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读写习惯的培养
2014-07-18程万顺
程万顺
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的确,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关键词:读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
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主要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就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寓教于乐,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文也一样,教师要通过巧妙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學生乐于作文,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例如,一次习作课上,我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作文题目是《记一次难忘的游戏或活动》,我决定在课堂上做“贴鼻子”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写,学生不仅愿意写,而且真正做到了写真事,表真情。就是通过这节课的“玩”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不再虚构生活,而是有感而发。就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突破了“一页大关”,写了近两页。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善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习作环境:不仅可以在作文课上搞活动;也可以到户外看风景;还可以进行社会实践等。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习惯。
二、要鼓励学生写真、事写实事,切实提高写作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尤为重要,坚决反对学生说假话、大话、空话。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有的习作也许辞藻并不华丽,却很真实。我也及时给予肯定,有时还在全班朗读评议。这样既能使说真话的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又有利于被别人引以为鉴。同时为了加强写作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校确立了“循序作文训练”的课题研究,课堂上实现了由“积累—指导—写文—评文”的一体化发展。使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写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作。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才具有真实性。所以我鼓励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社会中的大事,积累更多的习作题材,并随时整理下来,每天写一篇日记或随笔。这也为每学期的25篇习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中有很多真实感人的文章,比如《美丽的家乡——官地》《“官地”的由来》《选村官》《观〈灿烂的季节〉有感》《爸爸不赌博了》《难忘的老师》等。对学生来说,写作已经成了学生的乐趣。
三、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所在。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容忽视。然而在课内阅读中,学生可以片面地理解了“不懂就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在目前看来,很多学生养成了这样不良习惯。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在“懂”上下工夫,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自己能解决的绝不轻易请教他人。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要“口到心也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读书时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大阅读量,拓宽阅读的区域。我校为此进行了“诗文素养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当然,除了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语文的学习习惯也有很多,例如,听说的习惯、朗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预习和积累的习惯等。这些方面的好习惯都有待于我们老师去耐心培养,而且任何习惯的培养又都是一项长期工作,教师绝不能因为习惯的养成在短期内难以见效而不愿抓、不想抓、不去抓。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细心观察、耐心帮助,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