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锡伯族爱情长诗《哥妹泉》之比较

2014-07-14关志英帖洪宇甄永亮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承德067000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锡伯族梁山伯祝英台

关志英 帖洪宇 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北承德 067000)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锡伯族爱情长诗《哥妹泉》之比较

关志英 帖洪宇 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北承德 067000)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哥妹泉》分别是汉民族和锡伯族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无论是从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都反映出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桎梏;歌颂了青年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美满的愿望。但是由于所处的背景环境不同,故事中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本文通过平行比较与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作品。

悲剧;爱情;异同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哥妹泉》两部作品都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纯洁美好,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主人公追求的最高境界。每一个民族都有一部动人的爱情故事,富有民族气息的感情将爱的主题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进一步升华。锡伯族的《哥妹泉》是可歌可泣的民间爱情故事,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爱情长诗;汉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两部作品虽然是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产物,却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一对相恋的男女青年为了自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最后双双殉情。这两部作品,在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悲剧结局等方面,求同存异,本文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后会发现各民族代表作品的闪光之处。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哥妹泉》相同之处

1.相同的社会背景——封建礼教

这两部作品虽说是不同时期的民间爱情的代表作,但是其故事内容反映的是当时当地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桎梏。《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那时封建的门第观念、包办婚姻的观念较为明显,虽说两人相恋已有三年,但是祝父根本不理会英台的想法,执意进行包办婚姻,最终结局将喜变为丧。《哥妹泉》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锡伯族实行森严的八旗制度,一个村为一个牛录。故事中的黄安泰梅勒章京为牛录的副都统,有钱有势横霸一方,一心想霸占女主人公伊本芝,但伊本芝早已与韩扎阿相恋多年,于是故事的矛盾冲突集中在地方官员与老百姓的争斗中,但最终因恶霸贿赂上级,官官相护,最终故事走向了悲剧。

2.相同的主题——歌颂爱情

《哥妹泉》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作品最鲜明的相同之处就是歌颂爱情。他们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典型代表,为忠于爱情,选择死亡,以此来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梁山伯与祝英台》将爱贯穿到故事情节中:相识—相爱——双双殉情。同窗数载、十八里相送、楼台相会两人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哥妹泉》相恋—抗婚私奔—双双殉情。同样都是为了爱情,笔者认为女主人公伊本芝比祝英台爱的更炽烈,当得知恋人被恶霸杀死的消息之后,最先想到的不是殉情而是报仇,只有报仇雪恨,才能与恋人韩扎阿在天堂幸福的生活。

3.相同的结局——悲惨命运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圆满的结局会让读者充满幸福感,而悲惨的结局则会让人挫败失落。这两部作品都是以悲剧结尾,阅读之后,不禁让人感慨,相爱的两个人只有死了才能在一起吗?梁山伯一个贫民书生无力与官宦人家抗衡,门第的悬殊让他的自卑心理越来越重,最终郁郁寡欢而病死,祝英台得知噩耗,也随之同去。韩扎阿不畏恶势力,与恶霸比赛传统射箭争夺副都统之位不幸落败,与伊本芝私奔被抓,最终被打死,伊本芝报仇雪恨后也随之同去。仿佛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冥冥之中悲惨结局命中注定。

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部作品都是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作者以景物衬托、借景抒情来表现两对恋人炽热的爱情,让读者对他们的生活充满羡慕和期待。但现实的无情打败一切浪漫元素,残酷的社会环境、保守的封建思想、森严的等级制度,让幸福的人儿无法在人间生存。作者将两对恋人化蝶、化泉,是想给读者创造最后一点心灵幻想。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哥妹泉》不同之处

1.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家长观念

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差距悬殊,祝英台出生在富贵之家,阶级地位高,父母在平时生活中对她要求很严格,为人处事中处处讲究门当户对,对于女儿和梁山伯的爱情更是百般阻挠。而伊本芝出生在牛录里平常百姓家,父母心地善良、吃苦耐劳,对韩扎阿和女儿的婚事早已默认,尤其是在两人与父母商量私奔的问题时,更是不顾一切的给予支持。父母的态度无形之中决定了她们性格的倾向。

2.不同的人物性格

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将重点都集中在女性身上,作为追求自由恋爱的典型代表。英台聪明、贤惠、内敛的性格,遇到了消极自卑的梁山伯,两人还没有携手抗争就在你猜我想中走向了死亡。而伊本芝胆大、贤惠的性格在加上韩扎阿的勇敢抗争的精神,让他们在恶霸面前毫不退缩,勇于反抗,虽然最后也是悲剧结尾,但是惩恶扬善,让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主人公不同的性格诠释着不同的爱情观念,英台和山伯的爱情内敛、压抑,而相比之下,伊本芝和韩扎阿的爱情勇敢、坚毅。

3.不同的象征意义——蝴蝶、清泉

蝴蝶和清泉在自然界中都是具有灵性的,作者在结尾中增加浪漫元素,让读者在悲伤、遗憾中看到希望。蝴蝶的美丽和自由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抛开人间的是是非非,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哥妹泉》中虽然也有花有草有百蝶,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两座墓正中流出的那一道清泉,而清泉,世世代代养育着锡伯族人民,早已有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即使是蝴蝶也不能与她相媲美。最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两个情人,命泉水为哥妹泉。清泉的纯净、连绵不绝象征着伊本芝和韩扎阿的幸福爱情天长地久。

三、结语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哥妹泉》两部经典爱情故事,无论是从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都处处反映人们对生活真、善、美的渴望;抨击了残酷的社会环境、保守的封建思想、森严的等级制度;塑造了两对英勇顽强的主人公形象;歌颂了青年一代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美满的愿望。他们对爱情的忠贞无人能及,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他们永远是爱情的代言人。以悲剧续弦爱情,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1]富金才.哥妹泉[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2]贺灵.锡伯族百科全书[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3]赵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汉英)[M].新世界出版社,1998

[4]刘曼.悲剧中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比较谈[J].时代文学,2012,03

猜你喜欢

锡伯族梁山伯祝英台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锡伯族文化如何走进沈阳高校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饰演“梁山伯”人物浅析
从舞蹈本体出发的老题新作
音乐剧《蝶》中“祝英台”音乐形象表现分析
不屈的灵魂,失败的抗争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
寻找梁山伯
清初锡伯族的文化更迁对其民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