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激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2014-07-21熊万树刘远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年龄数学老师

赵 洋,熊万树,刘远清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东区联校,湖北 荆州 434000)

浅析激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赵 洋,熊万树,刘远清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东区联校,湖北 荆州 43400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和谐发展,而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矛盾的对立,这正是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产生畏难情绪的根本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儿童认知心理出发,抓住激发各类学生学习兴趣和以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两个重要环节,改变原有的数学形式与方法,使小学生始于趣而知其理,明其理而长其能。

激趣;小学数学;价值

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心理成分,人们常常喻为学习的营养品与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悦的,行动是积极的,观察、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就最主动、最有效,因此,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中贯穿“趣”至关重要,它能让学生智力因素与情感和谐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一、引入生趣

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方法很多,有些内容可以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开启新课之门的钥匙。如教学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我走进教室,突然问大家:“请告诉老师,你有几岁?”全班哗然,一学生回答今年他有10岁,我接着问:“老师今年多少岁?”一片寂静,只有个别学生举手,他说:“老师可能40岁。”同学大笑,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是算出的吗?”这位学生说:“我猜的。”我接着说:“老师今年不是40岁,猜是不行的,我知道全班同学都在动脑筋,可老师只提出一个问题,没有条件,就不能算出老师的年龄,下面我给大家条件,看谁最先算出老师年龄。”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专心听着老师出题:×××今年10岁,老师的年龄比×××的3倍还多6岁,老师多少岁?学生马上回答10×3+6=36(岁)。回答问题正是“猜”老师年龄的学生,好能干!我接着问:教师的年龄比×××的4倍少4岁,教师多少岁?一学生回答:10×4-4=36(岁)。聪明!两位小朋友都算对了,熊老师正是36岁。在这种氛围下,这节课成功地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突破了难点,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这同类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记忆,见题忆景,举一反三。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授中激趣

引入生趣只能作为新课的“引子”,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到好处的诱导,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分别把手中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把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奥秘”,看谁能争取向大家作“实践成功的报告”。此时,学生心中激起千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紧张而活跃,个个跃跃欲试,发言争先恐后,此时学生对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不仅有感性基础,讲解这一性质也水到渠成。

三、设疑引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中启动思维的起点。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布疑阵,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好奇心,这种疑问和好奇心正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例如:学习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过去,有一个财迷爱财如命,市上卖的鸡蛋500克称10个,价格3.54元,李财主让小伙计去买,并想从中扣他的工钱,就出了一个难题,给小伙计3.5元,非要买来500克鸡蛋不可,买不来就不给工钱,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帮小伙计吗?于是,我神秘地说:“答案就中这节课里,学生迫不及待投入学习,自觉探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可以分十次买鸡蛋,1个鸡蛋0.354元,“四舍五入”只花0.35元,买500克共花3.5元,聪明的小朋友终于获得了答案。

四、练习有趣

课堂练习适当选编一点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题目,通过小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可以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写出:人的拳头与心脏的比,双臂的长与身高的比,头部长与躯干的比,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与月球上的重量的比。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与周长后,可让学生完成下题:在一片草地上有个树桩,桩上拴着一头牛,拴牛绳长10米,这头牛绕树桩活动最大范围是什么图形,这头牛能吃到多大面积的草?

五、评中增趣

这里的评是教师对学生答问与作业的口头与书面的评价。教材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评语上恰当地赋予一些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不少妙趣,乐学而不疲。评价语一种为简而短的激励语:“能干”、“冠军”、“乘孩子”、“进步大”、“祝贺你”、聪明多了、“好些再好些”;另一种为深情惋惜语:“亚军”、“真遗憾”、“差一点”、“正确而……”、“想得不错,但是……”、“细心些,怎么样?”、“终于成功了”、“没关系,再说一次”、“美中不足”、“下次会更好”,这些话对学困生来说,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也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注重发掘教材蕴含的智力因素,凭借数学知识固有的逻辑魅力,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就能让学生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乐趣与喜悦。

[1]张玉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J].基础教育,2006,(4).

[2]徐喜荣.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新课程(教研),2011,(5).

[3]刘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4]袁旭.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与基础学力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

G623.5

A

1674-9324(2014)27-0185-02

猜你喜欢

年龄数学老师
算年龄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