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4-07-18袁丽青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2期
关键词:管理效果社区护理高血压

袁丽青

[摘 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八字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确诊并接受规范化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浙江省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社区护理,随访观察两年,比较分析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生活行为方式、治疗依从性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结果 两年后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在血压控制有效率、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治疗依从性以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在各项比较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和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社区护理;老年人;高血压;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2_0146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223 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1]。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2]。老年人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患者在治疗、管理过程中的饮食、服药依从性等,直接影响血压的控制效果。我站点近几年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社区护理管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八字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确诊并接受规范化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其中男90例,女50例;年龄60~85(702±31)岁;高血压病史2~20(148±29)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精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均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治疗等各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试行)》进行规范管理:(1)建立健康档案和高血压患者管理档案;(2)实行分级随访管理;(3)随访相关症状、体征、生活方式、了解服药情况,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4)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正确服药。观察组患者除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管理外,增加以下社区护理的管理。具体方法:(1)成立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小组,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相对固定的服务关系;(2)定期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邀请省内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每月1次高血压知识讲座,阐述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意义,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性,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3)组织患者观看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片;(4)制作并发放宣传材料,介绍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预防、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5)举办联谊会,每月1次,让高血压病友交流饮食、体育锻炼及控制血压的经验和教训;(6)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患者家属活动,每两月1次,讲解高血压患者基本的日常护理知识,建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支持系统;(7)给予个体化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制订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发放盐匙及油壶。饮食的基本原则是:①热量平衡;②营养素平衡;③矿物质和维生素平衡;④低盐饮食;⑤食谱多样化。根据患者个人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我院周一至周五组织患者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操练习,如练打易筋经操;(8)加强监测和监督,包括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每月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用药依从性、合理的饮食及运动行为等进行监测和监督,每两月1次进行有关饮食,运动调查表填写等,促进并维持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随时记录。(9)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压力,减轻紧张、焦虑等情绪,告知不良的心理状况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培养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建立患者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

13 评估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压控制有效率、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生活行为方式指标和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评估。

131 血压控制有效率评估:管理后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监测评估: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统一标准仪器测量,常规监测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

133 生活行为方式指标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活行为方式指标变化评估,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现场调查与资料的收集由统一培训后的社区医护人员完成,由专家组成质控组,保证调查质量。

134 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治疗依从性和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质指数(BMI)指标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3 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行为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吸烟、饮酒、高盐膳食、科学控制饮食、经常锻炼率、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和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比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143%)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95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286%、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卫生问题。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及管理是降低发病率、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管理率和达标率的有效举措[3]。有报道表明,在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生活关怀,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5];行动上的指导促进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体素质[6];加强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相关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和预防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预防保健、心理疏导等社区护理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掌握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克服抑郁、焦虑、绝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过程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使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丰富了高血压相关知识,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说明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依从性,干预有效。此外,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体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社区护理干预对体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体重控制的干预力度。总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饮食、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毛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9-10.

[2]张轶群.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学,2011,7(7):109.

[3]赵鑫,曲毅,方宇.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0-53.

[4]李维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延续护理[J].重庆医学,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20(12):112.

[6]刘惠珍,谢静.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69-1570.endprint

23 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行为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吸烟、饮酒、高盐膳食、科学控制饮食、经常锻炼率、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和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比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143%)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95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286%、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卫生问题。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及管理是降低发病率、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管理率和达标率的有效举措[3]。有报道表明,在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生活关怀,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5];行动上的指导促进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体素质[6];加强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相关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和预防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预防保健、心理疏导等社区护理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掌握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克服抑郁、焦虑、绝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过程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使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丰富了高血压相关知识,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说明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依从性,干预有效。此外,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体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社区护理干预对体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体重控制的干预力度。总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饮食、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毛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9-10.

[2]张轶群.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学,2011,7(7):109.

[3]赵鑫,曲毅,方宇.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0-53.

[4]李维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延续护理[J].重庆医学,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20(12):112.

[6]刘惠珍,谢静.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69-1570.endprint

23 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行为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吸烟、饮酒、高盐膳食、科学控制饮食、经常锻炼率、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和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比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143%)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95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286%、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卫生问题。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及管理是降低发病率、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管理率和达标率的有效举措[3]。有报道表明,在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生活关怀,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5];行动上的指导促进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体素质[6];加强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相关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和预防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预防保健、心理疏导等社区护理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掌握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克服抑郁、焦虑、绝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过程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使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丰富了高血压相关知识,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说明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依从性,干预有效。此外,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体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社区护理干预对体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体重控制的干预力度。总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中,加入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饮食、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毛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9-10.

[2]张轶群.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学,2011,7(7):109.

[3]赵鑫,曲毅,方宇.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0-53.

[4]李维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延续护理[J].重庆医学,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20(12):112.

[6]刘惠珍,谢静.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69-1570.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效果社区护理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