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问题”

2014-07-18薛燕萍

新课程·小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品德语文课

薛燕萍

我是一位长期从事高年级品德教学的老师,我一直认为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变了,我的教学理念也变了,照着课标,朝着教学目标努力,把一堂课上得圆满,就是最大的成就。但是最近两堂课发生的事,让我有了新的想法。

【课堂教学片段一】

师:下面我们进入实话实说环节。有没有同学有苦恼,觉着现在的岗位不太适合自己,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

语文课代表:当语文课代表也有很多难处。很多同学交作业慢,收本子时间长,还有同学不交。有一次,我向老师汇报程进没有写作业,他便有些怀恨在心,老开我的玩笑,笑我长得矮,笑我戴眼镜,叫我“四眼小妹”。

程进:你也不好,你还骂我大嘴巴、黑鸭子,有时我作业交得晚,你就笑话我,笑我“慢乌龟”,又没做作业。

语文课代表:你还和一些要好的同学来故意疏远我,平时我十分开心,下课会和同学一起嬉戏,但现在我只能十分孤单的在幽静的走廊上看着你们玩耍,我很孤单——(边说边开始哭起来。)

师:老师这里有一封信,我想读给大家听。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官”。不管是小组长还是大班长,甚至值日组长我也想当,可这个“官”就是跟我没缘。为了当官,我曾千方百计地接近老师,下课帮老师拿课本,搶着为老师递上红笔,为老师开门……当“官”既成了我的愿望,也成了我的烦恼。尽管我不断地为老师做事情,讨好老师,但每次班干部竞选,老师的提名里都没有我。“官”总当不成,我把满腹牢骚都发泄在周记本上。老师读完后特意提前把周记本发给我,还在周记本上写道:班干部应该为班级服务,你应该拿出你的热情,好好工作,让全班同学认可。我不禁脸红起来了,仔细回想过去的事情,发现自己以前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当“官”,也根本不关心班里的事情,只注意讨老师的欢心。一个不为班级服务的人,同学和老师怎么会信任他呢!于是从那天起,我把满腔热情都倾注在为同学服务上。我主动帮同学分析作业,帮生病的同学打扫呕吐物,主动为班级出板报,打扫卫生,每天活动排得满满的。这时的我,心里充满了快乐,当不当“官”反而不在乎了。这学期,我被选上了班长,这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是高兴,还感到了一份责任。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把班级里的工作做好。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期望。

师:听了这封信,你明白了什么?(我看向语文课代表)

语文课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强词夺理,我错了,对不起,程进。

程进: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你有难处,我也有难处,大家互相理解。对不起。

下课铃响起。

【课堂教学片段二】

师:(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可爱的女儿,每天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开心地聊着家常。可是(哼唱流行歌曲《最近比较烦》):“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的头发只有过去的一半”,“女儿说6加6等于13”,家里有一堆烦恼。

师:同学们,你们有家庭烦恼吗?

生:(没有人举手。有的想举又把手放下了。)

师:不好意思说的,没事,可以把自己在家庭中遇到的某一个烦恼写在纸条上,并且画上星表示烦恼指数。要是烦恼一般,就把一颗星涂黑,要是很烦,就把两颗星涂黑,要是特别烦,就把三颗星都涂黑。不用署名。

接着就收到了各式各样的满满的一盒子纸条,而且有的学生交上来时都折得很小。

挑几条有代表性的:

1.跟家庭有关的:妈妈和爸爸吵架,妈妈和奶奶吵架,家里人关系不大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烦恼程度二星)

2.跟家庭有关的:单亲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烦恼程度三星)

3.跟自己有关的:作业太多,做作业时奶奶太唠叨,害我不能好好做作业。(烦恼程度一星)

4.跟自己有关的:我一回到家总是先玩一会游戏,再做作业,做作业时会发呆,做一会玩一会,所以很少的作业很晚才完成。(烦恼程度二星)

5.跟自己有关的:每天都要去家教那,8点回家,非常的累。(烦恼程度三星)

师:当遇到烦恼,你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生:我把头埋在被子里,大喊几声,然后睡觉,醒来后好多了。

生:老师,我告诉大家父母吵架的解决办法,我做过很灵的。就是拿妈妈的手机模仿妈妈的语气向爸爸道歉,拿爸爸的手机向妈妈说好话,爸爸妈妈就会合好的。

……

【案例感悟】

课堂中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表现让我感觉到学生在长大,在反抗,有内心的想法,光按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来完成教学,那是形而上学,死搬教条,说些假话空话大道理以教育的借口来搪塞他们,那是罪恶的。现在的品德课可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早在推行素质教育之时就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可是翻遍品德的新课程标准和各类品德教参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教育的范畴,心理健康关注的焦点还是大学生、中学生。但是上述两个片段中学生都出现了同样的焦虑的心理问题,而且还长期困扰着学生,说明这在我们学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老师、家长又了解多少,哪个学校又真正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和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中对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向、理想追求打好心理基础。由此结合案例,给我的启发是:

1.好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源于学生生活,走进内心,触动心灵

片段一中是我在执教公开课《班级中的岗位》的一个片段,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抱怨工作压力大,和同学在公开课上吵架,五年级了,还直接在课堂上哭,说明已经积压了很久了,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种心理压抑。好的品德老师要从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开放心扉,反省自己的言行,消除负面情绪。碰到心理健康问题扣上品德的大帽子,对学生是很不公平的,非但不能解决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难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通过细心挖掘教材的心理教学因素,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善于区分是品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进行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逐步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2.好的品德课堂,走进内心,抒发情感

片段二是我执教《家里的烦人事》中的一个片段,学生的那么多烦恼和片段一中不同,片段一中是自己在班级岗位中的问题,通过提高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可以改善,可是片段二中有些烦恼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是家务事。学生要接受现实,而且从程度看学生压力大,时间长。孩子们一开始还不愿意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也和成人一样意识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憋在心里,而这样长期的压抑特别是父母吵架、离婚这样的阴影会伴随他们一生,也影响正常的身心成長。他们这样,老师就不能放任不管,我们老师怎么走进孩子的内心呢?我觉得这个时候,让学生有一个可以抒发情感的时间和空间更合适,越来越多的心理学、教育学人士已经认识到,现代城市家长在亲子教育方面,对孩子的自由活动干预太多,过分地强调智力培养,忽视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另外,现代社会婚姻状况不稳定,单亲家长增多,也成为导致现代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多数孩子因此过度忧郁,发展为心理障碍。从孩子写出来的烦恼中看出来家里的烦恼大都来自以上几方面,平时多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品德课上老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进行心理辅导,这种时机可能来自于学生某个学习任务的转换、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利用合适的心理干预机制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3.好的品德课堂,走进内心,提高意识层次

两个片段中我的处理都是从学生本身的烦恼出发,根据需要,提高学生对烦恼的认识。

焦虑的本身并不可怕,主要还是看我们如何去正确地处理与看待。当然,在提及处理与自选之前呢,我们得先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也就是了解一下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先进行归因,而后再“对症下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和品德教育也是有联系的。心理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悦纳自己,认同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对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人生负责。而品德新课程也指出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烦恼、心理问题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发言先不要进行价值、是非判断,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顾虑和困扰。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换个角度、举个实例、出个主意、教个方法,帮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舒缓紧张情绪,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慧珠.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2009(4).

[2]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品德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