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
2014-07-21刘笑松
刘笑松
(长沙达材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
刘笑松
(长沙达材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营造好了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和谐;课堂氛围;高效;语文教学
在长期的高考语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为此我从课堂的结构模式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层递性安排等方面进行过不间断的摸索,但结果都不能令自己满意。后来我在和学生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凡是与教师相处融洽的学生,如果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也很融洽,那么他们的语文成绩也相应比其他没有这种双融洽关系(即这些学生之间彼此关系融洽同时他们又与我关系融洽)的学生的整体成绩高。这使我猛然意识到:课堂结构及内容安排这些技能性的要素如果不和人的情感要素结合起来,那是根本没有生命力的,不管它们结合得多好,也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予以考虑,我认为这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只有真正营造好了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真诚的朋友。尤其是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在刚开学时就要了解和亲近他们,在感情上获得他们的认同,这是为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因为此时他们刚刚进入高三,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的考验,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因为担心高一、高二时没有打好基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心境沉重,情感上也就特别容易孤独。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主动亲近他们,就能很好地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来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也就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做情感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尽力促进班内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之尽快找到自己的学习合作伙伴,使彼此成为各自的新朋友,这样也就促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融洽关系的形成。之所以把这种双融洽关系放在首要位置是因为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要使课堂气氛积极向上,那么学生的情绪状态就要在可控的亢奋中,也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氛围相融洽,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心理效果,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形成合力,从而促成高效课堂的形成。
其次,教师的亲和力是营造和谐课堂的催化剂。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走进课堂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自然交流,而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职业性的僵化表情。学生在教师洋溢着微笑的课堂氛围中,就会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这样自然也就有利于和谐课堂的形成。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面前体现“师道尊严”的感觉,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也就无形中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堵墙,会与有些同学产生情感上的隔膜,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负能量。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教师的学问、修养、态度及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去快乐地、自主地追求知识,那就要务必使自己走进教室时脸带春风般的微笑,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再次,创设有层次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的讨论。和谐的课堂气氛并非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古井深潭、微波不兴。相反它是一种和谐共鸣,是一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和平共处,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要形成这样一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平等的争鸣形式,教师完全有必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设计出有梯度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大胆积极地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活跃课堂形式的形成。可能有人会担心这样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失控。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只要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同时又能有包容之心和民主之风,用宽容和真诚去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学习问题或学生间彼此的争论现象,那么就能从容自如。做到既严肃又亲切,从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泼。当然,这种围绕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的教学,不是某一节课所设计的问题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在每一节课中反复地、有机地渗透。现在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确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收获的愉悦,这样课堂气氛也就自然和谐起来,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会有效提升。
总之,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及其效果的产生,需要把和谐课堂的教学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坚持不懈。另外,其因素可以说是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所有要素,因此它是绝非这篇短文所能完成的大课题,况且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不可能穷其所因得出其果。如果本文能对方家起抛砖引玉之效即是我莫大的心愿。
[1]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2]汪安圣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欧阳芬.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G712
A
1674-9324(2014)27-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