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多糖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2014-07-20赵艳艳詹政军郭利军
赵艳艳,詹政军,郭利军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赵艳艳,詹政军,郭利军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为了研制山茱萸多糖软胶囊,以山茱萸为原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山茱萸多糖,并筛选内容物中的主药与分散剂、吸附剂的比例,以内容物均匀度、流动性和沉降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确定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PEG-400)为分散剂,食用植物油为吸附剂,聚甘油酯为乳化剂,蜂蜡为助悬剂,维生素E为增强剂制得的内容物处方最稳定。该工艺质量可控,适合于工业生产。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流动性;沉降体积比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世界上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其性味酸、涩、味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作用[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艾滋病等重要功能,尤其对化学或放射疗法所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备受药界和食品界的关注[2]。山茱萸在中医治疗中广泛使用,但是历来都是果肉直接入药,比较单一,对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也不是很明确[3]。多糖是一类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广泛分布于多种生物体中,尤其是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4]。山茱萸多糖具有免疫调节[5]、抗菌消炎[6]、降血糖[7-8]、抗氧化[8-9]、抗肿瘤[10]等功效。目前陕西省商洛市山茱萸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低端的种植阶段,进行山茱萸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山茱萸产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山茱萸多糖为原料,配制软胶囊内容物,按照软胶囊压制、定型清洗和干燥工艺条件,将山茱萸多糖内容物压制成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山茱萸多糖软胶囊保健药品的开发,不仅可以完善保健品行业,而且可以带动商洛地区经济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药品
仪器:电子天平、超纯水制备仪、粉碎机(浙江屹立工贸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高速冷冻离心机(Backman公司)、软胶囊机(金坛市鑫鑫实验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匀浆机(江苏省金坛市环宇科学仪器厂)。
药品:山茱萸(陕西省丹凤县);聚乙二醇(PEG-400)(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甘油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蜂蜡(西安福晨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维生素E(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蒸馏水(实验室自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山茱萸多糖提取及软胶囊的制备
取于60℃烘干,粉碎的山茱萸粗粉50 g,加入150 mL无水乙醇浸泡24 h后,干燥。加4倍体积的超纯水于80℃提取3次,每次提取3 h,合并三次提取液。对提取液离心、过滤,除去微尘、粗纤维、胶质等大分子物质后,再经过超滤。对超滤的截流液用Sevage法除蛋白质,并用3倍量体积无水乙醇进行醇沉,得到山茱萸多糖。通过处方筛选,选择合适的软胶囊内容物和合适的囊材,采用压制法制备山茱萸多糖软胶囊。
1.2.2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每粒药物量的选择
山茱萸属于天然药物,其多糖含量受气候、采摘时间、炮制方法的影响,考察了三批山茱萸多糖浸膏,其得率为20.21%-22.24%,每粒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含多糖质量为0.211-0.217 g,平均值为0.213 g。
1.2.3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以聚乙二醇(PEG-400)为分散剂,食用植物油为吸附剂,聚甘油酯为乳化剂,蜂蜡为助悬剂,维生素E为增强剂,使得山茱萸多糖均匀的分布在基质内部,保证制剂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按处方量取大豆色拉油、橄榄油,搅拌混合均匀,加热到100℃,依次加入聚乙二醇、聚甘油酯和蜂蜡,搅拌使得充分融化;按处方量加入维生素E和山茱萸多糖,边加边搅拌,使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物料继续搅拌60 min后,用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网。
1.2.4 胶囊壳的制备
软胶囊素皮的配制按照明胶:甘油:聚乙二醇:水:二氧化钛=75:40:5:100:1.5,以明胶和水为基础,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甘油、PEG600、二氧化钛。加水为明胶质量的1.5倍,溶胀,70℃恒温减压脱气,至明胶溶液无气泡,将明胶溶液手工平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待不粘手后轻轻揭下,25℃室温下保存待用。
1.2.5 压制法制备山茱萸多糖软胶囊
按照软胶囊压制、定型清洗和干燥工艺条件,将山茱萸多糖内容物压制成山茱萸多糖软胶囊。进料口温度为50℃,出料口温度为30℃,转篮干燥时间为24 h。
1.2.6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的评价
通过观察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处方的均匀性、流动性、沉降体积比,对内容物处方进行评价[11]。室温下,将山茱萸多糖混悬在内容物处方中,观察药物的分散性,有无气泡或结块,测定其均匀度;室温下,将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置于玻璃棒上(与水平面呈45°),观察药液的流动性;根据《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规定,口服混悬剂应检查沉降体积比,沉降体积比不低于0.90。用具塞量筒量取5份相同体积的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50 mL,密塞,用力振摇1 min,记混悬物的开始高度H0,分别静置3,5,7,9,11 h,记混悬物的最终高度H1,按照F=H1/H0计算沉降体积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均匀性测定
将山茱萸多糖混悬在内容物处方中(山茱萸多糖含量为软胶囊内容物的15%-20%),搅拌。当处方中分散剂、吸附剂、乳化剂、助悬剂和增强剂比例为101:79:12:9:11时,药液均匀度好,无气泡及结块现象(见表1)。
表1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均匀性
2.2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流动性测定
室温下,将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置于玻璃棒上(与水平面呈45°),药液呈稳定均匀的线状流下,处方一、处方二和处方三流动性好。结合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均匀性测定结果,优选处方一进行山茱萸多糖软胶囊的内容物处方(见表2)。
表2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流动性
2.3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沉降体积比
以处方一作为研究处方,测定内容物沉降体积比。根据表3的结果,沉降3 h时,F值为0.97,说明处方在3 h内比较稳定。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F值变化不明显,当沉降体积达到11 h时,F值为0.91,该处方稳定性好。以沉降时间为横坐标,F值为纵坐标,绘制沉降曲线,见图1。根据沉降曲线,得出回归方程y=-0.008x+0.988,曲线斜率为0.008,说明沉降速度小,该处方符合药典要求。比,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当处方中分散剂、吸附剂、乳化剂、助悬剂和增强剂为处方一所示比例时,药液均匀度好,无气泡及结块现象,流动性好,沉降体积比符合要求,药液比较稳定。
山茱萸多糖为水溶性物质,难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多被制成口服液、片剂、硬胶囊,使得有效成分含量低,服用量大,吸收效果差,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将山茱萸多糖制成软胶囊剂型,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表3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沉降体积比
图1 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沉降沉降曲线
3 结论与讨论
软胶囊是指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弹性软质胶膜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达到缓释长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内容物为混悬剂,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混悬剂中的微粒应均匀分散,没有气泡,沉降后不结成饼块,下沉速度不应迅速,流动性好。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山茱萸多糖,优选多糖软胶囊内容物处方,通过压制法制备山茱萸多糖软胶囊,并通过测定内容物处方的均匀度、流动性和沉降体积
[1]舒晓燕,侯大斌,阮期平.山茱萸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7,16(10):60-62.
[2]周京华,李春生,李电东.山茱萸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1):808-811。
[3]张 聪,金德庄.山茱萸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8, 29(10):464-467.
[4]何念武.野生三色拟迷孔菌多糖体外活性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2,26(6):55-59.
[5]Jia G,Jing Z,Kun F.Comparis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natural and cultured Cordycepsusing saccharide mapping[J].Anal Bioanal Chem,2011,399:3465-3474.
[6]戴 岳,杭秉茜,黄朝林,等.山茱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l(4):226-228.
[7]黄钰铃,王 斌.山茱萸果肉抑菌物质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5):40-43.
[8]何念武.水提醇沉法制备商南泉茗茶茶多糖的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6):78-81.
[9]苗明三,杨 云.山茱萸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J].河南中医,2002,22(1):66-67.
[10]吕晓东,张永祥,茹祥斌,等.山茱萸体液免疫抑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导向评价分离[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 18(6):357-359.
[11]梁慧慧,萧 伟,徐连明,等.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3,44(8):965-969.
(责任编辑:李堆淑)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omus Polysaccharides Soft Capsule
ZHAOYan-yan,ZHAN Zheng-jun,GUOLi-jun
(College of Biopharmaceut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Todeveloppreparationtechnologyofcomuspolysaccharidessoftcapsule,withcomus productionasrawmaterial,polysaccharideswasextractedwithwaterextractionandalcohol precipitation.Preparation technique is systematically done by screening,including the shell composition of the soft capsule,the diluent of contents,and to content uniformity,liquidity and sedimentation volumeasexaminingindex.Theprescriptioncontainingpolyethyleneglycol(PEG-400)as dispersant,oil as adsorbent,polyethylene glyceride as emulsifier,beeswax as suspended aid,Vitamin E for strengthening agent,and the prescription showed the best stability.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is stable and the quality is controllable.It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mus polysaccharides;soft capsule;liquidity;sedimentation volume
R285
:A
:1674-0033(2014)04-0012-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4.04.003
2014-05-2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39602)
赵艳艳,女,陕西洛南人,硕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