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点尝试

2014-07-17冯玉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内容教材

冯玉梅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把教学目的定格在“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说,中学新课程基础教育的最终改革目标,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课堂有效教学新课标教学内容精选链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注重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目标的理解与拟定,如果老师们在这方面把握好了,就会在教学的时候以之前拟定的目标为中心,实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与现在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把引导学生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现代语文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制定目标上更注重全面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强调知识、情感、能力的三维统一。

如我在设计《张中丞传后叙》教学目标时,将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二)能力训练点

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提高阅读欣赏史传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张中丞的为人,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张中丞这种具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的美。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思维训练、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

二、语文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针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是被动地听课、被动的学习,不太爱思考,课前不预习的情况,对学过的知識不整合的毛病,如果要想提高每个个体,老师必须精选内容和学生必须整合积累知识。

第一,老师精选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建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地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精选内容,让学生找到模仿的最好范本,是语文老师备课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这点,学生才能有目的去学,才能更好地去欣赏经典的文章,才能把精彩的内容和绝妙的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在《张中丞传叙》这篇文章里,我只选取了一点作为我的教学重点,那就是刻画人物形象。确立了目标之后,我就让学生先写自己的同桌,然后让他们对照文本,在比照之后,发现把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的方法。精选内容,使得非常繁杂的文言文简洁而又容易操作起来。

第二,放手让学生整合积累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害怕学得不扎实,怕学生考不好,老师就什么都自己动手,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全部告诉给学生,殊不知,这是老师在学习,而不是学生自己在学习。长久以往,就养成了学生不动手、不积累的恶习,什么都等待老师的答案,这样既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知识,我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归纳知识点,让他们发现规律,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刚开始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拖拉不做,这时,老师就要定时抽查,并且检测,让他们明白不靠自己动手,不积累,不思考那是要付出代价的。长久下去,学生害怕学不好,只有跟紧步伐才能赶上其他同学,这样大家都动起手来了,习惯也就慢慢地养成了,学生学会了自己学习,以后的教学就轻松多了。

三、语文教学内容链接化、生活化、故事化

首先,教学内容链接化。

选修2都是文言文,面对这样的教材,学生烦,老师也烦。学生觉得学这样的文言文没有多大意义,跟现代社会不接轨,而且还满口之乎者也的非常拗口。老师本想把古代那些精华的知识传达给他们,而他们却表现出一点都不在乎的态势,老师也很困惑,或者就是老师嘶声力竭地讲,下课后学生就一忘而光,不知什么是词类活用,不知道什么是古今异义词,更不知道什么是特殊句式,而且还怪老师怎么老讲这些枯燥乏味的已经用不上的知识。为了消除这样的现象,我就去找一些与生活比较接近的题材,提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文言文其实也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枯燥,并且还很多有趣的故事呢,还能陶冶个人的情操。这样,他们就比较感兴趣了,再用这样的教材来学习文言基础知识就比较容易多了。当他们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后,再让学生消化科本内容,学起来就没那么累,也比较积极得多。例如,我在讲人物传记的时候,我就先把有关潘岳美貌的句子拿出来,让他们翻译。他们翻译后会对潘岳很感兴趣,趁此我就把一些关于潘岳的文章拿出来,让他们了解更多潘岳的事情,并且把一些写作技巧告诉学生,然后转移到《张中丞传后叙》上来,这样就比较轻易的学完了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而且他们还掌握得比较好。

其次,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讲《张中丞传后叙》时,我首先让学生对自己同桌进行描绘,并且让学生讲出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同桌描绘成那样。很多同学都会说因为他的性格让我喜欢,还有同学说因为他们长得帅,某个器官非常美。虽然不是特别雅致,但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情感,然后我就过度到作者对张中丞的情感这个方面来。正是因为作者对他充满了情感才能把张中丞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然后让学生找出有关刻画张中丞的句子来,既完成了“筛选”知识的能力,又把学生带进了情感世界,让他们从描写的句子中感受张中丞的美,感受他那饱满的爱国热情。

再次,教学内容故事化。

讲完了《张中丞传后叙》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我让学生重新演绎这篇文章,那就是编故事。从编故事的过程中不但掌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能力。

在这篇课文的尝试中,我轻松地完成了任务,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师生都在尝试中得到了成长。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