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4-07-17田艳
田艳
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自学意识;运用恰当形式,培养自学习惯。只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给学生创造机会,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学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学习兴趣自学习惯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获取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自学意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条件成熟时,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是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前提条件。可是,为数不少的教师还喜欢用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自己的学生,用“磨棒成针”“悬梁刺股”的故事来打动学生。殊不知,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较强,凡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1)设疑激趣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文的时候,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要求他们边读边想、边学边质疑。(2)情境引趣法。对于那些写景或抒情的文章,在带领他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时,我用这种方法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二、运用恰当形式,培养自学习惯
一切习惯的形成,例如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课上认真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等,都应该经过长久的强化训练,教师只有坚持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园地里多次实践,他们才会养成习惯。我们知道,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习惯,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既解决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放了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每当学习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对本文的生字词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2)认真听讲习惯。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会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思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3)课后巩固习惯。虽然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但要想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必须培养他们课后巩固的习惯。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布置学生自读课外读物、复述或者是背诵课文、写读后感等。(4)自我检测习惯。这个习惯是我们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与评估,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组织学生出题自测。
三、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利用工具书进行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拐杖”。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并引导他们养成借助工具书来学习的习惯。教学伊始,我们就应该向学生们介绍常用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的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一定带着。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后,开展查字典、词典的比赛活动,促使学生尽快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方法还要养成习惯,要从课内入手,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讲读课文时,遇到重点词、多义词、不理解的词,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来解决。作业练习中也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来完成。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经常请教这位“老师”,养成了使用工具書的好习惯。
2.勇于质疑,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在自学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难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切勿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要做好引导工作。一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二要进行恰当的启发提示,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教师点播在刀刃上,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在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层层设疑,逐步给自己提出问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
首先,循序渐进、独立阅读的习惯。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去学,因此独立阅读是自学中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必须强化机制,加强训练指导,使学生在自学中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习。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体现由“扶”到“放”的精神,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独立选择读书方法尚有困难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用出示小黑板或用表格的形式、对比的方法,提示读书法及课文内容要点,让他们揣摩较为合适的方法自学。经过长期的训练,到中高年级大多数学生就会基本学会如何自学,掌握一些自学方法,并提高了他们自学的能力,鼓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其次,严谨自学的习惯。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是“启、读、练、知、结”五环结合教学,把过去的以授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学必须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自学中,对要求理解、弄清的知识不得含糊,不能似懂非懂、不懂装懂。
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给学生创造机会,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学能力定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