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学生参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4-07-09盘志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体政治能力

盘志红

我国自2004年来逐步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而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真正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然而,由于许多教师存在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导致现今的政治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高中政治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掌握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情况,本人对112名高二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形式、问答参与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下面将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1.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课堂的积极性较低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高中生对于数学、英语科目较为重视,而对于政治、历史等科目的兴趣较低。从政治课程的主体参与程度来看,多数学生并不重视政治课程,且兴趣不大。

2.学生主体参与形式单一

68.3%的学生参与政治课的形式为阅读教材,21%的学生参与的形式为小组讨论,10.7%的学生参与的形式为回答问题。

3.可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多

76%的学生认为参与高中政治课程的机会并不多,课堂参与时间过短,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不高。

4.学生主体参与的自信心不足

接近78%的学生对参与教学的自信心严重不足,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无法满足参与教学的要求;15%的学生对自身能否参与政治教学环节并不清楚;仅有7%的学生对自己较有信心,认为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中政治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情况不佳,学生的参与度、参与范围、参与形式等都存在较大问题。

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政治课堂教学的对策

1.合理定位教师角色,创新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保证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目标,必须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题,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教师不能做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要具体,具体到每一个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合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怎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讨论、研究中来,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适当的评价及鼓励,支持学生多提问。另外,当不善于提问的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当称赞、表扬其勇气,然后再让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问题,减轻提问学生的精神束缚感与心理负担,增强其自信心,调动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3.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利用多种渠道为其创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只有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受到充分尊重的条件下,在宽松而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才会心情舒畅,积极开发智力,使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培养。

4.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堂参与机会

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教授新课时,选择学生设计得比较好的板书来使用,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地去做,是完全能够做好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当他们意识到主动地超前学习,认真地阅读课文,设计出好的板书,关心社会热点,是会得到表扬的,必然会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真正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的途径。下面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提问能力、自主思考答题的能力三方面展开分析。

(1)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注意:a.指导学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始终注意基础、热点、难点,不舍本求末。b.教材中容易混淆、需要区别的概念很多,要求学生依据课本读,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各自的特点。c.在课后预习阅读环节中,注意让学生根据教材框、节、题做读书笔记,教师既要有布置,也要有检查,使学生阅读有目标,避免盲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不断加强学生的思考与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真正提高学生主体在政治课堂的参与度。

(3)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答题。具体方法是:a.审材料(类型、层次、中心观点、材料间的关系)、审问题(范围、角度、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b.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抓住关键字、构思答案;c.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d.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估算分值。

三、小结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驱动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必然趋势。因此,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主体参与到教学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为主,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小林.浅谈高中政治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问题情境的生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2]杜书章.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园导刊,2010(10).

[3]吴传义.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J].新校园,2010(6).

[4]董文雅.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1(9).

[5]杨莉.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5).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主体政治能力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办公室政治
何谓“主体间性”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