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分析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7-18李玉芳姬爱国杜爱国尚重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晋城摄入量健康状况

李玉芳,姬爱国,杜爱国,尚重阳

(1.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 048026;2.晋城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山西晋城 048000)

·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教师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分析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玉芳1,姬爱国1,杜爱国1,尚重阳2

(1.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 048026;2.晋城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山西晋城 048000)

高职教师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发展。本文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2年体检资料为依据,分别从性别、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所属专业职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访谈,就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进行研究,认为高职教师的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需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供教师个人和教育部门参考。

高职教师;健康状况;健康促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隐性疾病开始出现,长期困扰着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例,研究如何提高和改善教师体质,进而提高从教质量和生活质量。

一、健康状况体检调查及分析

根据2012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体检资料,整理得出数据(见表1)。

分析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院教师超重、脂肪肝现象严重,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8.5%和31.9%,尤其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副教授,健康状况很不理想,脂肪肝比例高达43.5%,超重、高血压、甘油三酯偏高现象严重,超过了国家近年来统计的平均值。

二、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从2013年1月起,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我院250余名教师进行了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表1 健康状况统计表

经常吃早餐的占80%,20%左右的教师不吃或经常不吃早餐。

在所有调查人员中,每天吃奶制品的人数占25%左右,75%的教师不能保证每天有奶制品的摄入。

在肉类摄入上,大多数的教师超出了建议的数量,并且以猪肉为主,鱼禽的摄入偏低。

豆制品女性摄入较好,男性摄入不足。

该院教职工的蔬菜摄入量上可基本达到要求,其中以40岁以上的教师居多,但40岁以下的教师仍呈现出很多问题。

95%的被调查教师每天摄入的盐量在6克以上(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食盐摄入量),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50%左右的教师的食盐摄入达到了12克以上。

被调查者的每日用油摄入量大大超出了建议的每日25克~30克的范围,80%的被调查者达到了每日30克以上,60%的被调查者表示根本不注意用油量,只是根据口味随意添加。根据当地生活习惯及通过调查问卷时的交谈了解分析,食用油超标现象十分严重。

被调查者中女性教师全部不抽烟,男性教师中仅25%的教师没有抽烟行为。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坚持每天运动的教师不足20%,其中以中老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每天运动的比例极低。

根据系统的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教师的健康问题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失衡的膳食结构直接相关。

在所有调查人员中,年轻教师的生活方式令人担心。比如,极少运动,忽略早餐,蔬菜摄入少。男性教师则存在吸烟等不良习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师收入的增长,在所有被调查者中,食盐摄入量、食用油摄入量偏高,远远超过了我国推荐的摄入水平,这也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超重等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

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超重等现象分析

(一)肥胖原因分析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生活方式不当是引发该院教师健康状况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此次总体检386人,超重110人,占总体检人数的28.5%;肥胖29人,占总体检人数的7.5%,超重和肥胖现象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密切相关。调查中虽没有涉及食物总热量的调查,但从调查情况分析,食用油的超量是导致能量偏高的一大因素,同时油炸食品的摄入对总热量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食物的供应日益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需求满足后,膳食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脂肪、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和蛋白质摄入增多,而谷类食物尤其是全谷物食物摄入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导致能量的总摄入量大大超过能量的总消耗量。该膳食模式会导致肥胖或某些营养素缺乏,多余的不论是脂肪、糖类,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最终产生多余的能量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成为引发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

同时该院大部分教师体力活动偏少。随着现代交通代步工具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们处于静态的生活时间增加。除上课外,在办公室备课学习,休息时坐着看电视、上网是多数教师在业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方式,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显然成为超重和肥胖的一大原因。

(二)甘油三酯偏高分析

甘油三酯偏高的教师97人,占体检教师总数的25.1%,低密度脂蛋白(LDL)偏高的48人,占体检教师总数的12.4%。甘油三酯是脂肪作为能量在身体里的储存形式,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也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紧密相关,显而易见,甘油三酯偏高、LDL偏高也与本文上述分析的原因息息相关。植物油的大量摄入、体力活动的缺乏,使能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在腹部、四肢储存起来,这种危害以腹型肥胖为甚,也是导致三高等其他症状的直接危险因素。血液中长期高浓度甘油三酯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黏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冠心病,而能帮助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的食物摄入又相对不足。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代表脂肪酸是油酸,橄榄油与茶籽油,但该院教师家庭食用此类植物油相对较少。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需要控制在一定限量内,过多摄入会带来高能量。

蔬菜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降脂作用比不溶性膳食纤维强。我院教师摄入蔬菜量尚可,豆类以女职工摄入较多,海带紫菜等藻类摄入不足,而富含可溶性纤维的燕麦、大麦等谷类摄入不足。维生素C是直接参与身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能促进胆固醇降解。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柑橘类、猕猴桃、草莓等含维生素C丰富。我院教师以上水果除柑橘类外,其他水果食物摄入不足。大豆磷脂和维生素E联合能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建议增加豆类食品的摄入。

(三)脂肪肝、高血压高发原因分析

脂肪肝113人,占体检教师总数的29.2%,比例较高。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实质细胞积聚和浸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该院教师脂肪肝的高发生率与生活方式不当尤其是饮食结构的不当有很大的关系。高油饮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这些因素在问卷调查中都可以找到相关证据。高血压61人,占体检人数的15.8%。高血压发病原因较多,单从饮食来讲,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教师,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可导致高血压发生年龄年轻化、症状重、危险度高。

膳食结构中与血压关系密切的营养成分有钠、钾、钙和膳食纤维。经过问卷调查,该院教师的饮食模式对以上营养成分的摄取影响较大。盐的摄入量每天超出6克,有的达到了12克。食物中长期钾元素不足也是发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钾的摄入伴随着足量蔬菜和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含钾丰富,每天摄入足量蔬菜水果对防止高血压意义重大。经问卷调查,初步判断我院教师钾的摄入不足,而钠的摄入较高,年龄越低,该倾向越明显。

影响血压的因素还有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和粗杂粮中丰富的膳食纤维通过减少脂肪、钠的吸收,防止肥胖、控制体重的途径,达到防治高血压的目的。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平均不足20克,而成年人每天建议应摄入25克-30克。关于膳食纤维的摄入,根据调查表的推断,该院教师的摄入亦明显偏低。高血压干预研究表明,如果每天补充14g膳食纤维,收缩压能降低1.6mmHg,舒张压降低2.0mmHg。提示该院教师的膳食纤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摄入量。

此外,钙的摄入也与血压有关。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普通饮食中(不含奶制品),钙的摄入量刚刚达到建议量的一半。钙可增加身体内过多的钠从尿排出,间接降低血压,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缺钙者会使血压对钠的敏感性增加,缺钙的高血压患者如每天每增加100mg钙,可使收缩压降低2.5mmHg,舒张压降低1.3mmHg。而奶制品作为钙的最好来源,可更多地补充钙。但由于营养知识普及的缺乏,使得该院教师对奶制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奶制品的摄入量普遍偏低。建议增加奶制品的摄入,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日应摄入300克奶类。

(四)女性教职工贫血高发分析

此次体检血红蛋白偏低81人,以女性育龄教师为主,缺铁性贫血是主要因素。铁是成年女性唯一需求高于成年男性的营养素,铁在体内构成血红蛋白,在氧的转运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女教师铁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不容乐观。相对于男性中青年教师的瘦肉摄入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女性育龄教师瘦肉的摄入量普遍较低,富含血红素铁的肝脏、动物血摄入更少。同时由于加工烹饪的原因,蔬菜中的维生素C也摄入偏低,导致植物性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也大大降低,于是引发血红蛋白偏低,当然也有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原因。

四、营养教育和健康干预措施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和健康干预措施,以完成对教师的健康促进。

(一)营养教育干预

营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各类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膳食因素,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营养教育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干预活动,掌握必须的营养科学知识和技能,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与生活方式,以便在面临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同时,通过营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存在的营养问题,对存在问题持积极的态度,采取具体措施及行动解决问题。

(二)饮食干预

首先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改变失衡的膳食结构,对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有效干预,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变更脂肪酸的内容,在总脂肪摄入控制的前提下,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阿尔法亚麻酸(橄榄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的摄入。在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前提下,以粗杂粮代替部分精致谷类,以提升膳食纤维的摄入水平,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超重和肥胖。早餐提倡均衡膳食,谷薯类、奶豆类、蔬果类都要充足,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宝塔内容饮食。

(三)动运干预

动员教师每天活动30分钟,启动吃动两平衡的理念,提高健康素养,将科学营养膳食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合理营养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心健康,而且能够预防和控制某些慢性疾病,如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

运动对机体是一种应激源,可以对机体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可以产生坏的效果,如同药物一样,根据其用量和用法不同产生有益和有害的作用。运动不当或过量,可导致运动损伤;运动不足,可引起相关慢性疾病发生。因此,只有适量的运动才有益于健康。

针对普通成人的运动指南如下:

1.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如走路、骑车、慢跑、做操、游泳、跳舞、爬山、游泳、滑雪等。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7kcal/min,如快走(5.5-6km/h),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0%。自觉疲劳程度:有一点累或稍累。每天运动消耗的能量为150-300kcal。耐力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腹部脂肪,预防和控制肥胖症。高强度运动对改善心、肺机能有良好的作用。

3.运动时间。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但每次运动时间应在10min以上,例如:每天30min,可以分3次完成,每次10min。

4.运动频率。每周5-7天,最好每天1次,关键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身体活动的良好运动习惯,即有规律的运动。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规律适量的运动积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如果停止规律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会逐渐消失。

总之,膳食干预、营养教育、运动疗法必须贯穿终生。目的主要是尽可能纠正代谢异常为基础的多种紊乱,消除或减轻可导致器官损坏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止或延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需改善生活方式如: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营养教育包括心理障碍的调整等,只有将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贯穿于生命始终,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满意效果。

[1]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兴国,张年.高血压饮食与中医调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李淑媛.糖尿病怎么吃怎么养[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4]王兴国.脂肪肝饮食与中医调养[M].北京:白长川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5]杨月欣.公共营养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008.

[6]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吕敏,吴晓声.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报,2007(9).

[8]夏伟知,陈梦兰.湖南大学高级职称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实践,2008(5).

Analysis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Health Situation and Health Prom otion——ACase Study of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 Yu-fang1,JI Ai-guo1,DU Ai-guo1,SHANG Chong-yang2

(1.Jincheng Institute ofTechnology,Jincheng,Shanxi048026,China; 2.Jincheng Institute ofMedical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Jincheng,Shanxi048000,China)

R163

A

1674-5078(2014)05-0017-04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5.005

2014-05-20

李玉芳(1959-),女,山西晋城人,副教授,公共营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膳食营养。

猜你喜欢

晋城摄入量健康状况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马不停蹄找到你
马不停蹄找到你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