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选经、用穴及配伍规律初探*

2014-07-11曹卷舒谭志高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任脉关元膀胱经

曹卷舒,谭志高,曹 越,章 薇△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压力性尿失禁作为困扰女性的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情况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仅于咳嗽、喷嚏、大笑致腹压增高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停止加压时漏尿停止,并不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据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显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1.9% ~53.1%,其中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为49.6%[1-7]。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近年来较多临床报道显示:因针灸治疗本病具有廉、便、效、验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生、患者的重视。为探究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选经、用穴及配伍规律,笔者通过查阅近10 年以针灸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规律如下。

1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2005 ~2014 年国内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并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临床研究文献。

1.2 研究方法

以“针刺”、“电针”、“压力性尿失禁”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

2 结果

2.1 腧穴使用频次统计

对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进行统计,将使用频率超过50%的穴位记为高频用穴,按穴位出现的频次高低进行排序见图1。

图1 的统计结果显示:高频用穴为关元(73.3%)、中 极(63.3%)、三 阴 交(56.7%)、肾 俞(50%)、足三里(50%);使用频次不足50%的穴位有气海、百会、次髎、膀胱俞等;还有其它一些穴位如子宫、尺泽、太渊、蠡沟、顶中线、中膂俞、中脘、下脘、气穴、四满、足运感区、脾俞、环跳、志室、太冲、京门、中府、合谷等穴也有用到。从上述穴位的使用情况不难得出其共同的特点:①用穴所在部位,大多分布于下腹部及腰骶部,膝以下穴位次之,故治疗尿失禁的选穴大多以局部邻近膀胱腑的部位取穴为主;②从上述穴位的所属经脉看,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而上述经脉或直接与膀胱本腑相关,或本经经脉其循行走向及其所主之病症,与膀胱本腑病症“遗尿”、“小便不禁”联系密切;③有些穴位虽然使用频次稍低一些,但亦为临床针灸治疗该病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故而值得借鉴。

图1 腧穴使用频次统计直方图

2.2 腧穴所属经脉统计

对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进行统计,按经脉使用的频次高低进行排序见图2。

图2 经脉使用频次统计直方图

图2 的统计结果显示:足太阳膀胱经是最被支持治疗尿失禁的经脉选择,而任脉列居其次;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亦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经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亦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但其临床使用较少;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则没有关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报道及研究。从上述经脉的使用情况不难得出其共同的特点:①无论是本经经脉腧穴的使用频次,还是被使用的腧穴的个数,足太阳膀胱经与任脉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经脉选择。究其原因,上述两条经脉循行走向或直接与膀胱本腑相关,或其循行走向多经过腹部且穴位分布比较邻近膀胱腑有关,而压力性尿失禁乃属膀胱本腑疾病,取上述两经脉可助膀胱气化而止遗尿;②手太阴肺经与足少阴肾经作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经脉,两经腧穴常配合使用,而寓金水相生之意;③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等经脉,临床用之虽少,上述经脉与膀胱本腑亦无直接关联,然五脏六腑之气均禀受于先天元气,同气相求,是故取上述经脉,均可助膀胱气化之功。

2.3 腧穴所在部位统计

对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进行统计,按腧穴所在部位出现的频次高低进行排序见图3。

图3 的统计结果显示:既考虑各部位使用的腧穴个数,又考虑各部位腧穴的使用频次,腹部是最被支持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选穴部位,而腰骶部列居其次;下肢在治疗尿失禁上亦是较为常用的选穴部位;上肢、头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则较为少用。从上述部位的使用情况不难得出其共同的特点:①从人体解剖位置来看,下腹部为膀胱居所,故而在临床用穴上,腹部的选穴显得尤为重要;②从经脉的循行分布范围言,治疗尿失禁的高频用穴及次高频用穴,大多分布在相应经脉循行路线的腹部、腰骶部及下肢;③上肢、头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虽较为少用,然从其所选用的穴位如百会、中府、脾俞来看,或有升阳温煦之用,或有通行水道之功,或有补益后天之效,虽功用不一,然殊途同归,对膀胱之气化功能皆有助益,故而值得深思和探讨。

2.4 腧穴特定穴属性统计

图3 腧穴所在部位统计直方图

对以针灸方法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进行统计,按腧穴特定穴属性出现的频次高低进行排序见图4。

图4 腧穴特定穴属性统计直方图

图4 的统计结果显示:从以针灸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中,近乎每篇文章都有使用特定穴进行治疗,共使用特定穴24 个,占总穴位的66.67%,特定穴中交会穴占41.67%、俞募穴占41.67%,五输穴占25%、原络穴20.83%、八会穴8.33%、八脉交会穴、隙穴的使用则无临床研究与报道。从上述特定穴的使用情况不难得出其共同的特点:①从特定穴中腧穴的使用结合其使用频次进行综合分析,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方面,交会穴以及俞募穴的使用均占据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五输穴、原络穴因其多居肘膝关节以下,与膀胱本腑的联系不及交会穴、俞募穴密切,故而使用较少,但其作为远道取穴的重要选穴来源,因而值得分析、探讨。

3 讨论

3.1 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

任脉为阴脉之海,受全身阴气,其经脉循行主干行于腹,主治泌尿系统病症。《灵枢·经脉》记载:“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关元、中极、气海三穴为任脉循行线上之要穴,居下腹部,近邻膀胱腑,均有温肾壮阳、补虚固摄之功用,与膀胱经背俞穴相伍而成俞募配穴之法,而功擅止遗。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与膀胱密切相关,亦可治疗与“筋”有关疾病,足太阳膀胱经与膀胱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在《内经》时期就做了陈述。《灵枢·经脉》记载:“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灵枢·本输篇第二》云:“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云:“膀胱,本州都之官,藏津液。州都者,下邑也,远于京师,且津液必于气化而后能出”。可见,临床上尿失禁的治疗常选膀胱经的肾俞、次髎、会阳等穴和任脉的关元、中极、气海等穴就是很好的范例。因为本病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而这些膀胱之气输注于背部膀胱经相应背俞穴及局部穴位,通过针刺治疗可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

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肾者,水脏,主水液,为水之下源。通过肺的肃降,将上焦水液向下布散,经肾的气化作用下输到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故取肺经之穴,寓涵“提壶揭盖,洒陈布散”之意,而取肾经之穴,可有“釜底加薪,温运气化”之功,二者相互为用,不可或缺。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气均赖后天之养;肝胆为气机之枢,而水液代谢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蓄溢、调节全身阳经之气血,具有温通经脉、温煦脏腑之用。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等经脉,临床用之虽少,上述经脉与膀胱本腑亦无直接关联,然五脏六腑之气均禀受于先天元气,同气相求,是故取上述经脉,可助补气固元,而功擅止遗。

3.2 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主穴为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研究表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穴位及其次数为:关元22、中极19、三阴交17、肾俞15、足三里15、气海13、百会9、次髎5、膀胱俞5。从上述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针灸治疗尿失禁的临床取穴,其局部取穴以膀胱经的肾俞、膀胱俞、次髎、会阳等穴和任脉的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为主,远端取穴以三阴交、足三里、百会为主,其中以关元与三阴交二穴使用频次颇高,被认为是治疗尿失禁的常规用穴。本研究收录的近10 年以针灸为主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文献中,共使用36 个穴位,总频次163 次,十四经穴31 个,总频次153次,占93.9%,经外奇穴2 个,总频次4 次,占2.4%。可见针灸治疗尿失禁临床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关元穴,其次是中极、三阴交、肾俞、足三里,以上五穴构成了治疗尿失禁处方的主穴。

3.3 配穴规律常以局部近膀胱腑选穴为主,再配以远道取穴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约,不能约束小便,或产后病后体弱,肺脾气虚,固摄无权,不能摄制小便,其治疗之根本在于温肾补虚、培元固本、固摄止遗,故而在其选经、配穴上常以局部近膀胱腑选穴为主,再配以远道取穴为法。

①局部取穴分析:根据“经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可选取膀胱经的肾俞、次髎、会阳等穴和任脉的关元、中极、气海等穴,发挥局部治疗作用,以疏通经气,助膀胱气化。关元为先天之气海,又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为三焦气所出,针刺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中极属任脉经穴,为膀胱募穴,位置邻近膀胱,能调节膀胱的功能,又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与肾俞合用为俞募配穴;气海为生气之海,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府,能益脏真,回生气,固元阳,能加强膀胱之气化,使膀胱之水化气上升布达周身,洒陈五脏六腑,为下焦之要穴[8]。肾俞、会阳与中髎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可振奋膀胱经阳气,通调下焦水道,膀胱得以开阖有制[9]。

②远道取穴分析: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可适当选取肘膝关节以下之三阴交、足三里等发挥远道治疗作用及全身调理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的交会穴,此穴除了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外,也可治疗男女遗溺等病症,功擅补脾益肾、统调肝、脾、肾三经经气,从而达到补元气、扶正固本之功。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有全身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取足三里,有健运脾胃、培固后天之本之疗效[10]。

总之,在临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时,并不是选取所有穴位,而是适当选取局部或邻近穴位,再配以远端穴位进行治疗,也可选择不同穴位交替使用,以达到补肾益气、固溺止遗之效。

3.4 总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其选经、用穴及配伍亦有规律可循。然从所查阅的关于以针灸为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部分文献中,其科研设计存在样本小,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若要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为科学、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今后应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更为系统科学的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价方法及体系。

[1] 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0-361

[2] Anger JT,Saigal CS,Litwin MS,et 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mong communty Dwelling adult women: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J Urol,2006,175(2):601-604

[3] Swanson JG,Kaezomwski J,Skelly J,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common problem among women over 45[J].Can Fam Physician,2005,51(1):84-85

[4] Sottner O,Zahumensky J,Krcmar M,et al.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a group of primipam us women in the Czech Republic[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6,62(1):33-37

[5] 蒋玉清,石会乔,李书彩.石家庄市社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全科学,2010,13(12):4037

[6] 宋岩峰,陈锦华,谭燕英,等. 福建省部分地区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12,24(5):123-125

[7] 古力米热,夏昊,杨勇,等.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尿失禁发生率调查[J].中华泌尿杂志,2012,23(7):422-423

[8] 梁健桃,梁远兰.温针灸对缓解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症状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6):328-329

[9] 毕伟莲.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84-1285

[10] 周倩.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任脉关元膀胱经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