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2014-07-21孙新玲
孙新玲
(河北省高阳县职教中心,河北 高阳 071500)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孙新玲
(河北省高阳县职教中心,河北 高阳 071500)
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能够真正促进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实力的劳动者。
会计专业;校本教材;与时俱进;教学改革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职业学校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研究、开发、构建一个紧贴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全面的、灵活的、能够获得较大效益的课程方案。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开发课程,而是根据课程选用教材,然后熟悉教材、讲解教材,对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都关心很少,大部分教师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书”,多年来一本书教得倒背如流,但随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新标准执行工作的推进,原有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综合性教学任务,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职业技能,难以胜任,在课堂教学中,远离工作实际。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根据企业实际和学生个性来创设课程内容的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重点与必然。
首先,研发校本教材是中职会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的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现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新生力量,近些年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配合,得到迅猛发展。与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职业教育教材的滞后,尤其是很多专业课教材存在着严重与现实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不吻合的现象,教材明显理念落后,技术落后,方法落后,和现在的经济形势比较起来就像是陈年古董,所以,职业学校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开放校本教材是当务之急。校本课程即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既能体现学校独特的本土资源优势及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特殊需求,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会计专业来说,中职会计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实用性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会计素质,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目前会计专业的教材非常落伍于会计实际发展和变化,形势早已变化,而教材多年不变或变化甚少,内容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高深,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强,却缺少形象的图像演示和生动的文字表述,缺少鲜活新颖的教学案例,学校教学模式也因此相应受到牵制,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将大量的宝贵时间用在学习一些落后而且没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上,也因此对专业课学习失掉兴趣和学习热情,尤其是对于基础差、起点低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只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与厌烦。
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研发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更加适应中职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同时,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让教师转变了教学与研究的观念,能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注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使教师队伍的协作得到了锻炼,同事间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其次,研发校本教材是加快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中职学生竞争力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传统理解上,教师就是一个教书匠,按已有的教材照本宣科,如果能够做到对教材和书本内容做独到讲解、创新教法学法,这样的教师就已是相当上层次的好教师,是教师中的精品。所以,由教师做主角编写校本教材,就对教师自身理念修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校本教研的过程,就是解放学校和教师教育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师历练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能力、水平、素养也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会计专业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中变化很快,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会计专业的发展,学校教学要随之不断地变革,所以教师会在开发和研究会计校本教材时根据最新的规定进行及时的内容更新和教法学法,校本教材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在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增强实践、实训的比重,结合当地和学校资源,充分运用“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将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会计教学改革。
在研发校本教材时学校和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做适度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有不同的选择,便于进行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大提高教材的适用度。另外,教材研发时还会考虑中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错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教师会注意多一些动手操作,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实际公司作业,少一些课堂教学,以提高校本教材的适用性。教师将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的校本教材交给学生使用,并根据他们对使用教材的反馈情况,及时地调整教材内容,让校本教材更能适用于本校学生,以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从而大大提升了本校中职学生的竞争力。
最后,研发校本教材是学校自身特色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
校本教材就是以校为本,校本教材的研发与当地独特的经济、文化资源密切相关。所以,校本教材越是与当地发展贴合,越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就越是具有活力,越是富有吸引力。校本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产品,谁拥有受企业、家长和学生看好的特色课程,谁就拥有学生,拥有市场。在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形式上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适合专业教材开发的模式,将内容划分成几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再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以活动的形式来编排内容,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和技能。
所以,研究开发出能突出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会令学校教育教学更适合学生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生愿意学,这会大大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师生的课堂互动会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教师在愉悦中教,课堂高效成为中职学校的一大特色。
总之,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会计人员素质修养,并具有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围绕这些要素进行的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能够真正促进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实力的劳动者。
[1]胡桂芳.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 [J].成才之路,2010,(06).
[2]黄瑞珍.浅谈中职财会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G710
A
1674-9324(2014)27-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