,不同动机促成对某种活动的兴趣。由于对自身内在动机实现的渴求,在具备可选择、可自主、可实现环境下,兴趣会逐步被提升,而兴趣的提升更加刺激其动机实现的欲望,即兴趣与动机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在动机被激发、兴趣被提升时,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潜能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就会被挖掘,创造力就会逐步显现,即在动机被激发、以兴趣为引导、具备创造力三种心里因素环境下,在具备充分自主环境下实现学生自主创造力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董奇.西方关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研究综述[J].外国心理学,1985,(3):15.

[2]左武福.小学生音乐创造里培养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5.

[3]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1,(12):90.

[4]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1,(12):90-91.

[5]严军锋.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体育创造力促进[J].浙江体育科学,2010,(7):52.

[6]汤敬安,吴玲英.“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理论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00.

[7]韩四清.人的自主性与自主学习简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9.

[8][美]罗伯特·斯滕伯格.创意心理学:唤醒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6.

课题资助:红桥区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在小学音乐课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作者简介:孙冬颖,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音乐高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创造力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动机不纯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