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功利性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4-07-11李杰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功利性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李杰

摘 要:作文教学耗时费力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作文教学出现了急功近利的一面,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许多初中生作文出现结构模式化、内容空洞、抄袭成风等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弱化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功利性;原因;对策研究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功利性的表现

1.作文结构模式化

在日常作文训练和考试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类似八股文的作文,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创新可言,当你看到全班作文结构雷同时,是不是有种恍如隔世,回到明清,与科举考试“八股取士”的情形相似呢?

2.作文内容空洞

古人常说:“文以言情”,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为赋新诗强说愁”,我们经常说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讲真话、抒真情,但是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发现学生作文“造假”的情况,作文“假、大、空”成了惯性,内容空洞。

3.作文抄袭成风

在升学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即提高考试分数,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技能,在教师的默许下,学生写作抄袭成风,不仅仅在考试中抄袭,更逐渐演变为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抄袭,这样一来,就慢慢弱化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使学生无法真正从内心里重视写作训练。

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功利性的原因

1.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当前教师流动困难,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教师知识更新较慢,教学理念滞后,作文教学还是传统的命题、自由写作、批改这三个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只能写作时求助于作文大全、作文百科全书等辅导书。

2.作文评阅标准僵硬

通过综合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我们一般将作文分为五类,在阅卷时,往往注重四个方面:(1)看文字是否通顺;(2)看是否引用名言名句或优美词语;(3)看作文结构是否新奇,材料新颖;(4)看是否有深度。面对这些应试标准,我们的作文教学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偏差,因为一般情况下,作文占整个试卷总分的40%,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所以,教师的讲授也向“应试化”发展,作文教学也呈现其功利性的一面。

3.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

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1)学生在写作时教师要求过多,使得学生不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长时间下来,也就打击其创作的积极性;(2)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写作时无话可说,只好编故事来应付老师,应付考试。

三、对初中作文教学功利性的对策研究

1.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学校要适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到课改卓有成效的学校进行优质课观摩,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弥补自身的不足,下面几点是一些经验与借鉴。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再只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自由创作,重点在于点拨学生,把学生曾经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与自己的感情之间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回忆、联想,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作文。

(2)以课文作为写作示例,在学生课外书籍缺乏和阅读量有限的情况下,课本是学生写作的主要借鉴,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的创造欲,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一定范围内改变作文评阅标准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动下,新课改日渐深入人心,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贯彻这种要求,在保证作文最基本的“文通字顺”的条件下,只要是学生自己想的、自己说的和自己写的,都要鼓励与支持,并且在作文讲评中,不再照以往的套路“通读作文、给出分数”,而要采取让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作文自我反思。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因人而异,主要的是家校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写作的热情,营造学生写作的心情,并对其写作及时给予鼓励,家庭要增加其日常生活体验,二者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我们的作文学习,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写作实践,使学生更能适应生活需要,这才是成功的作文教育。

参考文献:

柳道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5).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汕尾市新世界中英文学校)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利性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