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

2014-07-18树俊莲

武警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不应期完全性传导

卫 萍,李 莉, 树俊莲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

卫 萍1,李 莉1, 树俊莲2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完全性左束支阻滞;Bruce运动方案;心肌耗氧量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通过逐级增加运动量,可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现潜在的心脏疾患,临床较为少见。2014-02-16我科收治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0岁。主因活动后胸闷、疼痛不适1年,加重2 d来我院就诊。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疼痛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无头痛头晕,无四肢麻木,10 min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此后,患者上述症状经常在活动时发作,均可自行缓解,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做检查治疗。1个月前患者在河南省商水县医院行CTA检查,提示冠脉狭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现加重2 d入院,门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率6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EF值69%,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微量反流。胸部X线正位片:心肺膈未见异常。24 h动态心电图报告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9个/24 h,偶见房早未下传;室性早搏6个/24 h,其中成对室性早搏1对/24 h;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血压145/93 mmHg,心率87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Ⅴ3导联T波低平。采用Bruce运动方案,运动至3 min 23 s,血压158/75 mmHg,心率106次/min,未达到目标心率(143次/ min),心电示波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1),即终止试验。运动停止2 min 20 s,心率75次/ min,至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消失持续3 min 41 s。此过程患者诉心前区不适。后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见轻度粥样硬化。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降心率、降脂、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 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 1次/d。(2)降心率改善心室重构:倍他乐克片25 mg口服,1次/d。(3)降血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口服, 1次/晚。1周后患者病情平稳,予以出院。

图1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间歇性完全性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

2 讨 论

运动中出现束支传导阻滞,不能据此判断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其意义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心率快时出现的束支阻滞又叫做3相束支阻滞,其产生原因是因束支纤维的不应期因病理关系已有一定程度延长,即其动作电位时限增宽了,心率加快至某一临界周期时,后面的激动抵达束支时,束支尚未从前一次激动完全恢复,处于3相,膜电位低,不能传导或传导缓慢而发生阻滞,以右束支阻滞较为多见。文献[1]报道,正常的浦肯野纤维的最长不应期为400 ms,心动周期超过400 ms(即心率低于150次/min)出现束支阻滞的,应认为系非生理性。本例患者运动至3 min 23 s,心率达到106次/ min,即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并诉心前区不适。临床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远较完全性右束支少见[2],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更为少见。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扩张型心肌病[3-5]。因左束支的主干很短,两组纤维从希氏束一经分出后即在左侧室间隔内膜下呈扇面形展开,到达左心室各部内膜下分为浦肯野纤维,所以左束支发生阻滞常提示受损范围较广。故一旦发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则多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当左束支的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右束支时,便可出现左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的发生不一定是左束支传导系统完全断裂,可因暂时的心肌缺血或炎性反应、水肿使传导纤维不应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发生间歇性左束支阻滞。

有研究发现,间歇性左束支阻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前降支慢血流有关[6],在运动负荷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心肌供求之间的矛盾加深,因暂时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左束支不应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本例冠脉造影检查虽然无特殊异常,但是运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心前区不适,心电示波可见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故不排除存在心脏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对于此类患者要高度重视,密切随访心电图及心功能情况,嘱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劳累、感冒,注意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降心率、改善心室重构、降脂、营养心肌等药物,防止发展为永久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1] 陈 新,黄 宛.临床心电图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5.

[2] 刘洪艳,苏亚芬,曲秀芬,等.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3例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2,21(5):353-354.

[3] Acikel S, Bozkaya O A, Akdemir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ittent left bundle-branch block and slow coronary flow in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2010,21:595-597.

[4] Maury P, Duparc A, He brard A,etal. Reverse left septal activation during intermittent left bundle-branch block: indirect proof for concealed retrograde left bundle-branch activation[J].J Electrocardiol, 2009,42:671-673.

[5] Arias M A, Sanchez A M, Lopez J M. Repetitive intermittent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6,29:1306-1309.

[6] Pizzo V R, Beer I, Cleva R,etal.Intermittent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as a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myocardial contusion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J]. Emerg Med J, 2005,22:300-301.

(2014-04-26收稿 2014-06-19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卫 萍,本科学历,主管技师,E-mail:hy0880@126.com

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1.心内科心电图室,2.首保超声科

李 莉,E-mail:kekokele29@126.com

R540.41

猜你喜欢

不应期完全性传导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对完全性唇腭裂婴儿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房室交界区对房性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
食管心脏电生理测定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二)
R-P间期/P-R间期呈反比关系的再认识
完全性尿道下裂者行睾丸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妊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