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顽症要“顽”治念好“四治经”

2014-07-19寿东来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摊贩城管违法

文/寿东来

顽症要“顽”治念好“四治经”

文/寿东来

江湾镇街道探索城郊结合区域有效治理机制

城郊结合区域一般处于城乡边缘、多区交界地块,外来人员、低收入者、流动摊贩多集中于此,地域和人文环境比较复杂,容易成为管理“盲区”,是城市管理顽症治理的重点难点区域之一。虹口区江湾镇街道与杨浦、闸北、宝山三区交界,涉及北杨线等三条铁路,流动人口多、老旧住房多……由此形成的违建、“城中村”、乱投摊、群租等,成了城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街道探索形成了符合城郊结合区域特点的法治型、民主型、协同型、常态型治理机制,成效明显。

依法严治:变“书面条文”为“刚性执法”

“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违法建筑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非常给力,加上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开展的城市管理顽症治理专项监督,让我们腰板更硬了!”街道从事城管工作的同志们告诉笔者,对区域内拆除难度大的违法建筑,我们就拿着这把“尚方宝剑”,请有关部门根据“对生产经营的违法建筑停止供水供电供气”等规定断水断电,并支持有关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效果很好。街道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资源,敢于碰硬,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今年上半年,共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0601.5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26.6%,社会反响好。平时,街道组织城管干部学习行政强制法、本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等,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和工作方式。

协商自治:变“对抗”为“对话”

马路摊贩小王与城管又相遇了,但今天他不用拔腿就跑,而是受邀参加一个特殊的座谈会,来参会的是在池沟路无证设摊的11位摊贩。由于附近有两个菜场,数百米长的池沟路最多时有超过200个无证摊位,被挤得水泄不通。会上,看着无证设摊乱象的视频,摊贩们羞愧地低下了头。虽然,街道经常与相关部门联合整治,但小贩和城管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马路设摊乱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根治。居民们担心“救护车都进不来”!为彻底根治池沟路乱设摊,街道城管部门决心通过对话来改变对抗情绪。于是,去年7月3日,街道创造性地采用“城管与小贩面对面”的形式,在整治前传递工作信息、听取摊贩诉求,力争通过整治,既还周边居民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又解决摊贩的合理诉求。通过座谈—告知—意向征询—街道提出分流方案—落实分流等充分准备,整治当天,原先占路设摊的小贩全部没有出现,持续10年的乱象彻底根治,街道也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回潮。居民姜阿姨感慨:“再也不用担心救护车进不来了。”街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搭建协商平台,发挥从业者的自律和自治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联合共治:变“孤军深入”为“协同作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流浪人员紧挨铁路北杨线(安汾路至三门路段)沿线违法搭建,还用废旧集装箱搞群租、营运黑车等,数千平米的“城中村”给列车通行、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然而,由于土地使用权、管辖权划分等原因,此处成了管理“真空”。今年,街道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契机,主动牵头进行整治。整治过程中,公安、市容、城管、工商、拆违办和居委共同参与,并得到了上海铁路局的支持。各方优势充分发挥,街道城管、综治部门多次与违建户、周边居民等沟通。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共拆违约2500平方米,整治违法种菜约2000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500余吨,回填隐患沟渠5000立方米,群众拍手叫好。实践证明,城市顽症治理尤其在多区交界、权属复杂区域的整治中,跨领域、跨部门的共治机制有利于资源优化、提高效能,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常态防治:变“一阵风”为“四季风”

如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用“顽”力治顽症?街道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城郊结合区域特点,形成了一系列管用有效的长效机制,为破解“冲得掉、守不住、易反复”难题提供制度保证。主要包括:第三方社会组织后续巡查监督机制、居委干部和志愿者日常巡逻制度、与管理相对人沟通协商制度、源头防治制度、拆违工作流程、治理群租工作流程等。在整治土地权属复杂的江杨南路某地块违建和群租、四区交界处的安汾路马路菜场时,这些机制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作者系市人大机关赴江湾镇街道挂职干部)

猜你喜欢

摊贩城管违法
误 会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这些行为,你以为 没违法其实违法了
“代客操盘”系违法 盲目相信会受骗
拷问 涂改号牌扣12分,重吗? 它可能是违章、违法的前提!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广东省第二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
大学生热衷当城管有喜有忧
城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