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学生组织
——学监会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实践
2014-07-19陈扬
陈 扬
(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创新型学生组织
——学监会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实践
陈 扬
(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创新型学生组织——学监会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平台,通过搭建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完成学风建设的引导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促进师生换位思考,完成教风带学风的促进作用。学监会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了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从“管理”学生到“发展”学生的质变。完成了“以价值提升为理念,建设学生成长体系;以评价监控为手段,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学风的提升。
学风建设;学监会;支撑平台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学风被作为重要的一级指标,包含三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其中学习风气为重要指标。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以教风带学风是有效推动学风建设的关键。创新型学生组织——学监会以整合教与学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促进师生换位思考,完成教风带学风的促进作用;通过搭建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完成学风建设的助推作用。成都大学在2012年迎接本科教学评估中,学监会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一、创新型学生组织——学监会的构建
学监会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素质发展为纽带[1],为促进学生学业成长提供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从“管理”学生到“发展”学生的质变。在设计学监会的整体架构时,我们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理念进行规划,设置了学监部、学术部、行政部三个部门。
(一)学监部:即学生学风建设监督工作部,主要面向全院各班级进行日常教学监督管理,在学监会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起保障作用。主要职能为:学生日常考勤工作,教学意见的收集、反馈,学习交流平台的运作。
(二)学术部:即学生参与科创调研工作部,主要面向学生开展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现学生学习研究创新平台的价值驱动作用及专业引领作用。职能为:“管理竞技联盟工作室”的发展运作,组织参加大学生科创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申报。
(三)行政部:即学生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工作部,主要面向教师,服务教师,起到沟通师生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职能为: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测评数据的整理分析。
三个部门相辅相成,在学风建设中分别起到保障、引领、沟通的重要作用,为学风建设构筑起完善的制度、措施和保障平台,形成学风建设的系统支撑体系。
图1 学监会组织结构图
二、学监会助推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
学监会作为学风建设的系统支撑平台,改变了学风建设无专门机构、无系统管理、无长效机制的局面。成立专门机构助推学风, 有利于凸显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系统谋划学风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学监会师生交流平台的建设。作为整合教与学的出发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促进师生换位思考是学监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学监会在每个班选聘一位学监员,作为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学监员负责搜集学生的学习意见,与老师进行日常教学信息的沟通。学监员在教师节及老师生日时代表学监会送上祝福,在班级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这有效加深了师生情感。学监会还积极开展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设计并完成了学院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负责组织完成每学期的评教工作,并将每门课程的测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形成分析报告,供学院教学秩序监督委员会参考。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有了评价权,这也促使老师们更尽心教学,这对师生都是双赢的过程。通过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使学生有机会深度了解教学工作,使学生能更加科学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二)学监会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开设励志讲坛和名师讲坛,发挥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励志讲坛主要邀请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开展走进班级的讲座、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了“经管学子成长动力营”系列讲座,分别为“我的求职之路”、“我的求学之路”、“我的就业创业之路”。名师讲坛主要邀请学院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学生开设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前沿信息、行业发展动态等专题讲座,讲座每月一次,形成了“经管名师面对面”系列品牌讲座。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发挥了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图2 学习交流平台
(三)学监会学术创新平台的建设。通过成立管理竞技联盟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拓展训练。工作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训练、自主培训新生,技能训练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到训练中。管理竞技联盟有六个学生技能训练工作室: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企业文化研究工作室、营销策划模拟实战工作室、财务会计实践工作室、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社会调查实践工作室。
1.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工作室以“用友ERP沙盘”为训练平台,通过常态化的模拟训练、规范化的竞赛选拔、自主化的辅助教学,推动工作室的运作。工作室现已形成高年级优秀竞赛选手培训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老带新运作模式,学生们在自我管理、自主培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很强的自学能力。近年来,工作室自我培养训练选拔的竞赛团队分别获得过“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季军,“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川渝赛区本科ERP组总决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特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极大地鼓舞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在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的工作、学习、训练、竞赛中,自身的潜能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和展现。该工作室已成为学校学生知晓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品牌工作室,从ERP工作室的成功运作我们发现,学生工作如能将学生的一、二课堂有效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院学生整体学风的提升。
2.企业文化研究工作室:这个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工作室面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大讲堂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浸润每个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心灵,也为学生未来向职业人转型提供训练平台。工作室打造的学生特色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以职场人的角色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运用和把握。至今学院已连续举办了5届企业文化大讲堂活动,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3.营销策划模拟实战工作室:工作室采用SimMarketing营销模拟实验软件开展营销策划模拟训练,并且每学年举办一次校企仿真模拟营销策划比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营销实战比赛,将企业的真实案例用在比赛中。在与成都神农集团、双星集团举办的营销策划实战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有的获得了企业的实习、就业机会,有的获得了企业的创业发展基金。
4.财务会计实践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开展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每学期的“神珠妙手,精打细算”,“四指点钞”,“绘制报表”三个系列比赛,激励学生不断加强技能的训练提升。2010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经过分赛区的选拔、集训,学院派出的代表队在财会专业竞赛总决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近100支代表队中力拔头筹,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另外学院还积极为学生寻找校内顶岗实习或轮岗见习机会,现已有100余名学生到计财处进行了轮岗见习,有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得到长期顶岗实习机会。
5.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工作室建立了“校园跳蚤网”,主要开展校内学生间的二手物品交易,为致力于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工作室还联合中国著名的电子商务旗手——敦煌网,在学院展开专业培训讲座,通过师生对电子商务以及外贸行业的创业机会的交流,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现已有部分学生在淘宝网上成功开办网店。在与成都神龙集团的合作中,工作室的电子商务市场开拓策划被企业选中,将为企业筹划建立电子商务市场。
6.社会调查实践工作室:工作室以社会调查队形式开展工作,通过与专业教师的项目合作,完成各项目的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报告撰写的工作。2011年组建的由40余名学生参与的调查队,圆满完成了成都伊藤洋华堂的“客流量调查”项目,为企业提供了重要而翔实的客流量数据分析报告并获得了企业的资金奖励。2013年暑期又组建了由60余名学生组成的调查队,参与了与学校所在辖区镇政府合作开展的“三问于民”社区调查项目,学生用所学知识问需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促进了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千余户社区居民,了解了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学监会学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工作实现了由“管理”学生到“发展”学生的质变。学生发展理念以直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拓展学生参与实践的领域和渠道[2],学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完成了这一使命。
三、学监会在学风建设中促进学生成长的效果评价机制
为检验学监会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学术创新平台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的效果,我们对平台提供的交流机会数量、学生参与数量、活动开展数量、学生收获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完成对学生学习成长收获的过程跟踪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实现了每学年度学生素质测评工作的网络化、高效化,另一方面在参与素质测评过程中,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程,并不断结合个人的目标规划,合理进行调整,从而找到最佳的个人发展路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的建立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在校期间的学习成长规划。测评的项目主要包括专业学习情况、专业证书获取情况、活动竞赛获奖情况、青年志愿活动参与情况、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文体项目获奖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个人(团队)荣誉获得情况等。此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学生每个月将个人获得的证书、奖状等交测评部审核认证,并录入网络。学生从新生入校起用个人学号登录后就可以看到整个评价体系,伴随着四年的学习生活,到毕业时可看到自己四年的全部收获。通过过程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学年发展目标,明晰个人发展每个阶段的目标。
(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在学风建设中的评价功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便捷地为了解各班、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整体发展情况提供了数据。每学年学生综合测评结束后,可以清楚了解到一年来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为学监会进一步完善学生发展计划提供了客观数据。同时也为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发展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参考,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发展评价功能。
四、结束语
“高校学风建设支撑平台——学监会”的实践探索是落实学校“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工程”的有益尝试,是关注“学生发展”,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是有效提升育人贡献率的创新实践[3]。实践证明,学监会完成了“以价值提升为理念,建设学生成长体系;以评价监控为手段,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学风的提升。
[1]黄军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34-37.
[2]景 飞,王 龙,等.学生发展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设计中的现实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5):50-51.
[3]吕晨飞.中美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责界定与组织结构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4):79-82.
(责任编辑:彭文彬)
Innovative Students' Organization:the Practice of Academ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Chen Yang
(Chengdu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Innovative students' group-the proctor committee is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of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which will promote students' quality by provid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nd complete th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Through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it will promo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ransposition thinking and promote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by promoting teaching style.Proctor committee will offer student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required in academic growth,stir up students' consciousness to learn,realize the change from managing students to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ment,complete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of “taking value enhancement as the idea,construc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system,taking evaluation monitoring as means,perfecting th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proctor committee;supporting platform
2014-05-20
陈 扬(1976—),女,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团队建设。
G641
A
1674-6120(2014)09-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