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人教版高中历史的生活化教学

2014-07-09宋振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宋振业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转变成为所有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在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过程中,高中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第一,主体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并使其在参与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新课改要求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要求,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可真正且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继而才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适度性。教学的生活化所强调的是借助于不同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并合理应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并非万能的教学形式,其自身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可在教学活动中滥用。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这一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必每堂课或者每个教学环节均生活化,应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

第三,科学性与实践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认识到生活并非历史,不可脱离历史这一实际背景来实施教学。不可混淆概念,以免学生得到错误结论。而实践性则是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若和学习实践脱离,则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增强历史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开放性。要想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就需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讨论与发展的空间,借助于开放性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形式等,为学生自主实践创设一个有趣、轻松且生动的教学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通过举办讲座、讲故事比赛、辩论会以及讨论活动等形式来实施历史教学。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新课导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新课的导入特别重要,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整个基调,同时也是能否拉近学生和课堂教学之间距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标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各种史料的组织为专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其实并不是很遥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因强调生活化而忽略了历史这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厚重感。应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历史感与现实生活感能够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还会提高教学成效。

第二,将学生作为主体与中心来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挥自身知识积累的优势来进行创新教学,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角色,主动融入学生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点拨,在互动中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以及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自身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强化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三,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主要是指其内容应该和生活相联系,尽管历史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但学习历史仍旧可为生活服务。即便历史不可复原,但在生活中仍旧可借助于某种方式,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找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应该为学生所熟悉、和教学有关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同时还应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真正做到使教学有的放矢。而生活化教学主要有开放式教学、情景化教学以及问题探究式教学等,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可基于本堂课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三、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例

如在教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向长辈就以往生活情况进行介绍,并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些服饰所产生的变化。接着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就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来进行综述,并针对这种变化,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成效。

(责任编辑 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