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014-07-17徐国超
徐国超
新课标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重要概念之一。在建构自主学习的现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组织形式要有科学性——合理编组,科学排座,使学生充分地合作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学生之间由于学习的需要随机自由组合的小组,有的是按学生身高编排座位,前后桌自然形成的小组。小组的人數一般以4~6人为宜,通常视班型及教室面积大小而定。编组时先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综合男女生心理与生理差异、能力与智力差异及个性与气质差异等方面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换搭配。
一般说来,以下组合往往能在课堂上成为讨论热区:(1)“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讨论,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2)男女搭配在一起讨论,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3)有活跃分子参与的讨论组,能引发侃侃而谈,掀起讨论高潮;(4)学习风格互补型的搭配在一起,能相互促进,扬长避短,能提供综合性的见解。总之,分组的原则应该是作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二、时间安排要合理
合作学习程序包括:任务分配、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那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只要教师给小组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展开合作学习,使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就会撞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和带来的成功感受。例如,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笔者记了一下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另外,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不如不合作。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目前,课堂上像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存在依旧,要么像本案例那样合作走走过场,一会儿就盲目、草率收兵,要么合作学习之后不进行组际交流、似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不大,有脱节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一种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习惯。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
三、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其他教育教学思想的贯彻一样,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因而,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当中,真诚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得把握好以下几个角色:
1.组织者——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不需要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此种方法,特别是针对新授课并未提前布置任务而言,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结构比较松散的教学活动,不是所有要点都能被提出来,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有效的陈述的。因此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即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效果。其内容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因而作为老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的作用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2.指导者兼合作者——讨论过程中观察和介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并进行及时表扬,检查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适时地予以点拨,使其答案趋于更加完善。
3.鼓舞者——寻找闪光点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及时地反馈和总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得出即使是不成熟或不周密,甚至是错误,但确实是经过学生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教师要尽可能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当以肯定和表扬为主,让其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当然,对于在合作交流中的问题,学生也要适当地进行指正,不能听之任之,而破坏了合作交流的效果。基于以上目的,小组合作交流之后,教师的总结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金苹果、小旗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对创造性的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