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合与发展

2014-07-19陈海燕

科学中国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政治

陈海燕

(大丰市大中镇经贸中心,江苏大丰224100)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坚实的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实践表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否成功,一方面将直接体现党的执政领导能力,体现党的先进性水平。另一方面还将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前景。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合与发展,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由于两者之间内涵及外延的天然衔接。方法论如下:

一、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前提,积极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必然会走向失败。”由此可见,党的群众路线是事关我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事关基层发展命运,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前提,积极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一)与时俱进,明确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21世纪,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体现在: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实践观和群众观的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指导思想与行动效果的统一。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指出:“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助于紧密团结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中国软实力。

(二)坚定不移,贯彻党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换言之,群众路线的决策者是党,因而保持党的执政领导地位至关重要。而当前,中国经济快速转型、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瞬息万变等因素都要求我们党要更坚定不移地实施群众路线,紧密团结在群众身边,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着力减少社会矛盾。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味地遵循群众的意见,而是应该以坚持党性原则为前提,因为“马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密切党群关系,是党执政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以党的先进的、科学的领导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党的执政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在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的情况下,进而实施群众路线,才能保证群众路线科学有序地展开。

(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观点;一是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方法。一切为了群众要求我们:坚守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理解人民群众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一致性。一切依靠群众要求我们: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正如《国际歌》上所写:“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人民群众全是自己靠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正如周恩来总理在《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中所说:“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因为领导者自身知识还不健全,领导地位并不能使你得到知识和经验,所以汲取群众经验,十分必要。”新时期,基层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的群众工作制度;保持深入调查研究的良好传统;大力弘扬深入群众及基层的思想;积极在实践中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努力提高自身解决群众问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明确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的主人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时期,要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并贯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相信并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能力。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改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进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历史。

二、科学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丰富党的群众路线

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基层民主制度等尚不健全、基层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新的难题。因此,想要实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的目标,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更广泛的信任和丰富,需要科学具体的方法论作指导:

(一)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基层党组织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基层思想整治工作的开展前景。因此,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思想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作为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要不断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开展作风建设、加强廉政建设);行为上一定要把群众的问题切实的挂在心上,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积极进取、服务于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方法上要学会尊重群众的主体性,不搞大包大揽的小动作,积极实践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充分发挥自身战斗堡垒作用的状态下实现基层人民当家作主。

(二)坚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原则

1.坚持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之一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需要把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列宁曾说:“我们应该记住,除了我们坚决执行生产宣传以外,还要采取另一种影响方式,即实物奖励。”可见,实物奖励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存在的空间。此外,精神奖励,就是以发送奖状、奖牌、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来调动基层人民的热情,鼓舞人民积极进取,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起来。总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基层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衡发展。

2.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工作等相结合的原则

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目标最优化。这里所指的行政管理是指通过规定、条例、制度等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以促进有关条例其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保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换言之,实施行政管理是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有序、顺利开展的制度保证。

与此同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我党干部积极转化工作思路,多元启发群众思维,调动群众积极性。笔者认为,实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经济工作以及基层文化工作的结合将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21世纪以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已经深入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之中。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问题牵涉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引入经济话题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能够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适时开展文化工作将使群众在经济基础得以满足的条件下收获更多实效。这几者的结合看似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不二选择。

3.贯彻落实基层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民主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民主集中制要求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完成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保证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实现基层科学决策的目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密切党群关系。具体说来,在基层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定期召开基层群众大会,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党政干部要积极开展群众回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大会,保证群众参与决策制定、监督、管理的权利,保证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最基本的权利等。

(三)科学统筹、采取具体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

基层思想政治的工作开展不仅要有正确的方针和原则,也要有科学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如果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由此借鉴,科学的方法对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认为在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我们应采取如下办法:

首先,关怀体贴,以情动人;这里的感情是指共同的目标、理想。同样是讲道理,有群众爱听,有群众不爱听,究其原因之一,便是党政干部没有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无法取得群众的信任。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检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干部不务实事,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共产党人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会发自肺腑拥护党的领导。

其次,要进行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干部要摆事实讲道理,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实际例子打动群众,说服群众。

再次,要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我们党向来重视树立榜样,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袁隆平,牛玉儒等都在各自领域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要注意树立榜样,发挥先进人物的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配合。

此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还应注意循序渐进,把握规律;相互借鉴,自我教育;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利用舆论,营造氛围。抓住时机,转化矛盾等。总之,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群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机遇和挑战的夹缝里实现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对于我党干部而言,将是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三、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下融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如是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干部为民务实之清廉的理想牢牢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及行动中。以此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由此可见,我党注重实施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但更重视其实践价值。群众路线是我党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我党的执政之基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不动摇。所以,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合与发展”只有坚持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为根本前提,才能团结群众开展工作,进而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建设,基层经济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既需要依托科学的理论指导,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积累。因此,只有在实践和理论的科学统筹下,我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的融合发展。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J].求是,2012,(23).

[3]曹殊.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

[5]王传志.民主集中制: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机制[J].求是,2013,(10).

[6]郑辉.浅谈提高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J],2011.11.23.

[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7-26.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政治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