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4-07-15王玉敏

文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国际化人才外语教学

王玉敏

内容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而外语是国际化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外语教学和学习应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外语学习课堂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对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受试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试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建议外语教学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围绕词汇、语篇、批评能力培养三方面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把知识、文化、技能的提升和开放性、批判性、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 跨文化交际 批判性思维能力 外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在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院首任院长卫周安谈到上海纽约大学课程计划时指出,进行博雅教育和文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一是批判性思维,二是对假设的质疑能力,三是面对不同的想法进行沟通,在互相尊重的情况下达成自己想法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综合起来就集中体现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现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如何?大学外语教学如何服务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在理清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概念基础上,结合跨文化教学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全球化背景下探索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中国外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思辨能力内涵关联与区别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入90年代,跨文化教学由文化内容导入发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到21世纪初期十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引起外语学界更多关注。高一虹(1998)提出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道”与“器”的区分[1]。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道”,是交际主体的基本取向;“器”是对信息和技巧的掌握,以及交际的结果或功效。贾玉新(2004)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为四类交际能力系统: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与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策略能力系统[2]。钟华等(2013)提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部分,其中交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四个子能力,跨文化能力涵盖技能、知识、态度和意识四个成分[3]。

中文“思辨能力”的概念和英文“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含义相照应,我国国内外语学界更多称之为思辨能力,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学者更多称之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部分。谷振诣和刘壮虎(2010)指出,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同样也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即它关注的焦点是做出明智的决断[4]。将“批判性”应用于思维,意味着利用恰当的评估标准确定某物的真实价值,以明确形成有充分根据的判断。

采用钟华等(2013)制定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测量表和SPSS19.0分别作为调查和分析工具,对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在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8个子因素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在于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和社会文化技能;急需加强的是语言能力、跨文化知识和语篇能力。基于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急需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味着文化知识和概念的传授,而僵化的文化差异概况又会给交流制造障碍。这就需要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质是培养人们进行恰当提问和做出好的推理、论证的能力。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应用相结合,积极培养学习者开放、敏锐、灵动和多元的文化视野和交流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道”与“器”的区分,高一虹(1998)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第一,道高于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以人的建设为根本,以人格的基本取向为目标。要把跨文化能力与人的素质培养这一整体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根本上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非技能训练;是潜能全面发展意义上的education,不是training。“是什么”和“成为什么”,远比“了解什么”和“做什么”重要。第二,道寓于器。人格的培养不应是空洞枯燥的道德原则说教,而应通过具体的教学或训练内容、材料、活动来进行。另一方面,具体技能的促成也应以人格素养为基础。第三,器由简至繁,道贯穿始终。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传授、训练,可大致本着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在高一虹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特点,笔者建议在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三个方面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方面,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综合起来可以围绕三个中心:词汇、语篇、批评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文化、技能的提升和开放性、批判性、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融为一体。

在教学方法上,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结合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特点,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学习者跨文化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学习者开放求真、善于质疑、勤于分析的习惯,关注汉英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不望文生义,不把母语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僵化地套入目的语文化。体现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外语教学要以单纯教师授课型转变为问题或者内容导向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研讨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以教师中心的、基于讲座的体系向一种学生中心的、主动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同时在技术手段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跨文化交际网络资源库,将跨文化交际和思辨能力培养相关的案例和训练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等方式呈现。这样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和理解所学内容,并就相关话题互动讨论和情景模拟,同时课前和课后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

在评价测试方面,也要体现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察评估。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随着外语学习从单纯的应试性为目的到强调应用能力的转变,外语测试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体现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整体监控和评价。对学生的测评方式可以借助资源库,从原来的人工评价逐步过渡到通过网络评测系统来进行评估,也可以借助相关资源使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

三.总结

总之,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要使学习者学会使用语言,同时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学习者要掌握本族语和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概念,而又不被概念所困。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教师需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启发他们批判性地对待知识,把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与人的素质培养这一整体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问题和内容导向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研讨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这样通过外语课堂教学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自我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其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最终促使其努力成为时代所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与“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39-5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华,白谦慧,樊葳葳.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界,2013,(3):47-56.

[4]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河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3-GH-095)和河南大学科研项目(HDXJJG2013-45)的资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国际化人才外语教学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