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乳康”治疗奶牛隐形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2014-07-10谭武贵熊以宓张雄敏

湖南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乳区咪唑蒲公英

谭武贵,熊以宓,张雄敏,石 磊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10300)

奶牛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1],其中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很高,但由于其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2]。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10%~15%[3],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等,给奶牛场(养牛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及人类健康。据统计,乳房炎的经济损失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4]。

隐性乳房炎虽没有临床表现,乳汁从外观上发现不了变化,但病原菌已侵入奶牛乳房,炎症反应已在乳腺内部进行蔓延,用试剂或其他方法可检出[5]。如不及时治疗,隐性乳房炎很容易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体有15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6]。

对乳房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疗法,但存在“奶抗”和耐药菌株问题。同时它对炎性产物(毒)的清除较慢,甚而形成局部炎性病灶,长期不消,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乳腺炎的成因。

中药是天然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瘀、通经下乳等功效,同时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消炎、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而且许多中草药还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已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日益为国内外专家所关注。

“泰乳康”是在兽药典产品“万乳康”基础上演变而来,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感觉万乳康对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愈率不高,于是在万乳康(淫羊藿、黄芪、盐酸左旋咪唑)在基础上,依据中兽医理论,添加了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药成分,使之不仅对于隐性乳房炎,而且对于从隐性乳房炎开始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整个过程均有较强的疗效。为此,进行了以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及条件

某奶牛场有1230头奶牛,2013年5月,我们用SMT检测试剂对其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普查,经检查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共有465头,阳性率37.8%,为此选择部分奶牛进行本治疗试验,试验场地在该场单独一栋奶牛房,饲养条件与该场其他栋牛群相同。

1.2 试验牛的选择与分组

选择45头产后70~90天,年龄、胎次相近,并通过检查确定为隐性乳房炎并阳性乳区相当的奶牛作为试验牛,分为3组,每组15头,即第1组(泰乳康组),第2组(万乳康组),第3组为对照组。

1.3 试验用方剂与方法

1.3.1 试验方剂

“泰乳康”主要成分为淫羊藿、黄芪、盐酸左旋咪唑、蒲公英、金银花等,每千克中含淫羊藿288g、黄芪288g、盐酸左旋咪唑32g、蒲公英250g、金银花142g。每包500g。

“万乳康”主要成分为淫羊藿、黄芪、盐酸左旋咪唑等,每kg中含淫羊藿481g、黄芪481g、盐酸左旋咪唑38g。每包500g。

1.3.1 用量与方法

第1组用“泰乳康”饲喂,每头每天喂180g,拌料或灌服,连用3天;第2组用“万乳康”饲喂,每头每天喂130g,拌料或灌服,连用3天;第3组不用药,作对照。

1.4 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1.4.1 检测方法(SMT法)

用1个乳白色诊断盘,其上置有4个深约115 cm、直径为5cm的圆形小室,检测时将被检乳区的奶分别挤在诊断盘中的4个小室内,倾斜诊断盘倒出多余乳汁,使每个小室内保留乳汁2mL,分别加入2mL诊断液于小室内,呈同心圆摇动诊断盘,最后判定。隐性乳房炎诊断液从上海市奶牛研究所购买。

1.4.2 判定标准

根据SMT化验为阳性乳区的标准。每头牛取4个乳区的检验,计算阳性乳区数,检验总和作为一头牛乳房炎的指标。如有一个“+”以上判为阳性,“++”、“+++”为强阳性。

2 试验结果

2. 1 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试验乳区治疗结果

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1组(泰乳康组)比第2组(万乳康组)乳区转阴率高23.86%,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第2组(万乳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呈现较高的乳区转阴率。

2.2 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试验结果

从表2也可以看出,第1组(泰乳康组)比第2组(万乳康组)治愈率高20%,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第2组(万乳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呈现较高的治愈率。

2.3 治疗试验对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奶牛隐性乳房炎经治疗后,产奶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第1组(泰乳康组)比试验前平均每头每日提高产奶量3.2kg,比对照组提高3.8kg,可谓经济效益显著;而第2组(万乳康组)的产奶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对照组的产奶量在下降。

3 讨论与分析

“万乳康”的主药有三味,现代中药药理分析:黄芪能显着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同时还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增强细胞免疫[7];淫羊藿具有调节免疫和分泌系统,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而淫羊藿总黄酮具有增强T细胞免疫和B细胞免疫的功能,同时多种病毒和细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8];左旋咪唑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可刺激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细胞产生IL-2等细胞因子,增强NK细胞活性等,同时可刺激乳腺的防卫机能,促进乳腺复旧[9]。该方主要功能为调节、提高动物体内的免疫功能为主,而达到防治隐性乳房炎的目的,可能是因其杀菌能力较差,故对从隐性乳房炎开始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整个过程治疗较差。

而“泰乳康”是在上述处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蒲公英和金银花等中药,蒲公英内含有蒲公英醇等,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对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具有强力杀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等功能[10];金银花中绿原酸不仅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同时能够抑制炎症[11],增强蒲公英的杀菌效果。“泰乳康”的组方从临床治疗角度上应强于“万乳康”。这些从本试验数据上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泰乳康”还可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腺炎,平时2~3个月给药1次,每次150g,连服2次;母牛在分娩前1个月可连服2次;及分娩后10天喂服1次,均可极大调动乳牛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减低乳腺炎的发病率。

本试验充分说明,“泰乳康”能较好的治疗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其疗效优于“万乳康”,能大大提高乳牛的产奶量,其经济效益可见显著。同时“泰乳康”的使用还能有效解决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和乳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郭 斌,李云峰,贾海艳,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治疗试验[J]. 中国兽医杂志,2010,46(8): 56-58.

[2]马庆辉,余 州,李 峰,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1):91-95.

[3]蓝 响,屈常林,王怀娜. 牛奶体细胞及牛乳中酶活性与隐性乳腺炎致病菌之间的相关性[J].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7): 87-89.

[4]张瑞秋,赵燕. 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防治[J]. 湖北畜牧兽医,2007,(5):22-23.

[5]任守海,岳福杰,张荣昌,等.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4):92-96.

[6]王旭荣,李宏胜,李建喜,等.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7):195-198.

[7]仝 欣. 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46-1249.

[8]陆 乐,徐 洋,蔡 辉. 淫羊藿总黄铜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167-170.

[9]韦俞军.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左旋咪唑防治技术进展[J].科技信息,2008,(29):366,387.

[10]李景华,刘玉芹,王黎明.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2(3):160-166.

[11]藤红丽. 金银花药材的综合利用[J]. 中药材,2007,30(6):744-748.

猜你喜欢

乳区咪唑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
益气养阴方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奶牛乳房炎对主要牛奶成分的影响
扬大康源乳业牧业示范基地干奶流程与操作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N-甲基咪唑+甲醇体系的性质及相互作用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可以吃的蒲公英
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