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14-07-21王晓丹
王晓丹
(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心理咨询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王晓丹
(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心理咨询和谈心工作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从内容、目标与形式上均一致,使二者常常交叉使用。心理咨询应用于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作中,可以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心理咨询内容中的启发、专注、耐心与倾听等方式。借助于心理咨询开展辅导员谈心活动,需要将个体和整体之间、现象和本质等问题区别分析,将心理咨询发挥到最大用处。
心理咨询;辅导员;谈心活动;应用研究
心理咨询与个体进行直接、长时间接触,帮助咨询者解决心理问题,并使其心理、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的渐变式过程。而谈心活动属于一种思想和政治教育,人与人之间属于双向交流形式,通过心灵交流,互相得到启发。
一、心理咨询和谈心工作之间的联系
1.一致性。心理咨询和谈心工作在内容、目标与形式上均存在一致性,并且二者变化规律和运行操作也有共同之处。二者从根本上都是解决人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的态度、信念、行为和情绪等问题,以交流形式为他人提供帮助,使人们保持正常情绪和健康状态,从而顺利自我成长。
2.渗透性。不能将心理咨询与谈心工作严格划分开,由于个体问题相对复杂和贯通,具有一定关联性,二者之间可能随时进行反复与互相转化。因此,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不容分割。
3.互补性。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解决人们心理上的问题,而谈心工作需要解决人们还没有上升到心理层面的浅在性思想问题,问题程度、问题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将谈心工作作为咨询的前期铺垫与后期跟进,谈心工作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借助于心理咨询有效解决,因此,二者互补、互相融合。
二、辅导员和大学生在谈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不熟悉。我国中职院校辅导员和学生配比比例大约为1∶200,由于临时性工作、学校不确定或繁杂工作,加重了辅导员压力,所以辅导员没有充足时间了解学生,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必然存在沟通代沟,学生有问题也不会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在与辅导员谈心中存在严重的心理隔阂,造成谈心工作片面地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2.缺少良好谈心环境。许多中职院校还未专门建设辅导员谈心工作室,这就使得辅导员在办公室或者是班级与学生面对面谈心,这种环境,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严重者出现拒绝交流,也就是交流障碍,增加了辅导员谈心难度,同时辅导员也不能获得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出现这种问题造成谈心活动没有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
3.谈心技巧不合理。在学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平等,常常不自然地表现出居高临下;“没有认真听学生回答问题,凭主观意见为学生提出决策”,学生内心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并且,辅导员由于不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所以不能够合理掌握谈心技巧,从而使得谈心活动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三、心理咨询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中的应用
1.谈心前期准备工作。(1)详细了解学生情况。与心理咨询师详细了解咨询者资料作为开展咨询工作基本根据相比,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进行谈心活动也非常重要,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例如:家庭情况、个人特长、学习成绩、生活态度、理想、活动参加情况等多方面、全面地了解学生资料,为更好理解学生、深入开展谈心工作奠定基础。(2)营造良好谈心环境。谈心地点可以根据时间而定,谈心环境要安静,没有外人的辅导员办公室或班级,在这些场所学生应该较为熟悉,避免学生在谈心过程中有压抑感或陌生感。
2.注意谈心技巧。心理咨询中有很多规定限制,是推进咨询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学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进行谈心时,需要注意一些谈心技巧,把握咨询原则,同时也是顺利开展谈心活动的前提保障。(1)保密隐私,维护学生安全。心理咨询基本原则是保密原则。与学生进行谈心,其涉及家庭隐私、内心想法、个人秘密等,学生选择与辅导员面对面谈心,是对特定人的一种信任。因此,辅导员需要承诺学生,用真诚化解学生顾虑。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学生才会愿意常开心扉和倾诉,从而得到良好的谈心效果。(2)角色承担。辅导员需要以朋友身份、教师的立场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内容仅限于工作范围内,避免极端感情出现,这也是心理咨询感情限制原则。辅导员和学生谈心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学生在校表现而存在“贴标签”等错误想法,影响师生间关系,从而不能客观地正视学生现状,也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
3.协助学生认清自我,使学生成为谈心活动的核心。(1)自我认识阶段。在学校,学生与辅导员关系最熟悉,也最亲密,因此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成为学生宣泄的一种有效途径。辅导员在谈心活动中扮演着认真的倾听者,学生才会愿意倾诉烦恼。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避免轻视、偏见、价值判断、过早下结论等行为。(2)自我剖析阶段。学生在谈心活动中可能由于情绪激动,说话时内容较为复杂和空泛,例如:我很烦;我时常感到绝望等,被自己营造的负面情绪所影响,从而使这些不良态度或情绪波及到整个生活学习中。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可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
4.详细记录谈心内容。辅导员要有良好谈心记录与反思习惯。在日常谈心活动中,辅导员要专门准备谈心记录本,每一次谈心地点、时间、学生情况、简要的谈心内容、解决办法、结果反馈等都要详细记录。
结束语:
心理咨询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认真学习心理咨询技巧和知识,还要付诸行动,结合理论与实践、遵循原则、灵活运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1]符小灵.心理咨询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0,(11).
[2]高娜.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谈心教育与工作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2010,(11).
[3]张超锋.心理咨询技术在辅导员谈心教育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3,(01).
G710
A
1674-9324(2014)27-0136-02
王晓丹(1986-),女,籍贯:河南省禹州市,单位:许昌卫生学校,职称:助理讲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