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4-07-17张志霞
张志霞
农村留守幼儿由于长期与亲人分离,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关爱,人生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幼儿的教育,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现状一、所谓农村留守幼儿
隨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进入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幼儿。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都在6周岁以下,有相当多的幼儿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使得农村留守幼儿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学前幼儿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
二、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
1.亲情关心缺失
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导致的亲情关心缺失,是留守幼儿面临的最大无奈,也是留守幼儿各种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多数的农村留守幼儿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一起生活,他们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不能像其他幼儿那样拥有父母的呵护,得到应有的亲情关心。这种长期的亲情隔离导致很多留守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有些子女不愿张口叫其父母,有些甚至还对父母充满了怨恨。
2.安全问题屡出
留守幼儿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部分留守幼儿因年龄太小,父母又不在身边,缺乏约束和监管,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生活中,有的留守幼儿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由溺水、触电等引起的意外伤亡事件也屡屡出现。
3.心理问题的孤僻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幼儿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幼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的关爱,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心,缺少和父母相处、没有交流的机会,很多留守幼儿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馨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心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留守幼儿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
4.行为习惯意识淡漠
留守幼儿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我班相当一部分幼儿经常不洗手,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饭菜掉得满桌子都是,作息时间也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许多留守幼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负等,我班多数留守幼儿小小年纪就养成与人攀比的习惯,造成孩子行为上的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倾向,他们享受了更多的给予,依赖性太强,心理脆弱,样样事情家长都要包办代替,导致幼儿不善于动手动脑,习惯性依赖别人,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不少幼儿娇生惯养的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5.学习兴趣降低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加之忙于打工和干农活,就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总认为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早上幼儿园,我班大多数爷爷、奶奶又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在幼儿园会受到欺负,从而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时间一长,孩子们的智力得不到开发,独立生活的能力差,语言环境也比较差,甚至有的幼儿连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再加上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给幼儿教育的配套设备不齐全,难以满足幼儿正常活动和教学需要。没有活动场地,没有大型玩具,就连教师上课的教学挂图都不齐全,小朋友没有动手操作的学具,更缺乏开启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
三、怎样解决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
农村留守幼儿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成为影响留守幼儿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幼儿的教育。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家庭教育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接触知识的课堂,我班家长则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受教育的不平衡性。家长要加强学习,必须转变育人观念,通过学习努力了解幼儿教育目标,了解幼儿园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使家庭教育经常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并认真研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家长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应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从社会的角度看。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幼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留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幼儿的氛围,让农村留守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稳定,从长远来看,更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幼儿的教育,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应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怀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平教育体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侯德丽,郭亚丽.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2012.
[2]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话教育热点.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