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调查研究①
——以云南大理镇为例
2014-07-18杜联巧
杜联巧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七小学 云南大理 671000)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调查研究①
——以云南大理镇为例
杜联巧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七小学 云南大理 671000)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该研究就在云南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调查并研究其运行中障碍,提出良性的运行建议,打破学校课程、教案、书本千篇一律的格局,加快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 校本课程 开发现状 研究
1999年6月13 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的第十三章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明文规定:“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各级学校拥有课程决策权。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理镇的大、中、小学校的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为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的收集、整理采用现场查阅并研究云南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健康学、等方面的书籍、学术期刊资料,文献的主要来源于学术专著、体育的核心期刊、官方网站等。
1.2.2 问卷调查法
对该文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问卷设计,大理镇的中、小学生及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7.33%,教师问卷发放50份,回收49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率为98%。
1.2.3 实地访谈法
自2013年7月—2014年3月采用现场访问的方式,走访云南省体育局、教育局、学校、各级民族体育保护机构的负责人及相关项目的传承人,了解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有目的的设计访问提纲。
1.2.4 数量统计法
对问卷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统计表
表2 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表3 学生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统计表
2.1 进行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比例
在大理镇十一所中、小学校调查中,其中中学五所,小学八所。有三所中学、一所小学正在开发,各有一所中、小学准备开发,其余的学校没有开发。而在中小学的课间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以白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为中心是课堂的补充或延伸,不符合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
2.2 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校本课程的认知程度
白族传统体育要进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教师的主导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白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包括对白族政策、白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白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等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
2.3 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有着良好群众基础,为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好条件。
2.4 学生对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
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在体育课中学习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向学生传授白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可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现行评价体系对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影响
在现行的学生成长评价制度中,教育过程以“中考”和“高考”为中心,普遍存在“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体育作为副科,体育课可以被主课课程任意的调换,冲抵。因此,学校领导对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不够,教育部门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不坚决,造成云南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难以开发或开发质量不高。
3.1.2 学校教育内容与白族文化的不兼容性
大理白族地区幼儿时期受到白族文化的熏陶,但进入学校之后,学习内容以自然科学、汉文化等为主,根据国家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选用高度“统一性”的国家教材。脱离了白族的文化,远离白族的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忽略了白族自身的哲学、文学、语言、体育、艺术、宗教信仰等在教育中的作用,限制了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3.1.3 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阻碍作用
在现在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体育教师对现代竞技体育教学模式掌握的轻车熟路,有一部分体育老师安于现状,排斥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还有部分体育老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不明确,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行动迟缓。
3.1.4 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忽视白族文化
白族文化在其历史形成与发展的进程中,吸收融入了周边多个民族的文化与习俗,创造、积淀和传承的白族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多元的、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独特的教育价值。白族传统体育是在白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孕育、发展的,充分展示出白族文化,学生对于白族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3.2 建议
3.2.1 大理政府引导,政策支撑,资金保障
组织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带头人、传承人、编写教材,充分挖掘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精神,对白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优化改编,丰富其资源内涵,为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大对学校的场地、设施的投入,为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体育教师对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培训,学习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校本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白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赛花船、霸王鞭、登山、陀螺、跳火把、耍海会、人拉人拔河、老虎跳、跳花棚、赛马、射箭、磨秋、荡秋、耍龙、武术等,让每一位体育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学习中,不断的提高白族体育项目的技能,从内心热爱白族文化,感受白族文化魅力,明确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3.2.2 校长领导和组织教师建立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机制
学校是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校长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调控的核心,为保障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校长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组织者,领导和组织教师积极做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建立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国家三级课程,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健康发展。
3.2.3 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白族节日结合
学校是文化的传承的载体,在进行白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之后,积极与社会接轨,带领学生参与白族节日,让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有了施展的空间,更好的与白族的文化生活融入到一起。加大新闻传媒的宣传力度,积极的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4 聘请白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督导
白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是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对白族的宗教信仰、人文地理、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了如指掌,精通某个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和传授,为顺利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云清.论白族生产、生活与民族传统体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8):25-26.
[3](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赵静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G85
A
2095-2813(2014)11(c)-0199-0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FHB12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