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2014-07-19林海燕

科学中国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语言

林海燕

(桂平市金田镇新旺中心小学,广西 桂平 537227)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地位

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为学生以后作文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对开启学生思维活动,养生良好的语感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内容,边阅读思考题进行理解,这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做出极大贡献。

二、小学语文阅读目的

第一,语文阅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打开语文的大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甚至是语文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兴趣为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在兴趣指引下,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并且通过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与理解,使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第二,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没有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的同时加入自身理解,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并且在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第三,阅读是吸取文章精华,感悟文章魅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文章写作服务的。最近一段时间,崔峦、吴立岗等语文专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总是在“内容理解”上兜圈子,而是要“堵住内容分析的路”,迈开学习语言的步。阅读有利于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通过掌握准确的用词、生动的表达,运用通顺连贯的语句,灵活变换句式、清楚地表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手段

第一、首先进行一步步讲解,运用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即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

第二,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教予课外阅读方法,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积累、运用上下工夫,丰富和发展学生自身的语言,就意味着教材没有实现其教学的价值。。因此,在讲授阅读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第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以学生起点作为教学的起点,而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作为教学的起点。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对于学生的进步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发学生学生的思想个性,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第四,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布置合理的阅读要求,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逐步加深与丰富阅读内容、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但是,阅读不知不能过浅,过浅容易使孩子产生轻视阅读的心理,导致孩子浮躁。从低年级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到高年级掌握一定的感情、准确地读断句和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对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布置合适的任务完成阅读目标。

第五,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在阅读过程和选择读物时,要掌握多种技巧,例如教授朗读、默读、眼读等方式。小学是培养各种阅读手段的最佳时期,并且一旦不良阅读习惯养成,将很难改正,甚至影响一生。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帮助学生在以后阅读生涯中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此外,还有指导学生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写读书笔记,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教授学生借助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加强文章理解,掌握阅读思路等,进而提高阅读效率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总结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的阅读教学迫切需要关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在进行教学之前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从而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1]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2]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语言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语言是刀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