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究

2014-07-21陈英妮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中学师生

陈英妮

(广东梅县区丙村中学,广东 梅县 514700)

构建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究

陈英妮

(广东梅县区丙村中学,广东 梅县 514700)

尊重与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爱与鼓励学生,接触与亲近学生,是构建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质所在。只要我们教者付出真心,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就一定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

笔者长期在农村高中任教,对农村中学教育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近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往城里,农村中学本来就差的生源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农村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学生阅历不丰、见识不广,学生的心理敏感而自尊、脆弱而自卑,师生关系更容易出现问题。农村中学师生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缺乏相互的尊重和信任,彼此貌合神离、关系疏远,甚至是相互埋怨、剑拔弩张。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中学生思想心智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有丰富的感情体验,只要我们教师能真诚地热爱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以爱心换真心,就一定能构建农村中学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与信任学生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农村中学有很多留守孩子心理敏感而自尊、脆弱而自卑,需要老师更多的关爱与尊重。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等等。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体验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面向全体,尊重所有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困生,不能忽视他们、歧视他们,应给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供更多的参与锻炼的机会,并给他们热情的帮助指导。

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是尊重的前提和基础,师生相互信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疑虑和猜忌心理,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呵护。我们应该大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相信他们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丰富感情的主体;大胆地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同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爱护;给学生充分信任、激励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同时要增强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都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管理,可以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提供学生个性特长充分施展的条件,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信与互信中茁壮成长。

二、理解与宽容学生

老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征,以及他们的家庭情况、受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交友情况等,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中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心理趋于成熟的阶段,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阶段,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个性等方面都将发生不确定的变化。爱幻想、易激动、好冲动、常犯错是中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家庭与社会的原因,更容易出现悲观厌学、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更容易走极端、犯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他们的错误,以一颗理解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心平气和地教育和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不断尝试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使他们的探究心理和行为、创新精神和能力、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使师生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思想的成熟,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作为教师,如果拥有宽容的胸襟、品质和智慧,就没有看不顺眼的学生,就没有容不下的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区分性、包容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容纳每个学生,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和谐共处。尽量做到:要尊重,不要歧视;要热爱,不要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压制;多一些信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唠叨;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挑剔;多一些民主与平等,少一些专制与独裁,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师生关系得到良性发展。

三、关爱与鼓励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陶行知也提倡“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爱的沐浴、爱的滋润。尤其是农村中学有很多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母的爱抚与家人的关心,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宣泄,所以老师应付出更多的爱去关心和鼓励学生。充当他们感情上的引路人、抚慰者、倾听者、共鸣者、分享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要把学生当作亲人,给予无私的真诚的爱,让学生感受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愉悦地学习和生活。关爱学生还应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个性,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困生或犯错误的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更不能歧视抛弃。

农村中学学生有很多素质较差,基础不牢,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关注、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信念。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真诚地耐心地帮助解决。鼓励他们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人生理想。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用“放大镜”放大,及时地庄重地给予表扬鼓励,甚至是物质的奖励,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进步、人生的成功,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四、接触和亲近学生

师生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只有经过不断的接触、诚挚的关怀、耐心的引导,学生才会主动亲近信赖老师,才能把学生引上学习与进步的成功之路。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家境较差,见识较少,阅历不丰,因此往往造成性格内向,孤独害羞,封闭自我,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流。因此,老师更应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与爱心,主动地接触学生、亲近学生,深入他们的生活和内心。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主动去接触学生、亲近学生;以人为本,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纯真的师生感情。其次,老师应尽可能挤出时间与学生在一起。早晨与学生热情相互问候,课余与学生一起谈心,一起聊天,一起娱乐,放学时到教室与学生道别,经常去家访,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家庭状况,节假日还可请学生上门做客。再次,老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让爱滋润每一个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师爱的博大和无私。

“付出总有回报”,老师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担风雨、共享阳光;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学生就会把老师当作亲人,敬爱信赖自己的老师,师生感情就会不断加深,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也会随之形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构建农村中学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应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过硬的专业素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农村中学的学生尽管有许多“先天不足”,但却单纯朴实,可塑性强,也是十分可爱的孩子。只要我们老师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诚地付出高尚而无私的爱,以爱心换真心,就一定会改善当前农村中学的师生关系的不利局面,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的教育事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1]张焕庭.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

[2]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言论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G456

A

1674-9324(2014)27-0197-02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中学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