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7-19姜传才
姜传才
摘 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教学情境的关系,就好比汤和盐的关系,教师选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主动融入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新的教学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物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关心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设置教学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1.使学生学习物理的资源得到扩展
课堂环境的创造,不仅可以增强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扩展。一般对于物理课堂情境的设置,教师都是围绕着现实生产和生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而展开设置的,这些情境的素材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能够使学生获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可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
学生在初中阶段刚接触物理,由于个性使然和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对于物理的学习都感觉很新奇,但是在随着物理知识的深入,教师毫无生动的讲解,学生慢慢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此时教师还继续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就使得物理课堂教学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性,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物理知识。譬如,在学习惯性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小汽车拉木头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惯性,因为学生对小汽车都很有兴趣,所以学习起来积极性会更高。
3.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皮亚杰的思想衍生而来的,学习者通过对环境的了解,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在学生脑海中为新知识提供一个建构点,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变短,使新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近。情境给想象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而从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上看,大部分都取决于学生的想象,因此,情境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案
1.巧妙运用切合生活的物理实验来设置教学情境
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展开,实验与物理学习,犹如水和鱼,物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验而单独完成。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魅力的一种体现,它能够把毫无生趣的物理课堂变得有意义、有乐趣,可以把物理知识由抽象转为具体。物理实验是有效设置教学情境的一种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创设有意义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比如:在教学“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选用个一个塑料瓶,在瓶子的不同高度分别弄三个孔,在瓶子上方快速注入水,学生会发现最下面的孔出来的水柱最远。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肉眼的观察,真正体会到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也符合新教改的要求。
2.运用视频等计算机技术设置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学习这件事有兴趣,才能取得成功。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把许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对于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在物理课堂上,合理借助视频等计算机技术,把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影像、音效、动画等形式,合理地设置课堂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情境中,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内涵,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物理的欲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物态变化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把雾凇景观、漂亮的湖泊、冰雕等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于物态形成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置情境
物理知识大都是从生活经验中衍生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物理课堂上,情境的设置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或者与实际生活经验相关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达成一致,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例如:在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我们坐公交的时候,一到站停车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身子向前倾倒,什么原因呢?(2)我们奋力向前跑,突然遇到障碍物,要停下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向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学习这章节的惯性知识,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这些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更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朱毓雄.物理学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卞志荣.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J].物理教学探讨,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