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学 善学 乐学

2014-07-11朱少甜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情境

朱少甜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围绕“兴趣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小故事;教学情境

所谓兴趣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心理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

活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以此为契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最优质的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与理论性特征,相对中小学历史来说更显枯燥、无味,而且知识点也较为繁琐、琐碎,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背诵与记忆。因此,大多数高中生并不怎么热衷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对其普遍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兴趣教学法”,就显得格外必要了。以下,笔者谨以自身真实的教学过程为例,就“兴趣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历史小故事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也较为丰富,厌恶教师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历史教学模式。相反,却对各种奇闻轶事持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及研究欲望,有通过历史学习验证历史故事真假与否的强烈愿望。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这些趣闻轶事为突破口,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之中。相信,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一章节时,我就向学生讲述了新文化主要领袖人物——胡适与其印章的小故事:胡适偶然得到一块绝佳的刻章材料,决定将它篆刻成自己的私印。他告诉篆刻师傅待印章刻好之后,只需在上面篆刻出“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你胡适既然号称白话文的提倡者,又极力倡导大家都用白话文,自己的私人印章中又怎么能再重复出现‘之乎者也这类腐朽的语言模式呢?”于是就自作主张,将胡适先生所要求的“胡适之印”篆刻成了“胡适的印”。等到胡适先生收到这枚印章时,只能是哭笑不得,无以言对了。

如此,借助这一小故事,不但帮助学生深刻领略到了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还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历史猎奇心理及探究欲望,而这显然有利于推动他们快速、积极且主动地融入新文化运动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为实现对于这章内容的更好认识、理解与掌握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设置疑问,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有过类似的言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问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足可见一斑。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巧妙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率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惑,然后再通过具体历史知识点的讲解使得他们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惊喜。相信,如此教学方法,对于诱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同样起到非常关键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章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有些人认为,英国之所以会悍然发动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公然虎门销烟的后果。这种观点对错与否?为什么?”并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就上述说法的正确性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辩论。

上述问题紧扣“鸦片战争”这章内容的具体知识点,这么一来,就为学生营造了合作探究、开放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与环境,促使学生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下迅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以及学习思维,充分投入讨论活动之中。如此,既充分保证了学生不分心、不走神,与此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与激发了他们对于历史新知识、新

内容的学习兴趣与强烈求知欲望,而这无疑为当节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诱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先进教学设备被广泛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多媒体本身兼具直观生动、形象立体的特点,因此,一经普及,就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极度喜爱与追捧。

历史主要以过去事件或者人物的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不可复制性,而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高中生普遍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人生阅历,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某些历史内容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困难,更谈不上形成深刻且透彻的认识与感悟了。针对高中生的这一主观学习特点,高中历史教师不妨以多媒体教辅设备为突破口,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特点为学生再现一个较为生动、较为真实的历史情境。我个人认为,这一措施也不失为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具体线路、航程、航海家在海上航行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种种艰难与挑战以幻灯片或者视频短片的形式充分展现给了学生。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以前新航路开辟时期的历史情境进行了真实的还原与再现。此举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探索、求知欲望,有利于推动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还给予学生直观而立体的印象,有利于促使他们在深刻印象的指引下实现对于所学内容的更好吸收、理解与掌握,真正收获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将更多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灵活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让我们教师用智慧和汗水去铸就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程晔馨.高中历史学科兴趣教学运用初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6).

[2]贾守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03).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情境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