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与艺术学视域里的新媒体与当代艺术

2014-07-14高启光

艺术百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媒介形式

高启光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自古及今,各种媒介是各类艺术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艺术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当下,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手机、数码相机与摄像机等已日益侵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而艺术史上的重大流变从来都是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不论是美术、音乐、设计、摄影还是舞台剧,还是依托于现代电子技术而传播的电影电视艺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在不断创新。媒介形式发生的变化带来当代艺术的诸多创新与发展,但也使当代艺术面临着若干不容回避的问题。悲观者认为艺术将会走向消亡,艺术终结论的提出曾喧嚣一时,那么在当前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究竟如何认识新媒体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当代艺术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导致艺术的衰微?当代艺术的出路在何方?本文将从传播学和艺术学两个范畴对媒介形式的变化、当代艺术发生的变化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出路进行探讨。

一、当下媒介生态中艺术媒介形式的多元共生与融合

作为芝加哥学派的旗帜性人物,杜威的传播思想曾为传播学铺展了宽广的理论空间。他认为传播建构了社会,“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播与传递当中。”①也就是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建构和运行的基础,而纵观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任何形式与门类的艺术必得以一定的媒介为载体来进行传播,艺术借助于媒介,能够获得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更高的传播效率。同时,媒介也介入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并成为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个时期的艺术也因为媒介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这些作为人的延伸的媒介,对人类及其环境都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麦克卢汉另一个主要观点是“媒介即讯息”,他认为媒介本身就是它的内容,“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种“新的尺度”在艺术领域表现为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仅以文学艺术为例,文字产生之前,文学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的,文字产生后,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技术条件下,文学借以传播的媒介经历了石碑、莎草纸、竹简、帛、青铜器、书籍、报刊等有形的物质媒介。殷商的甲骨文献、西周的铜器铭文、埃及法老的泥版文书都是借有形的物质媒介流传后世的,在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入之前,欧洲是靠抄写在羊皮卷上的圣经来进行宗教传播的。从20世纪初以来,艺术加强了与科技的联系,照相技术、电影胶片、摄像机、电子设备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媒介形式。文学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应运而生。可见,不管什么时代,文学艺术的传布都和传播媒介密切相关,所以王一川下过“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的断语,以强调媒介对于文学的重要性。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把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声音和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口头语言媒介时代、以文字为媒介的书面艺术时代、以纸张和印刷术为技术支撑的印刷媒介时代、借助于电磁技术的电子媒介时代,以及当下的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介时代。那么与之相对应,艺术的媒介形式也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以口语、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口头文学阶段,以文字为基础的书面艺术阶段,以纸张和印刷术为媒介的书写印刷艺术阶段,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艺术阶段,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艺术阶段。艺术的媒介形式变化是媒介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发展的需要。

而在当下的媒介生态中,艺术借以呈现的媒介形式是多元共生的。如文学作品在当今有了更为多元、更具时代性的媒介形式,如文学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现在不仅有新老版本《三国演义》电视剧的媒介形式,有了借助电视这一大众化媒介的学者解读式的易中天《品三国》,还有了《三国杀》的桌游以及《烽火三国》、《三国群英传》、《三国无双》等相关三国故事的网络游戏版的媒介形式,它的传播媒介除了纸质的书籍,还可以借助个人电脑和iPad、电子书、手机来阅读,甚至收听音频格式的《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当下的媒介形式呈现,突破了期刊、书籍等传统的有形物质媒介形式的框限,将广播、电视、电影、光盘、网络、MP3等多种文学生产、消费、传播的新方法、新形式尽收旗下,这一表现恰是对当代文学艺术大众化、影视化、图像化、网络化等走向形态多元化的时代潮流的顺应。

其他艺术如美术、音乐、戏剧等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都出现了新的媒介形式,如美术创作在数字时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摄像机、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介入产生了影像装置及二维、三维动画作品,由静态艺术演变为动态艺术,丰富了绘画的表现语言。音乐与电视媒介相结合产生了MTV,传统戏曲与电影媒介相结合产生了戏曲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而当下同一艺术门类的不同媒介形式间在多元共生、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又是互相促进的。如由于影视剧的热播带动相关图书的热销,这一现象被称为“影视同期书”。《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金陵十三钗》等播出后都出现了原著的火爆销售场面,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两者密切互动,相得益彰,这种资源的多次开发和共享带来的是艺术市场的繁荣。其实“87版”电视剧《红楼梦》当年播出后,就曾使得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热卖。

很多画家也通过建立自己的网页或加入某专业性网站,把自己的画作挂到网上,或通过微博、博客、微信等来展示、宣传自己的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的网络形式使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以点击浏览、发表评价,甚至进行网上交易,新媒体成为了艺术品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对于音乐传播来说,从现场演奏到盒带、唱片、CD、网上点播、MP3,音乐的不同媒介形式也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扩大的多元共生与融合的系统中。

二、新媒体洪流中当代艺术的嬗变

媒介对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的媒介呈现形式甚至决定着艺术形式,同时,也是艺术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说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那么在当下的新媒体洪流中,当代艺术的生态格局是怎么样的?它有着怎样的变化?

邵培仁在他的《艺术传播学》一书中,提出“艺术的媒介化”概念,他把艺术媒介分为元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元媒介是指那些自古即有的艺术门类本身,而现代媒介则是指那些后起的一般是具有大众性及可复制性的艺术媒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后者以前者的媒介形式出现,因此可以称之为‘媒介的媒介’。”②电影、电视、网络都是典型的现代媒介。

与元媒介相比,艺术的现代媒介与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每一个时代的技术进步都曾为艺术的发展嬗变推波助澜,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的文化科技催生相应的艺术形态。如青铜器时代诞生了青铜铭文艺术,纸质媒介时代出现了绘画艺术。从20世纪初以来,照相技术、电影胶片、摄像机、电子设备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媒介,同时也带来了艺术观念的变革及艺术的创新。

人类进入以计算机及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时代,新媒体艺术也随之产生,互动性是它较之以往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性。“它和各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态相比,有着显著的‘动态性’特征。它可以对相应实时变化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变化。还可以通过一些可见的前端组成与参与者互动,通过用户体验来完成它的形式,而这种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③所以有学者认为,“电影美学是静观美学,电视美学是评议美学,网络美学是互动美学”。④新媒体艺术包括人工智能、电子机械艺术,数据库美学、映射、装置艺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游戏和超媒体下的叙事、手机和区域性媒介、社交网络以及虚拟世界等等。如西普·卡瓦(Sep Kamvar)的《我们感觉很好》(We Feel Fine,2006)是一个互联网数据库美学的例子,在他的这个作品中,每分钟搜获引擎都会在最新发布的博客上找寻“我感觉”,“我觉得”这样的关键词,然后把第一个句号前的句子记录下来。这些句子往往都含有直接表达博主情绪的词语,如悲伤、快乐、压抑等等。同时这些博客作者的年龄,性别和地理位置,甚至包括当地的天气情况也伴随这句话被一一记录到数据库中。一个包含几百万人的情绪变化,并且每天不断更新的巨大数据库就逐渐形成了。这一作品运用了很多有意思的界面,比如不同的感受被搜索和按照一定的图形进行归类。作者还为数据库添加了若干有趣的问题,如是否欧洲人比美国人会更多觉得悲伤?女人是否比男人更多地觉得自己肥胖等等。

当下以数码影像、互联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其数字化本质,具有即时快捷、包容平等和参与互动等人性化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传播平台的垄断,人人可以利用网络、手机媒体发布文字、图片或视频信息。

基于新媒体的这些传播特性,无疑它对当代艺术的传播会更加有利,尼葛洛庞帝就此谈到:“互联网络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是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的工具。”⑤

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艺术方面的资讯,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观看故宫、大英博物馆珍贵的艺术藏品。艺术家也可通过网络注册开通自己的网站、微博或博客,宣传推广自己的艺术作品、艺术理念与主张。观众也可通过网络互动性强的优势与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互动,关注他们的微博或博客,或通过电子邮件,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聊天的方式与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交流。同时,只要愿意利用新媒体,任何一位艺术家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受众群落。而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秀”一下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或上传一段自拍的DV作品到土豆网或YouTube,或在榕树下等原创文学作品网站发表自己的小说,或把自己的摄影作品贴到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微信里,或成为草根动漫一族中的一员在网络上和趣味相投者分享自己的作品……如一位在校大学生因创作QQ表情“兔斯基”而走红网络,后以百万代言摩托罗拉手机,谈及自己的成功,她这样表述:“从前在荧幕上放映的动画都是深宅大院,门槛不是一般人可以跨进的。太多对动画充满感情的人,只能做一辈子观众。而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发言权,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网络中好东西会立刻被飞速传播,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出乎意料的知名度。兔斯基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互联网上的朋友们传播开来的。”⑥胡戈对《无极》的恶搞使他制作的那段视频的点击率不亚于《无极》的收视率,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来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可以说,新媒体使得当代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艺术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通过与因特网相连接的个人电脑、iPad、手机等新媒体,艺术得以走出象牙塔,接近普通百姓,它与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联系,这是社会的进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推崇数字化生存的尼葛洛庞蒂对新的媒介环境下的艺术有过这样的预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⑦

对艺术来说,任何新的媒体的出现都会使艺术表现的手段更加丰富,也会催生新的艺术形式,如数字技术给影视带来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3D影像效果,也使动漫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当然,所谓新媒体艺术的“新”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摄影摄像技术是新的媒介传播方式,那时的新媒体艺术的主体是实验影像、观念摄影、影像装置等影像艺术形式。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后,伴随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艺术的主体则逐渐转向为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其所指涉的领域也波及艺术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新媒体艺术作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似乎已与高新科技不可分割。如在2011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主题为“延展生命”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展出的作品与传统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大相径庭,电子技术、机械装置等科技元素随处可见,有些作品也如科学试验般晦涩难懂,几乎让人误以为进入了科技馆,以致展览被媒体评价为‘不像美展的美展’”⑧。在这次展览中,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自动化控制、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等若干技术被运用到不同的作品中。如克罗地亚艺术家的作品《香蕉的诗》将生物发电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香蕉和柠檬发电产生能源,观众在这些电能的支持下利用Scribbler软件浏览人类文化中的名篇,再把随机选择的诗篇通过一台打印机打出来送给观众。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拓展了艺术的概念,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也大大开阔了当代人的感知经验。

对普通观众而言,新媒体艺术的吸引力在于新奇、刺激、充满乐趣的互动感受,据媒体报道这次展览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体验,一时竟令平时安静的美术馆如同游乐场般喧闹欢乐。而传统艺术带给人们的虽也有审美的愉悦,但接受者往往是带着崇敬、欣赏的心理。所以由此可以验证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⑨

三、当代艺术的问题与出路

从最初的因形态上的陌生感而被视为异端,到逐渐被接受,新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国际艺坛中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重要的艺术展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身影。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媒介的拓展,同时它也大大丰富了艺术的内涵。一方面我们看到技术的参与让今天的“艺术”改变了面貌,艺术品的欣赏方式也从以往的被瞻仰膜拜变成了今天的更为平易近人。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的是,新媒体艺术在很多时候存在过于注重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使用而忽视了作品内容与人的因素的内在关联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科技与艺术一体化的共生形态”,从而容易流于简单的感官和视觉刺激与娱乐。“它的强烈的高技术特征与对复杂硬件和材料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精神性力量。”⑩

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炫奇、炫技并不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决定性因素,艺术永远不应沦为被科技摆布和支配的对象。新媒体艺术同样可以走低技术的路线来实现创作者的艺术追求,降低对高新技术的依赖,回归传统,这也是一部分艺术消费者们的呼吁和追求。新媒体艺术曾被视为是对主流艺术的一种颠覆和反叛,尽管从形式上看有些新媒体艺术有其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特征,似乎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全新概念,但是如果我们从艺术的本质来看,新媒体艺术仍然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而不是颠覆。因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艺术家借助某种媒介语言生成一定的意义,表达创作者的思考和感受,引起接受者的内心共鸣。而那些普遍为人们所接纳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往往是从艺术的角度发现切入点,继而通过艺术符号的组合生产意义、建构想象,艺术地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世界以及感知体验的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光影与艺术的传统媒介表现形式巧妙结合,有时能够产生更加奇异、丰富的视觉效果。如导演张艺谋策划的《印象刘三姐》,是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巧妙、综合运用的典型,它以具有自然魅力的山水实景为剧场,并创造性地以晴、烟、雨、雾、水、光、声等作为造型艺术语言,制作出了一部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集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震撼性于一身,这种视觉上的革新给观众带来的是如梦如幻的视听体验。2014年马年春晚,匈牙利影子舞《符号中国》备受观众喜欢,被民众认为是最有创意的节目。影子舞是由艺术家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仪的光源创造影子与视频互动的媒介形式,透过光影,用人类最古老的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把长城、故宫、桂林山水、天坛、天安门前的狮子、火箭、春等中国符号形象生动用人体展示出来,现场效果宛如黑白电影,时尚而又有复古的韵味。

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新媒体艺术是在“拼”高新技术,也被业内质疑为“烧钱”,这使得它的进入门槛较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者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赞助者,以及完善的基金会制度的建设,将成为新媒体艺术获得良性发展的基础。

当代艺术和新媒体联姻后,一方面某些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学演变为丑学。许多艺术创作者依重于工业器械或高新技术来拼贴现实,而非传统艺术中用手工艺(绘制、塑造)进行创作的模式,艺术的外延越来越大,逐步向非艺术的领域拓展,以至于人们发出这样的困惑之问:什么才是艺术?还有什么东西不是艺术?美国学者丹托也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只要能够援引某个理论对它作为艺术的地位予以解释即可。一堆煤、一桌子书、一堆报纸、一截水管、一件女人衣服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一个粗糙的录像记录了某个男人正无所事事,这也可以成为艺术品。艺术品不再需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艺术品。”⑪另一方面,过度娱乐化和甚嚣尘上的消费主义浪潮下的大众审美文化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并最终消失。我们可以看到高度生活化而非形式化的审美活动(如胡戈的恶搞),正在瓦解高度形式化而非生活化的审美(如陈凯歌的《无极》)。依照黑格尔的理论,当代艺术似乎已经完全背离黑格尔“美是艺术的感性显现”的基本理念,与审美相分离。

这的确是当代艺术中一个不能回避的现象。但我们应该看到,这并不能代表新媒体和艺术联姻所产生的结合体的全部,它只是当代艺术中的一小部分。虽然新媒体代表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当代艺术都非要与新媒体嫁接。正如有了汽车,但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以车代步,自行车、步行仍然是很多人的选择和喜好。从某种角度说,艺术是母体,媒体只是一种介质或手段,新媒体是诸多艺术介质或手段中的一种。新媒体艺术也不是当代艺术的主流,长期以来它只是作为当代艺术中具有实验性、前卫性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它的能量也不足以改变当代主流艺术的发展方向或决定它的命运。

总之,新媒体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传播平台,也使普通人得以参与其中,借助于新媒体进行传播是当代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新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介质,有着很大的延展性,它是当代艺术得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助推器,它不会带来当代艺术的终结。只是艺术的“外部边界”虽然会不停地扩大、延展,但艺术的价值是不会被纯粹的科学技术所取代的。艺术家需要懂得怎样更好地来利用它,祛除新媒体的技术之魅,让当代艺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应立足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其丰厚的土壤上结合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谋求发展与创新。如果放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放弃建国以来我们的艺术教育所坚持的严格基本功训练的传承,那么,我们的艺术最终定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的困境。

① E.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② 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③ 郭醒乙《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主题》,http://collection.sina.com.cn/ddys/20120828/150881945.shtml.

④ 隋岩《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53页。

⑤ [美]尼葛洛庞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⑥ 《兔斯基:一鸣惊人》,http://www.artsbj.com/Html/paimai/shijian_2355_240_2.html,2009.9.

⑦ 同⑤。

⑧ 土司《科技展?艺术展?》,《IT经理世界》,2011年第9期。

⑨ 同④。

⑩ 魏星《艺术史语境里的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8期。

⑪[美]阿瑟·C.丹托著,王春辰译《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媒介形式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书,最优雅的媒介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