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励志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策略选择

2014-07-18符晓玲

新课程·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结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符晓玲

摘 要:励志教育能够激发学生成功的需要,培养学生成功的品质,但目前还鲜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励志教育课程。主要立足于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从学科渗透的角度,探讨在中学中,将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选择,以期发挥励志教育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中学

一、励志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的提出,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阻碍“中国梦”实现的因素,除了当今社会上固有的一些弊端之外,教育上的困境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教育的进步,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主要动力之一。“科教兴国”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然而现在中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纷繁复杂,他们难以抗拒各种各样的诱惑,表现出学习动机低下,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很差,心理敏感而脆弱,部分学生只顾玩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能吃苦,追求享受,迷戀于网络和早恋,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理想。这一现状令教育学者和专家们担忧,于是“励志教育”便应景而生。

所谓的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鉴于励志教育能够激发学生成功的需要,培养学生成功的品质,这几年来,励志教育呐喊之声不断壮大,励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迅速在广大中小学中走红。

二、励志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来说,还极少有学校开设专门而系统的励志教育课程,大多数学校仅仅是通过喊口号、誓师、操练等形式,或者仅通过一两次的团体活动,抑或是在某次主题班会活动上播放励志视频,这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在难以开设专门课程的现状下,励志教育大可通过学科渗透来加以实现。

而相对众多其他学科来说,不管是从教育的内涵、内容还是实现手段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都存在着更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初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维护为主,然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倡导一个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维护的层次,而

应当着重于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对学生自主意识、自我发展的成就需求、积极信念以及坚强意志品质的建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这跟励志教育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如果要走学科渗透的途径,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便自然而然、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

三、励志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选择

虽然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但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是必须在如何有效结合的策略选择上下苦功夫。

1.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情绪疗法中融合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信念教育,而信念是对观点、对人或对事的一种坚信的状态。它有时由目标产生,有时由信仰产生,有时由兴趣产生,励志教育的核心是我们给学生什么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励志教育”中所说的“志”。

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是认知疗法的一种。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们陷入消极状态之中。人们有无以计数的信念,它包括认知、想法和主意等等。这些信念是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结果的直接和主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内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消极、不合理的信念是会妨碍我们人生的成就和成功,如,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好,所以不如不做的想法,或者认为自己家境富裕,不需要自己努力奋斗都可以过得很好的思想,又或者认为自己年纪还小,谈理想和梦想还太早,只片面追求目前的玩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系统,去除那些不合理、消极的信念,而在合理信念的建构过程中,可以结合励志教育,引导学生建构起一个悦纳自我、积极进取、克服困难、追求理想、自我负责、自我实现的积极信念体系,让学生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用自己的理性去坚定,用自己的意志去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去成长成功。

2.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研究和实施励志教育

目前的励志教育现状中,很多是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物事例,依靠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而被树立为榜样的人物,大多数都有着极其不寻常的经历。这让学生感到自己跟榜样的距离太遥远,自己与榜样人物没有共同的成长经历。甚至有学生会认为,只有自己也像榜样人物那样有机会经历过极其艰难困苦的处境,才有可能成功,本来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了,但还是很焦虑,觉得自己努力得还不够,晚上不敢睡觉,一睡觉就觉得浪费时间,就觉得失败,继而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强迫症状。这在还没开始奋斗,就让学生在心里预期放大了这种成功的艰辛和难度,过多地关注成功的代价,而不是去体验奋斗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退缩、患得患失的心理,使得励志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激励学生,采取一种反面教材的方式,告诫学生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努力上进,就会像某个个案一样下场凄凉。这又让学生过度重视分数和某一次的成功,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如某次考试不好就觉得是世界末日,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精神崩溃而做出极端的行为,如自杀,或在竞争中出于嫉妒而他杀等等。这样的结果都是与励志教育的目的相悖的。

对于励志教育的这个困境,可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出励志教育的一个全新角度和实施方式。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并利用这些优秀品质和力量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而传统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目标,但这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过多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以心理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大削弱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这和以上所述励志教育的困境是相类似的。积极心理学视角给传统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可以为励志教育所借鉴。

(1)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实施励志教育,首先会对成功有一个全新的解读,培养学生对成功有一个积极的心理认知。即成功不是跟他人比较的成功,不是追求跟别人一样的成功,而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是一个人能把所有力量都用到极致而问心无愧的人生过程,包括对这个过程的体验。成功不是跟别人的横向比较,而更多的是跟自己纵向的比较,所以成功不是只属于少数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可能,树立成功的信念和信心,可以克服学生面对困难的退缩心理,也可以避免激烈竞争带来的弊端和伤害。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实施的励志教育,会将重心放在加强学生成功的积极心理体验上,而不是让学生通过瞻仰他人的成功来获得替代性满足。所谓成功心理,就是获得预期结果的愉悦心理。有关研究表明,个体经历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后,将更有可能发展出更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身上各个方面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去发挥自己更多的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和成功。

(3)積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励志教育,会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和成功品质,而不是仅仅关注成功的结果。这种心理和品质,包括学生的自我悦纳、自我肯定、责任感、感恩意识、坚强意志、独立、勇气、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信心、智慧、创造性、洞察力等等。相对于某几次具体的成功经历和体验来说,成功的心理和品质是更内在和稳定的。一个具备各种成功品质的人格特质系统,即使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够决定和预测一个人的成功。因此,建构学生成功的人格特质系统,更有利于他们在各种情境中不断地获得成功。

3.在NLP简快心理疗法中加入励志教育中的成功体验

励志教育的一般模式是让学生憧憬美好的未来,再关注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然后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成功的需求,坚定成功的信念,然后鼓励学生去成功。但很多时候,学生对未来是有一个美好的蓝图了,也有追求成功的强大需求和动机,更有积极的信念,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成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去成功,他们没有掌握获得成功的方法和技巧,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目前的困境以获得成功。而心理个体辅导中的NLP简快心理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不足,以真正有效地实施励志教育,因为NLP简快心理疗法认为,每次人生经验,都有其价值和正面意义,它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上,而不是放在“现有问题”上,它更关注解决的方法和技巧。而关于如何去解决目前的问题,NLP简快心理疗法鼓励个体回顾自己以前处理这类问题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成功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为模式,然后再利用这个有效的模式去解决目前类似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探讨他人的成功经历,借鉴别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来为自己解决困扰。因此,NLP简快心理疗法与励志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励志教育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可以为NLP简快心理疗法中的“方法和途径”注入更多有效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NLP简快心理疗法的原理也引导励志教育关注问题解决的技能和技巧,从而让学生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去实现理想和成功,也最终达到了励志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励志教育的兴起,给我们目前的教育领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将会看到它散发出来的光辉和魅力。但每一样事物的成长,总是历经艰辛,只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实践,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必定能够打开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高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幸福数学课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61-64.

[2]霖格轩.励志教育:唤醒学生内动力[J].青春期健康,2013(2):56-57.

[3]陈艳芹.积极心理学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J].信息教研周刊,2013.

[4]刘珂如.励志教育:内涵与实践架构[J].实践智慧,2009(2).

[5]蒋国强.浅谈农村中学励志教育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9.

[6]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育人,2006(12):36-37.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结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学校“励志教育”特色文化培育的路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