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2014-07-18曹玉梅
曹玉梅
摘 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构建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应做到:以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旧知与新知对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空间;提倡生生、组组合作,构建探究性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性;课堂构建
所谓数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自身的发现、推理、类比等方式,发现新的数学逻辑规律,实现旧知与新知的对接。这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回顾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期待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忽视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演算。结果学生听得乏味,教师身心俱疲。“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构建探究性课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以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学生对问题没有疑问,也就无法形成探究动机。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年龄,他们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对什么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精心设疑,鼓励学生设疑,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品质,引发他们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使课堂在开放、探究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继而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这样设疑:小明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字特征,得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字个位数的规律,他的推论正确吗?大家不妨试一下,帮小明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在分组探究中,讨论热烈,他们通过列举数字,多次验证,总结出能够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究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的信念与积极性。
二、旧知与新知对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學生是靠已占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观察和解决新问题的。当新问题出现时,他们的旧知识结构平衡被打破,必须利用新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以达到新的平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旧知与新知对接的途径,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利用大屏幕出示学校一块“平行四边形”文化牌图形,并提出问题:现在需要一块与之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文化牌,应该如何求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在课堂展开讨论讨论。学生拿来硬纸壳模拟文化牌,剪剪摆摆,受长方形面积的启示,计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有的学生利用学过的三角形面积,通过拼接,最终也得出了正确结论;有的学生甚至将平行四边形划分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也求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教师要给予及时肯定,让学生享受到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空间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开放的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置开放性题目,使学生置身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拓展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应用题之后,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甲乙丙三辆汽车运煤,甲汽车运了两次共运煤35吨,乙汽车运了三次共运煤40吨,丙汽车运了四次,共运煤61吨。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自主提出问题。例如“三辆汽车共运多少吨?甲汽车比丙汽车少运多吨?”类似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提出了15个问题,并列式进行了计算。这不仅巩固了加减法应用题综合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解决,开阔了思维,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此外,笔者还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创编应用题,自行创编自行解答,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提倡生生、组组合作,构建探究性课堂
营造民主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是构建探究性课堂的前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合作交流。这不仅有力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其积极参与的精神,在交流中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笔者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就放手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如何能剪成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怎样将梯形拼接成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图形?”“你还发现了用其他拼接方式得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吗?”……这些问题都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交流、探究,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结合学生特点,以学定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找出数学规律,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爱军.小学数学课堂生化化[J].科技信息,2009(22).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