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2014-07-17鲁艳周
鲁艳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阻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得以深入推进。结合教学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教学效果不佳;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互动交流欠缺等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开展探究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等一系列改善对策,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可供借鉴的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误区改善对策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使命。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学好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誤区,并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善措施,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了。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自身素质和客观师资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课堂上只是固定化、程式化地进行“填鸭式”讲授性教学,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有些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呆板地使用一些固定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另外,有些语文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简单地把网络上或者是参考指导书中的案例、示范教给学生们,完全照抄照搬,不能有效地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都会导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使学生们无法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2.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普遍存在的一大误区。课堂上,有些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粗放式教与学,为了应付考试而教授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急于求成,无法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与韵味,更无法真正领悟到语文素养与涵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分层分级引导性教育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们不能较好地弥补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不能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更不利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顺畅深入开展,背离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初衷。
3.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互动交流欠缺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交流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单向交流,课堂互动交流较为欠缺,课堂氛围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提问、被动地学习,几乎不动脑筋去思考教师的问题正误与否。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尚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死啃课本中的有限资源,而且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创新性的想法,这些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无法培养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潜能与创新性的探究精神,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浓烈,甚至一度出现烦躁、失落等厌学情绪。
二、改善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对策研究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策略,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初中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课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现状,确实贯彻落实好“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力争做到每节课都有新奇的课堂体验,不断拓展知识内容,及时更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严格要求以及满足广大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总之,只有语文教师不断地“加油充电”,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勇于开拓创新,开展多元化教学,构建顺畅的师生互动,才能真正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必须充分实现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公平,师生之间互尊互爱。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根本,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粗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开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进行创造性地思维训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自己的才华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施展,促使初中学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语言素养。
3.开展探究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课堂授课时必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有效使用教材,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积极设计探究性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自由表达、自由探究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主动开辟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渠道和环境进行启发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多进行自主性与探究性的实践训练,培养初中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完成的精神,有效地发展初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初中学习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创新教学理念,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设法营造充满活力与情趣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际光,艾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教育界,2009,(01).
[2]胡志明.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剖析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0,(41).
[3]郭琴.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读写算,2011,(35).
[4]蒋伟海.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阅读与鉴赏,2011,(06).
[5]魏桂香.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J].学生之友,2011,(21).
[6]李天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章,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