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龙屋建筑构造探析

2014-07-18

关键词:兴宁围屋堂屋

熊 寰

图1、兴宁刁坊镇罗坝村黄宏昌围

图2、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 平面图

围龙屋是主要分布在粤东北地区的一类传统古民居,以梅州为中心,历史悠久,极具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该地区一般被认为是客家聚居的中心区,故又被认为是客家传统民居。

围龙屋目前传世数量较多,规模也较大,以最为集中的兴宁为例,建筑面积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有1544座,上万平方米的有49座。[1]围龙屋的历史相当悠久。据普查资料,以兴宁为例,在现存围龙屋中,建筑时间在四百年以上的有331座、五百年以上的有89座。[1]目前最早的围龙屋是建于南宋末年的梅县松源镇金星村蔡蒙吉故居,以及1279年完全建成的兴宁宁新东升围,说明围龙屋至迟于宋末元初时就存在了。[2](P45)

围龙屋的建筑面积普遍较大,如梅县仁厚温公祠,全屋共398个房间,盛时居住人口近400人,现时依然居住300余人。另据普查资料显示,以兴宁为例,其现存较好的围龙屋中,建筑面积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有1544座,占当地围龙屋总数的51%;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有49座,占围龙屋总数的2%。[1]如此大的面积,也意味着围龙屋的内部结构颇为复杂。

从整体上看,围龙屋前低后高,呈近半圆形,若包括水塘在内,则整体呈椭圆形布局(图1)。典型的围龙屋结构一般可以包括核心部分、特色部分、附属部分和连接部分这四大部分,结构图可参考图2。

一、核心部分

围龙屋的核心部分由堂屋和横屋构成,这也是围龙屋的主体部分。

1、堂屋

堂屋位于围龙屋的中轴线上,是其主体建筑,俗称为“正身”或“正堂屋”。正门通常向南开,内进为正厅,通常有两进或者三进,两进者被称为上堂和下堂,三进者则是上堂、中堂和下堂。各堂之间以天井相连。

上堂是供奉祖先之地,祖宗灵位安设于此,故又称为“祖堂”,是围龙屋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其礼制中心所在(图3)。据民国十六年《罗氏族谱》记载:“上堂,其中设木龛以丰历代祖先神主,故通称祖堂,以牲牢享其先人,均在于此”。除此之外,有些家族将老人间也置于上堂正间中,“凡男妇年老病,至弥留时,其子孙即抬于是,以俟其终”,以示郑重(在上堂安置的死者必须符合一些“规矩”,如死者必须在临终断气之前抬至上堂,必须是正常死亡等)。在上堂两侧,设有南北厅,还有数间堂屋,一般为尊辈所居。另外,在上堂厅顶部,往往会吊一盏较大的花灯,此为客家人之习俗,表示财丁兴旺,由屋中生男丁户出资购买。

上堂之下即为“中堂”(图4),它位居全屋之中心,规模也最大,“屋中人有大喜庆事,行礼宴客,均在于此”。[3](P180)其两侧厅房,为一家之长居住的地方,或长子嫡孙所住。其房门均开向天井,不能开在厅堂里,上堂与下堂的堂屋亦是如此,故中堂堂屋与上下堂之堂屋门户相对。由于厅大,平时也会置放大件农具公物等。有些围龙屋在厅两边的前部会放置观音等神供朝拜,其上挂一盏小花灯(图4)。另外,当家族中有男婴出生时,也会在大厅中间上部挂花灯以表庆贺和祝福,花灯数量跟男婴出生数量对应。

图3、兴宁九厅十八井 上堂

图4、兴宁九厅十八井 中堂

鉴于此处宽阔高大,围龙屋的大型木架构基本是位于中堂(也有极少围龙屋在下堂就使用大型木构架,如梅县新联村棣华居)。如图5所示,前后两根金柱直接承檩,但并未像常见穿斗式样每根檩都有立柱柱头顶住,而是在两根金柱上穿梁,梁上再架短柱,以此类推,在最上层的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将柱顶联系起来。不过,常见抬梁是梁架柱上非穿过柱,而图中的梁均穿过柱,实际上更接近穿斗式中的枋,但枋一般不承重,只是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况且,两边山墙也承檩分担屋顶的负重,所以围龙屋的这种大型梁架结构既非穿斗式又非抬梁式,只能说是穿斗式与抬梁式的结合。

两根金柱所抬的梁是粗壮的主梁,金柱明代为杉木,清代渐改为石柱,但梁一直为杉木。主梁造型上凸,两端较细,向中间逐渐变粗,同时,梁底部面基本保持水平没有变化,梁的顶部面则相应逐渐向上拱起,至梁中断面最大,拱起最高,卷杀基本都未有处理。有些梁底会有金粉装饰出图案,显得富丽堂皇;有些则会将整个梁架刷上红漆,显得庄重严肃,而光滑的表面也方便日后打扫蛛网灰尘。通过围龙屋的木构架,我们可以发现,围龙屋重视堂屋地位,相当于在民居设立了殿堂,其中掺入的抬梁式,增加了中堂的活动空间和整个围龙屋的气势。

中堂之下则进入下堂,它一般面积较小,主要供出入大门用,其两侧常设有花厅。据《罗氏族谱》记载:“两花厅者多在下堂,房间相连之左右;四花厅者,中堂、下堂之左右,均有之,此为屋人应酬宾客之所,故屋中房间可分为私有,而花厅必归于众。厅中有通透房间及卷屏与否,因屋而定。”[1]现今,有些围龙屋把花厅的外墙部分辟开一扇门,这样就直接可从外面不经大门而进入花厅了,这种情况下往往该围龙屋的花厅经常比较热闹,求方便所致。

下堂之下就是大门,有些有屏门为障,以免从外直入正堂,而须自屏门两侧小门出入方可,但也有很多是屏门仅作装饰,仍然可以直入。

2、横屋

在堂屋的两侧,隔一长巷是横屋,这也是围龙屋的主要居住空间。它们由若干个独立不相通的房间组成,约有七八间不等,多者有十余间,均面向堂屋并列成排,前后走向,长度与正堂间之深度相等,称之为“横屋间”。由于客家人重视人口繁衍,人口压力大,房间容易紧缺,故横屋间一般都较小,多见10平以下,往往放了一张床后就没有多少空间了。更重要的是,房间光线严重不足,较大窗口只有近门处一个,屋后面的窗很小,所以白天从外面看进去房间很黑。因而围龙屋的居住空间舒适度总体看还是较差的。

横屋的数量不是固定的,每一排横屋简称为一横或一排,由于围龙屋是依中轴线的对称结构,故横屋排数都是双数,少者两横,多者八横,不过一般约为四横,也即每边各两横,根据其位置,又可细分为“内排横屋”和“外排横屋”。“外排横屋”位于横屋两边最外的一排横屋,一般是无人居住的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房屋,如牛棚、草屋、柴屋、灰屋等。在有人居住的每排横屋中,都设有横屋厅,作为款待宾客及憩息之所或用来放置公共物件。此厅无固定位置,通常多设于一排横屋正中,或者不设,那么厅与天井也随之增减。

横屋是可以扩建的,不像土楼、围屋等建筑,外围已固定,规模也是一定的,超过房屋承载力的人口只能离开,而围龙屋理论上是无限的,因为它的横屋可以一排排从两边向外扩展,只要有足够的空间。所以,横屋排数越多,就说明围龙屋的规模越大,如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围龙屋就有八横(图6)。因此,客家地区常有“十厅九井”、“九厅十八井”等的大屋。也因此,围龙屋的建筑周期很长。由于规模大,本身建好一座围龙屋就需要数年时间,再加之若干年后往往会继续扩充,所以,等到完全定型有的围龙屋恐怕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如兴宁东升围从始建至完全建完时间跨度长达一百五十余年。

横屋间多为家中地位次要者居住,如晚辈等。但至迟到民国时,功能上略有变化,也有在“左右横屋之余内选出一二间为合适之厨房”,[3](P182)因为“就目前此等多家共居之房屋中,厨房至成问题,因厨房特性要近水,近柴房,及近家屋,然后方便,故其位置全无定址,每视其家内情形而定,除此以外,各厨房尚有用作杂物室、储藏室等等,私人书斋及客厅,亦每择此等房室为之。”[4](P280-292)

总之,横屋与堂屋是围龙屋最重要的部分,它们的组合构成直接决定了围龙屋的形制。比如堂屋有两堂或者三堂,横屋按排数可分两横、四横或六横等,那么合称起来就是“两堂两横”、“两堂四横”、“三堂四横”或“三堂六横”等,这些都是根据需要可以变化的。

二、特色部分

围龙屋的特色部分是围屋和化胎,它们是辨识围龙屋的标志,围龙屋也以此得名。

1、围屋

是指围龙屋的后部成半圆形的房屋,两端与横屋相接,拱卫于正堂之后,故名“围屋”或“围龙”(图7)。一般至少有一围,多者数围,最多的有七围。原则上每两列横屋即正堂左右各一列,接一条围屋,横屋列数越多,则围屋层数越多,但往往由于地形或周边建筑限制,很难完全成正比,所以许多围龙屋的围屋层数会少于对应后的横屋列数。每层围屋大约有房间20至40余间不等,开门方向均对着正堂,内层的围屋一般比外层的围屋房间数要少,通常作居住用,也可作厨房或杂间用。

围屋正中间的一间为龙厅,是祭神用的神圣之地,属于屋人公有,房间大而方正,而其他每个房间的都较小,型制一致,屋门亦是如此,显示出地位不同。为了避免压住龙脉,一般要求龙厅空置,但现在也会在房内放置一些杂物。

2、化胎

由于堂、横屋呈矩形状,且以水平方向平面展开,而两头连接横屋的围屋又是处于山坡上的半圆状,所以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呈前低后高的球状面院落,而非通常所见的平面院落,它被称为“化胎”,又俗称“花胎”、“花头”、“花头脑”等(图7)。

化胎从实用性来讲远不如平面的功能性好,但蕴含着象征意义。化胎半月形的龟背状曲面,比拟妇女的小腹,名称也由此而来。“化胎”面上一般满铺略大于掌的鹅卵石或块石,每个鹅卵石都寓意为一个小孩,无数鹅卵石铺设,寓有“百子千孙”之意,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汇的所在,蕴含着“地势至此,变化而有胎息”之意。[1]

化胎止于上堂,屋后水沟处的断面下方中部是五行星石(图8),表示“龙穴”,正对祖堂的后门,是以化胎为象征的小腹之下的产门(即阴户)。五行星石是围龙屋的独特标志,它的造型来源于风水理论:“五星者,金木水火土也,金头圆而足阔,木头圆而身直,水头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头尖而足阔,土头平而体秀。”[5](P481)由于这里是“产门”,客家人往往在此处求子,尤其是准备怀孕的妇女,希冀完成由龙脉到人脉的延续。

三、附属部分

围龙屋的附属部分是禾坪、水塘和风水林,均位于围龙屋之外,但又是构成围龙屋建筑的元素之一。

1、禾坪

围龙屋大门口前的禾坪,又名“晒坪”,也称“阳埕”或“地堂”。《罗氏族谱》有记载:“大门户门以外,划地为长方形,砌以碎石,铺以灰砂,撮为平地。收获时,于此打稻晒谷,俗呼为禾坪”。[1]事实上,禾坪不仅是晒谷场所,也是围龙屋的大型活动空间和公共场所,如在重大活动时可以舞狮耍灯,庆典时也可以设宴,这与其他地区普通民居门口的院落功能类似。当然,它最常用的功能还是进出围龙屋的通道场所,故其长度与围龙屋正面长度大致相等,宽度为数米至十米左右,整体呈长方形。

2、水塘

禾坪之外还会有一个水塘(在两者连接处,往往还会砌起一堵“墙埂”或“照墙”,这样不仅可以在禾坪上活动更安全,而且也有防冲煞和防邪的风水意义),“划地若干亩,撮为深池,以供洗濯,并蓄鱼类,俗呼为‘门口塘’”。[1]水塘形状一般呈半圆形,也即一边直,一边弧,直的那一边与禾坪相接,长度基本相等。它除了上述实用功能外,还有与化胎形成阴阳以及聚气等风水意义。

3、风水林

围屋之外另一个常见的附属部分是风水林,一般位于围屋后部的山坡上。这片树林既有实用功能,也有风水意义。实用功能上,由于整个围龙屋的后部高于前部,所以在山坡上植林既可以抵挡冬天北风的袭击,也可以在雨季防止水土流失,既在审美感观上令人舒畅,又遮挡住围屋后山;风水观念上客家人认为植树可以保护龙脉,这也是“风水林”名称的由来。

四、连接部分

围龙屋的连接部分是天池、斗门和通道。

1、天池

客家话谓之“天阶”,其上不覆瓦,能受天阳,四周被围蔽。天池底壁设有下水管口,往往设计成古钱状。天池两侧部分常盖瓦顶,成为全屋各房室厅堂间交通孔道。天池还是屋内采光的主要来源,所以,屋内窗户都会尽量开向天池。

在堂屋中的天池,还具有一些其他小天井不具备的特色。如在上堂与中堂之间的天池,平日从两侧廊地通行,但在重大节庆日时,人多活动也多,则用厚实木板将天池铺平,所以在天池壁两边都设有搁放木棍的石架;或者也有天池底壁平直,仅依靠两个长木架,再上置几根粗圆木作支撑,其上铺木板,于是天池变为平地,方便通行。

中堂与下堂间也同样设有天池,多见中间砌一约两人宽的砖石过道,若无过道实际上就成为屋内露天的空地。个别围龙屋还会在这处天池内放置大型花盆,分置过道左右,用于放花盆。

2、斗门

不少围龙屋将左右外围的横屋向水塘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大约是禾坪的宽度,其内设斗门,这样相当于将禾坪围成了一个院落,左右斗门变成了出入整个围龙屋的大门。这两个斗门从围龙屋的左右伸出,犹如太师椅的扶手,所以当地称它为“太师椅”,象征它坐落稳定牢靠。

3、通道

围龙屋各个室内空间由过道连接。在堂屋与各杠横屋间,往往会有通道一直贯通,非常窄,仅能供一人通过,一直穿越到最外排的横屋,将整个围龙屋横向串联起来。这样的通道一般会有两条,在上堂与中堂间以及在中堂与下堂间。同理,在多层围屋中,为了从前层围屋方便进入后层围屋,往往在围屋两边各设一到两个通道。有特殊者,通道内会有一个转角,不能直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过道被细分,如骑马廊,位于横屋与正堂屋之间,或化胎与横屋之间,又称为“过道廊”;后廊,即后栋正屋与横屋最后二、三间房位相对之处,上起横栋,其下为廊,俗称为塞督廊;伸手廊,即斗门之廊,等等。[3](P180)

在围龙屋中另一个主要的连接部分是天街,即位于两排横屋之间的露天通道。在一些围龙屋里,此处为两个小天井,因此,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把横屋之间的天井全部连起来,就演变成天街了。值得一提的是,靠近堂屋的天街虽然对着化胎,但不能由此进入化胎,因为只有横屋的避雨廊处才能和化胎通道连接。

五、结语

综上,由核心部分、特色部分、附属部分和连接部分这四大部分构成的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特色明显的一类古民居,部分构造充满了建筑文化内涵,不见于其他类型古民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图5、兴宁新陂圩馨梓围 木构架

图6、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 横屋

图7、兴宁新陂镇上长岭村铁长社 围屋及化胎

图8、兴宁叶塘镇河西村磐安围 五行星石

[1]宋健军 等.梅州日报,2010-6-13.

[2]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5.

[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据1933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80.

[4]曾昭璇.客家围屋“屋式”研究.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280-292.

[5]何晓昕.风水探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481.

猜你喜欢

兴宁围屋堂屋
黔中访古·榕江客家围屋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守 望
画作欣赏
忆1949年9月兴宁坭陂象狮岭战斗
板凳:平衡的世界
父亲的笑容
应用双曲函数性质巧解函数问题
围屋的月光
入湖河口湿地恢复与重建规划设计初探——以资兴市兴宁河入湖河口湿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