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2014-07-09孙树直
孙树直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看,思想品德课起着其他科目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一、造成思想品德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
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不是很重视,只要子女考试能及格就行,说到底这是一种应付的态度。
(三)教育体制方面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应试教育特别是“3+2”的高考制度对理科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影响和冲击是非常大的。
(四)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学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缺乏兴趣。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要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教学观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治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育人思想,使教学真正起到传知、育智、育德的作用,不单纯地以考分来衡量一个学生,而要看学生知识、能力和觉悟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中无视教学效率的做法,使学生从漫无边际的题海和无休止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实现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与发展。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己去参与、去体验、去探究、去发现的过程,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主体观上的根本改变。教师应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教师质疑。政治教学只有联系学生实际,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注意调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研究学生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的方法。
(三)联系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热点,要求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现代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很关心,政治参与意识非常强,常常因政治见解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思想品德课的考试也常常把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与思想品德课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热点与思想品德课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理解领悟,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问题。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可引用2013年4月以来《人民论坛》杂志组织的“抗震大考问,我来打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对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人民满意率达93.37%;对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人民满意率达94.81%。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指出的:“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四)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电教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要有正确的态度,转变学与教的观念,理论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善于运用电教手段,就能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的最优化,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和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