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研究

2014-07-17刘能文四川旅游学院成都610000

名作欣赏 2014年27期
关键词:模糊性不确定性文学作品

⊙刘能文[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是文学和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的关键。文学作品模糊语言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形成召唤结构,激发读者想象力,让读者享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中西方文论和美学对此都有阐述,本文尝试进一步系统论证文学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及形成的机理。

二、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中关于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研究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中,对于文学语言模糊性具有美学价值,即“模糊即美”的问题有着大量精辟的见解和精彩的评论。老子的哲学思想堪称中国对于模糊美研究的鼻祖。他强调陈述、忽视经验主义;强调直觉、拒绝逻辑;强调虚无、忽略存在。他认为虚空(虚空以及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具体表现)是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则。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发表了尖锐的评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不确定性的观点。

所谓“道”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糊性。老子的另一著名言论“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①,也对模糊性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他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②的观点。后来,中国的文学评论家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模糊性运用到了美学和艺术领域,并对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书法和音乐等艺术领域中也可以找到有关模糊美观点的强有力的支持和证据。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息息相关并互相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曾经说过“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在书法艺术方面,王僧虔在《书赋》中指出,创造和表达虚空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梁启超也同样表明了虚空的美学功能以及处理空白和处理黑暗之间的关系。

对于写字的人,最主要的有一句话“计白当黑”。写字的时候,先计算白的地方,然后把黑的笔画嵌上去,一方面从白的地方看美,一方面从黑的地方看美。③(梁启超)

音乐艺术中的空白也能实现同样令人满意的效果。徐上瀛推崇无声中蕴含的悦耳音色。“至于弦声断而意不断,此致无声之妙……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④(徐上瀛《溪山琴祝》)

总之,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评论充分论证了模糊美学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和其他艺术领域。

(二)当代中国文论及美学中关于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研究

有关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中文学语言模糊美的研究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和持续的影响。另外,当代美学家也对此开展了研究并结出了丰盛的成果,模糊美学的诞生就是这种成果的具体体现。《模糊美学》的作者王明居认为,模糊美学是一门以自然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坚实基础的系统科学,它以现代物理和化学中的耗散结构论为科学基础、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论为数学基础、以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模糊美学具有系统和规范功能,它不仅汲取了此前的模糊美思想的精华,同时还去除了其中固有的散发性和描述性的糟粕,因此将人们对于模糊美的认知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西方文论及美学中关于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研究

从上文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和美学为“文学语言模糊之美”的论点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西方文学评论和美学中同样也提出了这一论点,并且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欧内斯特·海明威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理”,即字面意义只是真正意义的八分之一,而言外意义占据了真正意义的八分之七,因此字面意义只是“冰山一角”。美国著名意向派诗人庞德反对直接和明确表述,主张通过意象、隐喻和象征实现模糊美学效果。西方文学评论和美学中的接受美学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阐述。

20世纪60年代,接受理论在英伽登现象学和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与其他文学思潮不同的是,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浪漫主义和19世纪期间,文学评论集中在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的外部研究上,重点关注身为社会环境一员的作者。相比之下,对新批判主义的倡导则是通过强调文学文本本身而专注于文学的内部研究。但接受美学偏离了这两种极端倾向,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上。接受美学文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明确和完整的。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不可能由作者独自完成,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对其进行识别和具体化。文学作品不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包含空白和未定点的多层构造,读者需要通过阅读对空白和未定点进行填补。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创造性作用。换句话说,读者在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阅读过程从静态过程转变成为了动态过程。各个读者的个性化诠释使得文学作品变成了一个模糊集合,这个集合中包含所有可能的诠释。在共时上,具有相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读者可能会由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兴趣、欣赏水平和其他因素而产生不同的解释;在历时上,由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读者的教育水平、审美能力和鉴赏情趣也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所有诠释的模糊集合可能包括各行各业人们的解释;包括与作家同时代的人的诠释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后来者的诠释。简而言之,共时垂直接受与历时水平接受丰富了文学文本的含义和意味。

三、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形成机理

接受美学究竟是如何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产生进行说明的呢?接受理论评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姚斯提出的一些概念对于说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空白”理论

接受理论评论家相信空白(空虚)和不确定性是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最显著特征。非文学作品,比如学术文本和新闻报道旨在通知或说服,而包含大量空白和不确定性的文学文本却是多层的系统化物体。因此,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艺术类文学作品的认知》一书中将其定义为“被描述对象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该描述对象并非由文本具体确定的”⑤。空白和不确定性必须让读者自由发挥想象力来进行诠释。伊瑟尔明确指出,“故事确实只有通过必然的省略才能获得活力。因此,每当流程中断,我们失去方向时,我们都能得到机会发挥自己建立联系——填补文本故意留下的空白的能力”⑥。他还提出,“同样,我们只有通过文学文本才能想象出并不存在的事物;文本的字面意义提供了知识,但言外之意才给了我们在脑海中描绘事物的机会”,“如果有了书面含义,但缺少不确定性因素,即文本中的空白,我们是无法发挥想象力的”⑦。因此,“未定点的存在并不是偶然错误行文的结果。相反,它对于每个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⑧。在想象力的驱动下,读者能够得出个性化的解释。在这一点上,空白和不确定性体现在语言层面上,比如语义和语法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同时也体现在非语言层面上,比如文学任务和文学主题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作者根据本文的主题并未对语言层面进行讨论。对语言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与语言模糊性进行对比后,很容易发现这两个概念具有类似的特点。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启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因此,模糊性在形式和功能上与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类似的。

(二)召唤结构

第二个重要概念是由包括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内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评论家提出的召唤结构(或称Appellstruktur)。召唤结构被生动地描述为一个由空白和不确定性,即作者创作的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所构成的“空篮子”。它将创作和接受连接起来,赋予了读者参与到文学作品意义创作过程中的权利。决定性概念在实现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下列流程表对此进行了解释说明。

(三)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形成过程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美学价值的形成过程可以这样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空白和不确定性)→文学的不确定性→召唤结构→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实现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即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空白和不确定性构成了召唤结构,激发了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在阅读、思考和想象的过程中,读者达到了审美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实现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总而言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在于它为读者创造了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四、总结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学评论的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存在相似之处,二者都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作为文学和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从文学作品文学性的构建角度来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然比明确性更为重要;其次,只有文学作品模糊语言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才能为读者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才能让读者享受到审美体验。再次,文学作品的模糊语言为文学作品带来了永恒的魅力,因为尽管读者具有相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由于欣赏情趣、接受能力、情绪以及其他情感因素不同,因此他们能够凭借各自的想象力分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诠释。随着欣赏情趣、接受水平和情感状态的改变,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肯定会产生不同的诠释。这一点可以通过那句著名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得以证实。三个共同点充分展示出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

①② 引自《百子全书》,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4419页,第4558页。

③④ 转引自徐宏力:《模糊文艺学论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第162页。

⑤[波兰]英伽登R.:《艺术类文学作品的认知》,埃文斯顿: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0页。

⑥⑦⑧[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美学反应理论》,巴尔的摩和伦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猜你喜欢

模糊性不确定性文学作品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考虑误差不确定性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全球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文学作品与数学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