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的云南农村消费性服务业问题及其对策

2014-07-11周紫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

周紫林

摘 要:为了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云南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探讨云南新农村建设中消费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解决对策,目的是促进云南农村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云南;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27-02

云南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农村因农户建房、建沼气池、改厕、改圈、庭院硬化、装太阳能、农村三通、集镇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等,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消费经济的增长。2012年云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561元,比上年增长14%;2013年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 036亿元,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比城市高0.7%[1]。但是,云南农村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相比,消费性服务业还比较薄弱,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一、云南农村消费性服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消费市场的硬件服务设施较差。县城的市场建设较好,而乡镇政府驻地的集贸市场建设比较薄弱,市场规划不到位,市场摊位划分不尽合理,专业批发市场少;餐饮卫生差、厨艺差,旅店少、档次很低,水、电、路配套建设不够科学合理,很多乡村公路从集镇市场中间穿过,既拥挤又不安全;市场狭小,每到赶集日,呈现出一幅幅拥挤、繁忙、混乱、兴旺的景象;而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所在地的市场很少有专门设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交易量很萧条;物流配送行业发展滞后,运输车辆少,运输距离较长、运送时间较长,仓储、保鲜设施缺乏;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滞后,农家乐、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建设数量较少、特色不够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小。

2.农村消费市场的软件服务质量较低。农村金融对农民贷款实行限额,重点倾向于种养大户和商贸大户,贷款利率较高,普通农户贷款难,村、组没有银行自动取款机,取钱只能到乡镇政府驻地;城乡“购销通”、“信息通”和“服务通”还处于落实阶段,集货网络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平台、农村金融网络服务平台还需加快建设,目前农村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很突出,农村物流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市场的法律法规、会计、税务、律师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致富能手培训、市场监督与管理服务比较欠缺,一些农村市场还停留在简单的收税、整顿市场、罚款等较低层次,对如何调节垄断经营组织、“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和农民”、乡镇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相互之间的利益,缺少成熟的办法,这类服务不够深化。

3.农村市场消费群体服务还比较薄弱。云南农民居住分散,收入较少,勤俭节约,较低档次物品的消费量较多。但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消费建材、家电、家具等中等档次物品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这说明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但它也表明农村市场消费群体服务还比较薄弱。目前,在引导促进农民敢于消费、提高消费档次方面还做得不够,在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吸引游客到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吃农家饭等方面的服务做得不够,把农民群众所需的农药、花肥、籽种、农机、农具、建材、家电等消费品送货到村、组或到农户家里还比较欠缺。近年来,一些农村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买羊、买猪等牲畜杀吃十分时髦,而且在其他节日和婚丧嫁娶等乡土习俗活动中的消费上升很快,但是把农户所需的牛、羊、猪、鱼肉和烟酒等物品送货上门的服务缺乏。

二、云南消费性服务比较薄弱的成因分析

1.云南农民消费结构明显失衡,影响了消费性服务的提升。自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云南农民家庭的消费除了子女教育和生产投入外,消费增长最快的就是修建房屋、购买家电或摩托车,而衣服、食品、中高档家具等众多类别的物品消费较少。虽然云南农民平均每年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支出了,但是农民消费结构明显失衡,导致农民消费支出较少的那些商品部门难以兴旺,消费性服务必然薄弱,影响了整体消费性服务的提升。

2.云南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农村乡镇政府驻地的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很多乡镇政府驻地面积狭小、地势不平坦,拓展集市面积和容量困难,而且乡镇人口分散,集镇规划建设前瞻性考虑不够,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摊位分配和管理不科学,未能有效实施车辆分类停靠和管制;很多农村因为落后,所以村干部和村民对建设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交易市场的重视不够;一些农村的乡村旅游、农家乐正处于起步阶段,硬件建设落后;农村功能化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传播少、缓慢,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拓程度较低;农村普法教育、劳务技能培训力度还不够大,农村经济主体的利益分享调控乏力;县外市场开拓不足;商贸经营组织和团体少,县内直接送货到村、组的物流与销售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特别是农村节庆日、乡土习俗活动和季节性消费需求的销售服务薄弱。

3.云南农民收入较少,社会保障压力大。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不断增长,农村土地流转数量增加,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减弱,物价上涨较多,农民生活开支不断增加,农村养老压力增大。这些因素影响了云南农民消费量的增加,使得农村消费性服务难以显著增加。

4.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改变缓慢。新农村建设对云南农村消费最明显的拉动就是道路建设、建房、改厕、改圈、改灶、修路、家电下乡和建材下乡,而农村的其他消费带动不大。云南农村富裕家庭占少数,不富裕家庭占多数,人们节俭的习俗盛行,加上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和收入增长不多,许多农村人偏好于购买低档次产品,农村家庭饮食简单,很多地方保持了杀年猪的传统,自己种些蔬菜满足自给,农民必然很少从乡镇市场买蔬菜、肉类等食物。

三、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完善消费性服务endprint

1.加强农村市场“硬件”建设,改善市场服务外在环境。一是合理规划云南农村集市建设,改变市场狭小的局面。在小城镇建设和各乡镇集市建设中,必须坚持规划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考虑集镇人口增加后的市场容量,分区划片,建设好各交易区,合理划分市场摊位,培育专业批发市场;改变公路从集镇市场中间穿过的情况,对车辆停放进行管理,确实解决乡镇市场交易拥挤、混乱的状况;做好集镇供水、排水、污染治理、供电等配套工作;搞好餐饮卫生环境整治,建设档次适宜的乡镇餐馆、旅馆;抓好农家乐、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建设一些中、小型集贸市场,促进村、组市场交易的繁荣。二是大力推进县域内各乡镇之间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山区、半山区的居民居住地离乡镇市场较远,应当修筑等级适宜的公路,缩短运输时间,改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商品运输和交易不便的局面;降低县域内外市场交易成本,为县外市场的开拓提供便利;建设一些仓储、冷冻和保鲜厂房设施,大力改造或修建县、乡镇的一、二级农贸市场,注重产品批发市场硬件建设,建造设施齐备、购物环境条件良好的农村集贸市场。

2.加强农村市场“软件”建设,改善市场服务内在环境。一是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工商管理部门应继续查处农村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治理地下经济,治理非法交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教育民众树立正确对待经济利益的态度,坚持良好的道德操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形象,坚持正当交易,合法致富。二是提高农村市场组织的发育程度,构建“产、供、销”密切配合的运作机制。培育农村商品市场、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和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市场产品流通协会,促使流通渠道畅通;搞好批发、零售市场建设,采取约定期限的合同产品交易方式,维护产品价格的稳定,促进市场的繁荣;构建县、乡(镇)、村、社市场和县外市场统一的市场网络,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机制。三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量,改善市场产品结构。落实减税、转移支付等多予少取的政策方针,逐渐增加农民福利,探索减轻农村养老压力的举措,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效抑制物价上涨,引导农村居民转变节俭的消费观念,除了子女教育和生产投入外,实现对建房、家电、摩托车、衣服、食品、中高档家具的合理支出,提高生活质量;重视县外产品市场的开拓,因为一些产品在县内难以畅销,而某些产品如茶叶、小粒咖啡、水果、蔬菜、奶类产品、肉类产品、林产品等,只要县外市场销售畅通,就能促进本县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3.加强农村消费群体服务,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引导部分农民向乡镇、县城驻地周围转移,有效改变农民居住过于分散的局面;条件较好的村、组,可以配置自动取款机,方便农民提取现金消费;加快城乡“购销通”、“信息通”和“服务通”的落实,加快建设集货网络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平台、农村金融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农村市场信息化程度,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加强农村市场的法律法规、会计、税务、律师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致富能手培训、市场监督与管理服务,调节好垄断经营组织、“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和农民”、乡镇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相互之间的利益。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吸引游客到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品尝农家饭和体验农村生活;加快发展农村物流业,把农民群众所需的农药、化肥、籽种、农机、农具、建材、家电等消费品送货到村、组或到农户家里;抓住农村节庆活动、乡土习俗活动对消费品的大量需求,把农民需要的牛、羊、猪、鱼肉和烟酒等物品送货上门,大力促进消费;引导农民营养健康饮食和逐步提高消费档次与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抓好乡镇、农村经纪人和商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商贸经营组织、团体和个人,开展直接送货到村、组的物流与销售服务,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2013年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 000亿元[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

n/201401/20140100475880.shtml,2014-01-28.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