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环境下历史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4-07-18刘冬生
刘冬生
摘 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育学生更新思想,打破权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通过层层质疑,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质疑能力;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思考、探究,从而发现真理,从有疑到创新正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质疑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
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学历史只要“背”就会多“分”,不需要也不能质疑;一些教师害怕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在教学中压制学生的个性,不允许质疑;还有一些教师担心学生质疑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不提倡质疑。于是,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悬念,当然更谈不上创新。这既不符合课标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更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更新思想,打破权威,敢于质疑
儒家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对我国的教育、对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认识上,重传统与权威;在道德上,师道尊严根深蒂固,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权威。这样,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不习惯发问,更不用说质疑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
新、标新立异,突破传统观念,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创立新理论。
“历史不能篡改”,毋庸置疑,但审视历史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我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结论。岳飞抗金,这是谁也无法更改的事实,其定性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族英雄”变为九十年代的“抗金名将”。在新课程理念的大环境下,教材的权威意识正在逐步削弱,一标多本即是反映。早在200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就掀起了对教材的“讨论”,当年第6、7期指出了当时教材的469条错误。历史学界对教材的大讨论,有利于打破教材的权威。现在,我们用的虽然是新教材,但也可能会存在问题。在教学中,笔者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事件”的两个结论:《政治文明历程》第84页导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85页第7、8行“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怎么认识?通过这一引导,学生禁不住质疑:判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是什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究竟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关系?学生思维的闸门就此打开,学习兴趣愈加浓厚,听课也就越认真,阅读教材更仔细更认真,质疑的意识越强烈,教学效果也就更明显。“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爱因斯坦),就成为质疑、有效创新的动力。
“疑是为了不疑”,质疑不是简单地为了“问”而“问”,主要是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所以,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一方面要防止学生钻牛角尖,寻找新奇、刺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学生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倾向。同时,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更要不断进行“充电”,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
二、拋砖引玉,讲求方法,善于质疑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力,教师只有“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创造性学习才会实现,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好”。有些学生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思维方法,有时想提问却不知怎样提问;提出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等。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变单纯知识传授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要有标新立异的思想,要有“不唯书、不为上”的精神和敢于向一切权威、定论挑战的勇气。要知道“身教”远胜过“言传”,教师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充分运用这一指挥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储备有限,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学生的主动钻研、思维推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诱导点拨,使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
能,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观察、想象、理解、思维等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和技巧。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于质疑,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质疑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却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即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异常中发现问题;改变命题提问;假定条件,探求结果;通过归类找出规律;通过对比找出异同;透过现象,分析原因。历史教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有:联系实际引发质疑,追因求果进行质疑,类比联想进行质疑,逆向思考提出质疑,逻辑推理产生质疑等。学生质疑问题技巧的培养应该着力于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我先引导学生联系今天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然后让学生思考、质疑。结果是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几个问题:“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我国的民主政治有如何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学会了质疑。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质疑更是一种能力。“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
三、加强双基拓展视野,提升质疑
扎实的双基是质疑的坚实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有所提高。问题的提出总是以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作为前提的,产生于学生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出现差异或矛盾的基础之上。学生质疑的胆量不仅来自于教师的直接鼓励,更来自于学生自身扎实的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教师要充实学生的双基,为学生质疑打足底气。
拓展视野,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展现的,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通史知识。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很多学生肯定知道这个结论,但对“转折”的表现,相信不少高一的学生是不太清楚的,至少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本身的知识达不到教材要求。为了教学的方便,编者不得不把一段完整的历史分割成一定的板块、章节,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这些分散讲授的教材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有疑而不敢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整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另外,由于知识范围的扩大,有必要对一些概念重新作出说明。
当然,学生质疑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修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粗暴地否定,轻易地包办代替。否则,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體验,也会使得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于性格封闭,泯灭童贞。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随着学生双基的扎实、视野的开阔,学生一定会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质疑的。
四、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强化质疑
因材施教是一种已被教育的发展所证明的近乎真理的教学方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教学理念。“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正因为孔子采取了这丰富多彩的务本做法,才使其弟子群星灿烂,光耀千古。“十个指头有长有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很容易忽视这个道理,总是把学生放在一个起跑线上,以致后进的学生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学习的兴趣全无,信心殆尽。而上层生则常有吃不饱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的棱角被磨去,尖子生失去了应有的创造性思维,失去他应有的风采。
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学生敢问,这是前提。学生爱问,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关键。学生敢问、爱问还不够,还要使学生会问、善问,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是培养质疑能力的核心。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差异,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把敢问、爱问、会问、善问绝对分开,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对于怕问的学生从培养敢问入手,对于敢问的学生则进行会问、善问的培养。最终形成质疑、释疑的学习氛围,这样全体学生才能掌握质疑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新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整个课堂教学,根除传统教学的弊端,真正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最终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使质疑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世瑜.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岳麓书社,2005-07.
[2]李天德.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7-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