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冬学及民校研究
——以晋东南根据地为中心
2014-07-18董媛
董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 048026)
抗战时期的冬学及民校研究
——以晋东南根据地为中心
董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 04802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冬学、民校两种社会教育模式。同其它敌后根据地一样,晋东南根据地的冬学、民校与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初始、稳固、坚持、壮大4个阶段,在学校的组织领导、内容方式、师资经费等方面都尽可能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推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抗日战争;晋东南;冬学;民校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相应的抗战教育方针,而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中共洛川会议则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教育纲领要求将教育中原有的旧制度、旧课程改变为以实现抗战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并且通过推行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来提高人民觉悟。在此纲领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有了极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冬学和民众学校,则是当时社会教育较普遍的组织形式。冬学就是农闲时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组织,民校则是将教学时间延续全年的民众学校,简称民校。
一、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初始阶段(1937年—1939年)
1937年11月,八路军129师进入山西地区,创立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工人、妇女、青年等各抗日救亡团体及各自卫队和游击队在晋东南地区普遍建立,冬学和民校组织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据统计,到1939年1月为止,山西省第3行政区(辖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有民革室270个,民众夜校和识字班2690个。①相较其它地区而言,晋东南根据地的冬学和民校发展、普及较好。
(二)稳固阶段(1939年—1940年)
1939年,在相继粉碎了日军对冀南、晋东南等地区的“扫荡”之后,根据地日益巩固。伴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冬学、民校也在各地涌现出来。1940年8月,太岳区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每县创办一所模范小学,各村建立民众识字班。②9月,中共中央青委发出《关于开展国民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一切青救会员、儿童团都应无条件地踊跃参加各种小学、冬学、识字班。”③
由于冬学、民校工作的有力开展,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文化水平比战前提高很多,边区的冬学、民校管理体制也逐渐走向正规。村冬学委员会、民校委员会是最基层的组织,负责安排讲课人员和讲课内容;全县的冬学、民校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教育科负责,区由区政府和区委管宣传教育的干部负责。④边区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冬学和民校的顺利举办。总之,这一时期边区的冬学、民校正在逐步向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三)坚持阶段(1941年—1942年)
1941年后,抗日根据地的形势日趋严峻。继百团大战后,日军五次“治安强化运动”,边区经历了频繁的“扫荡”,冬学和民校的发展受到重创。对此,各级政府对冬学、民校的准备、动员及组织工作都做出了相应政策调整。该年10月8日,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各地从本年11月15日起开展冬学运动,目前应立即进行训练干部、登记文盲、准备课本等工作。并要动员群众踊跃上冬学。”⑤
在县、区、村3级领导机关都建有“冬学运动委员会”,县长、区长、村长是各级冬学组织的领导,农青会、妇救会领导是冬学运动委员会的成员,各村教师也是冬学里的教师。整个太岳区都采用了这种模式。⑥
在边区政府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和边区人民的支持下,大部分地区的冬学和民校得以维持。
(四)壮大阶段(1943年至抗战胜利)
1943年后,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逐渐恢复生产,度过难关,而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壮大也使得冬学和民校工作走向高潮。一直到抗战胜利结束,整个太行全区的冬学发展已颇具规模,33县的冬学总数已达到5190所。⑦在太岳区,1943年沁源全县共举办冬学215处。⑧翼城的冬学已普及到山庄窝铺,凡有人居住的村庄都办起了冬学。⑨1944年,太岳全区的冬学为3131所,入学人数100746人:1945年为5000所以上,入学人数30万人以上。⑩
冬学和民校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制度建设也逐步趋于完善。当然,冬学和民校从初创到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些地区由于过分强调集中学习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边区冬学、民校的发展。当时的政府和各级社教工作者,不仅承认上述问题的存在,而且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最终使冬学和民校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二、教育措施分析
冬学和民校的教学时段虽然不同,但共同承担着教育广大民众、积极支持抗战的重任。二者在教学时间、办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相似或不同之处,现作简要介绍。
(一)冬学
冬学的学习期限较短,一般从当年的11月中旬至来年3月。冬学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学习文化和技术,了解政治形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冬学的成员,主要是15岁—45岁中识字不满1000的男女村民。文化课任课教师由村小学教员兼任,或选聘村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时事政治课的任课教师大多由村干部或县区下乡工作的干部担任。驻地机关人员,也常被请来讲课。○11
边区政府对冬学实行实物供给制。但“例定的冬学经费,数目有限,甚至连烤火、灯油,也不能保证。所以,冬学的教学设备非常简单。往往是村的‘俱乐部’或‘救亡室’临时刷新一番,用土坯或借来的木板之类砌成桌凳;几支自造的粉笔,学员们集体去打一天柴或轮流去打几天柴,解决烤火问题;再加黑板一块,油灯数盏。以此故,这一规模巨大,包括几十万甚或上百万男女的社会教育,并不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12)
冬学的教材一般由区政府统一编写印发,教学内容、政治课由政府规定,比较一致。其它各项,如识字、算术、常识等因时因地而异。
(二)民校
民校的开办是为了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培养民主思想,教学时间较冬学长。
民校每次授课2小时,冬季每日1次,春、夏、秋3季多上夜班,平均每周不少于2次,全年授课时数以360小时为准。课程科目为政治、常识、识字、算术;教材由政府统一编印,随着时势的发展,还要编印政治补充教材。民校校长及教员均为义务职,但经县政府批准,可以免去一部分或全部抗战勤务,其它待遇由村中自行决定。民校校长及教员工作出色者,由政府进行奖励。民校的经费,由村政府负责。(13)
凡识字不满1000、年龄在15岁以上的男女均可入学。民校以村庄为单位设置,每个民校设校长1人,教员若干,组织校务会议,计划与领导全校教导事宜,校长教员都要参加教学。民校由联合校长及村教育委员会负责,其开办与停止必须到县政府备案。民校按学生年龄分识字班、政治班两种。
表1 冬学、民校教学情况异同表
三、历史作用及地位
(一)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觉悟
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政治、经济重心放在了广大农村。而当时传统的农村是极其封闭落后的。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建伊始,就把发动民众、教育民众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在冬学和民校里,农民群众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生产技术、交流劳动经验,还可以通过一些自己身边的事例,逐步理解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在和顺民校,“文化联络员给群众念文件,读报纸,讲时事;各级干部给群众宣讲政策,传达指示及布置具体工作,诸如反奸反持、拥军优属等重大事情都要在民校讨论,而后执行。通过民校培训,全县参加抗日队伍的青年有3000多人”。(14)在太岳区士敏县,“经过冬学的教育,群众都能比较深刻地领会政府的法令政策,因此像斗争不法地主常九如等都得到了胜利。西峪村佃户在冬学里开了脑筋,能看清地主兼高利贷者杨作栋的不法行为;下寺头佃户就在冬学里组织起来,要求地主郭绪令减了租。生产工作也是如此,许多地方准备生产,组织互助合作,热烈响应政府精耕细作及种棉等号召。”(15)广大农民通过冬学、民校改变了落后的文化面貌,提高了政治觉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所以说,冬学和民校已成为边区政府不可缺少的工作平台,许多工作都要经过这里,才能在农民群众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通过冬学和民校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大量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地同国民党反动派划清界限。
(三)对妇女解放运动有极深的影响
经过宣传教育,妇女群众纷纷入学,翼城的冬学有首妇女们唱的《公婆歌》,歌中唱道:“公公婆婆年纪大,我们都要尊敬他。捧茶端饭先让他,外人不笑话。”(16)很多妇女在参加冬学和民校的学习后,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又一支伟大力量。
(四)对中国的底层民众教育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深入广大工农群众的教育组织活动
通过上冬学、进民校,使得为数众多的农民能够学文化。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自己脱盲后,成为义务教员,帮助别人脱盲。由此,以冬学、民校为平台而展开的识字扫盲运动得以不断扩大,根据地文盲数大为下降。
总体而言,冬学、民校这种社会教育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政治上,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为抗战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在经济上,学习到了新的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革命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在文化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直到今天,冬学和民校创造的那些宝贵的社会教育经验,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注释:
①皇甫束玉等编著《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
②皇甫束玉等编著《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
③皇甫束玉等编著《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180页
④《平定县革命斗争回忆录》第一辑,第40页
⑤皇甫束玉等编著《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第208页
⑥山西沁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沁源县志》,海潮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页
⑦万新方:《抗日根据地太行区的冬学运动》,《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⑧山西沁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沁源县志》,海潮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页
⑨王力主编《冀城县教育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6页
⑩《晋冀鲁豫边区史》,第363页
(11)齐武:《晋冀鲁豫边区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12)齐武:《晋冀鲁豫边区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192页
(14)《和顺县教育志》第79.80页
(15)《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册,第207页
(16)王力主编《冀城县教育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6页
On SchoolsOperated in W inter and Schools of the People During Anti-JapaneseWar——With the Southeastof ShanxiProvince as the Center
DONG Yuan
(Jincheng Istitute ofTechnology,Jincheng,Shanxi048026,China)
During Anti-JapaneseWar,schools operated in winter and schools of the people were the two main kinds of forms to carry out social educatio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base areas behind the en⁃emy lines.Like the other base areas,schools in the Southeastof Shanxi Provincewere synchronous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ose areas.Those schools chiefly experienced four stages:establishment,de⁃velopment,persistence and restoration.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of school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s,teachers’training,funds and the like basically fit in with the under-developed economy and back⁃ward culture in rural areas.Those schools played an inestimable role in the aspects of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anti-Japanese war;the southeast of Shanxi province;schools operated in winter;schools of the people
K265
A
1674-5078(2014)05-0093-04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5.028
2014-05-28
董媛(1982-),女,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