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
2014-07-19陈彦隆
陈彦隆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甘肃 卓尼 747600)
引言:
小学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能否打好基础,关系到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是否能够主动的、有效率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因此,高效语文课堂的推行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高效语文课堂的开展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目的在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高效课堂存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顾名思义,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有关语文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语文高效课堂的推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
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潜心钻研语文书本
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源泉,现如今的语文课堂脱离语文课本,以娱乐学生为主要目的,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等手段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教材的理解却在逐渐下降,并且有些文章的教学根本离不开教材。
例如学习《望洞庭》这一课,在教学的初期必须回归课文,由于这篇文章是一首古诗,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同学们对这首古诗进行自由吟读,试着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会边读边参阅课文诠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得随时发问。紧接着教师会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讲解。而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阅读文章,还是翻译课文,亦或是提出问题,都离不开对语文课本的学习。
(二)、加强小组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小组学习这一重要环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合作,提出对语文课文的疑问与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共同讨论出问题的答案,分享每一个人的独到见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桂林山水》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在经过导言环节之后,首先对这篇文章做出一个大体的介绍,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桂林山水有哪些景观?”,紧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自行解决。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每个人心中的疑问。
(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实践能的培养,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就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来实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将心比心》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设置了许多情景,并让学生亲自进行表演。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教师对这些情景进行了简单的设定,由学生亲自进行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加强课堂练习与巩固
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名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途径,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其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效率是有限的。所以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所以加强课堂练习,巩固课堂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夜莺的歌声》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堂的最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生字、生词的听写。通过听写这一过程,学生们加深了对生字、生词的认识与理解。《夜莺的歌声》这一篇文章的中心无非是字、词、句、段落这四大类,学生掌握了一篇文章出现的生字、生词也就进一步理解了每一句话、每一段落的含义,进一步的加深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结语: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高效语文课堂上,对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对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所以,语文课堂从低效向高效进行转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1]吴俊.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9年47期
[2]陈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J].华章.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