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外周血管严重病变手术入径选择一例

2014-07-11田兵荆全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双侧桡动脉主动脉

田兵 荆全民

患者 女,60 岁。30 岁时曾患多发性大动脉炎,此后间断口服中药治疗,仍有肢体发凉、怕冷、无力,伴动脉搏动弱。15 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闷痛,近4 个月来无显著诱因即出现胸痛,疼痛程度较前加重,于当地医院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系统治疗后未显著好转,于2012 年9 月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双侧桡动脉、肱动脉搏动消失,双侧股动脉搏动微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心电图:Ⅰ、aVL、V2~V6导联ST 段下斜型下移0.2 ~0.3 mV,T 波倒置。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 mm,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1%,室间隔厚度9 mm,左心室后壁厚度8 mm,左心室前壁、下壁运动减弱。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鉴于既往有大动脉炎病史以及体检未发现理想手术入径,造影前完成大动脉CT 血管造影(CTA)评估。

术前动脉入径评估:外周血管CTA 检查结果示,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均闭塞,上肢入径可能性无。腹主动脉狭窄,双髂动脉分叉高度狭窄。双髂动脉存在,但股浅动脉闭塞。双侧股动脉尚可,触诊搏动弱,考虑与腹主动脉、髂动脉严重狭窄相关。考虑患者大动脉炎的原发病特点,检查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14 mm/h,抗O 等风湿因子阴性,适合行PCI 术,根据CTA 结果选用右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入径。

冠状动脉造影与PCI 过程:2012 年9 月行PCI。经右股动脉入径,推送超滑导丝经髂动脉至腹主动脉,但在腹主动脉受阻。超滑导丝及JR3.5 6 F 造影导管均未能通过腹主动脉。推送造影导管至近腹主动脉,造影示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重度狭窄(图1),双肾血管正常(图2)。换用冠状动脉BMW 导丝通过腹主动脉病变。应用Sprinter 4.0 mm ×15 mm冠状动脉球囊扩张腹主动脉高度狭窄处。造影导管通过病变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冠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细小,左前降支(LAD)中段90%狭窄(图3),右冠状动脉(RCA)中段、远段2 处90%狭窄(图4),左回旋支(LCX)正常(图5)。考虑RCA 较小,且LAD 向RCA 发出侧支,单处理LAD 狭窄,RCA 狭窄予以药物治疗。LAD 置入EXCEL 2.5 mm×33 mm、3.0 mm×29 mm 支架2 枚相连(图6),血流TIMI Ⅲ级。腹主动脉高度狭窄,患者双上肢血管均高位闭塞,需要保留后续的PCI 通路,为以后介入需要,腹主动脉姑息性置入Genesis 7.0 mm×19 mm 支架(图7)。

首次PCI 结束,并保留了腹主动脉通路。患者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一次。术后未再发心绞痛症状。

双下肢通道的重建:2013 年7 月(首次PCI 术后10 个月)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时下肢疼痛加重。于2013 年7 月31 日再次入院。再次经右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示,LAD 原支架内无狭窄,RCA 造影结果同前。腹主动脉原支架无再狭窄,双髂动脉开口90%狭窄(图8)。考虑患者双侧髂动脉重度狭窄,已严重影响下肢供血,虽然合并股浅动脉闭塞,但仍考虑分叉高度狭窄是影响下肢供血主要因素,且双侧股动脉为以后再次行PCI 唯一通道。因上述原因,决定行双侧髂动脉支架治疗,采用双股动脉入径。右侧更换8 F 长鞘,左股动脉穿刺后置入8 F 股动脉长鞘。于双侧髂动脉球囊预扩张后,两髂动脉置入Genesis 8 mm×30 mm 支架并对吻后扩张。造影示,双侧髂动脉支架扩张良好(图9 ~10)。术后30 min,患者出现右下腹疼痛,其右下腹可触及2 cm×2 cm 肿物,考虑血肿可能性较大。再次复查造影,见右侧旋下浅动脉分支出血。造影指导下,徒手压迫2 h 未能有效止血(图11)。考虑右侧旋下浅动脉分支非主要血管,阻断其血流后损伤较小。故置入2 枚神经科专用GDC 弹簧圈封堵出血小血管,复查造影,血管封堵成功(图12)。术后3 d 出院。术后3、6、12 个月电话随访,未再发下肢疼痛及心绞痛症状。

讨论 研究资料表明,大动脉炎在全世界不同人种中均有发病,男女均可累及,尤以东亚女性最为多见[1]。由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是大动脉管壁呈全层炎症,中层弹力纤维破坏,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大动脉血管,造成动脉系统血管局部或者弥漫性狭窄病变[2]。大动脉炎多发生于年轻人,但随着年龄增长,也可以在大动脉炎基础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进一步损害动脉系统,造成冠心病、周围血管闭塞等[3-5]。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合支架治疗外周动脉病变成功率高,临床症状缓解显著,远期疗效良好[6]。

本例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史30 年,外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术前需要评价介入入径。CTA 是一种优于超声的有效评价方法,但对比剂剂量较难控制,需要关注肾功能,且介入前需要评价风湿因子的状况,预估PCI 预后。

图1 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重度狭窄;图2 双肾动脉未见狭窄;图3 左前降支中段最重处90%狭窄;图4 右冠状动脉中段远段2 处90%狭窄;图5 左回旋支正常;图6 左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图7 腹主动脉置入支架术后造影;图8 双髂动脉开口90%狭窄;图9 双侧髂动脉支架对吻扩张;图10 双侧髂动脉最后造影;图11 右侧旋下浅动脉分支出血;图12 弹簧圈置入后影像

PCI 需要介入通路的支持,通常选用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极端情况下选择锁骨下动脉和颈动脉。桡动脉表浅,穿刺时不易损伤毗邻结构,徒手压迫止血比较容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股动脉管腔粗大,易于穿刺,是PCI 的常规入径。对于桡动脉扪不清、Allen's 试验阴性、瘦小女性、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宜首选股动脉入径。而本例患者由于原发的大动脉炎(头臂干型),上肢所有入径,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颈动脉等均未纳入考虑,下肢入径成为唯一选择。

术中及术后需注意PCI 入径的维护,考虑全面,不能局限于冠状动脉专科技术方面,需增加处理复杂多学科问题的能力,考虑患者的长期生存需求,冠状动脉血管和大动脉血管仍需要长期再介入治疗的预估准备,寻找并长久保持合适手术入径非常关键。该患者右股动脉反复穿刺,术后右下腹疼痛,再次复查造影见右侧旋下浅动脉分支出血,对该类患者首选徒手压迫,压迫2 h 未能有效止血,分析该动脉非主要动脉,予以阻断血流后无显著并发症发作,可以置入弹簧圈,最终封堵成功。

[1]Schmidt WA. Use of imaging stu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vasculitis.CurrRheumatol Rep,2004,6:203-211.

[2]Maffei S,Di Renzo M,Bova G,et al. Takayasu's arteriti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ntern Emerg Med,2006,1:105-112.

[3]Bertrand OF,Larose E,Rodes-Cabau J,et al. Incidence,predictors,and clinical impact of bleeding after transradial coronary stenting and maxim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m HeartJ,2009,157:65-169.

[4]陈阳,徐仲英,胡海波,等. 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右肺动脉狭窄伴左肺动脉缺如一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20:177-179.

[5]Maksimowicz-McKinnon K,Hoffman GS. Takayasu arteritis:what is the long-term prognosis. 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7,33:777-786.

[6]李成祥,贾国良,郭文怡,等. 10 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介入治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10:90-92.

猜你喜欢

双侧桡动脉主动脉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